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首富从盲盒开始 > 第689章 (免费)无法提供服务的手机

【PS:看到大家都说上一章水,虽然我并不同意,但大家都这么说,那应该就是了,所以这一章免费,算是弥补上一章的不满吧】

合约机在米国很早就诞生了,最初产生的原因,是为了降低手机购买成本,增大用户需求的选择。

在手机最初诞生的一段时间,米国的电信运营商苦于用户数量严重不足的窘况,而导致严重的赤字状态。

因为电信运营商并不是搞好了基站就可以赚钱的,还需要足够数量的手机用户给他们交费才行。但当时手机的价格极为昂贵,随便都是上万美元一台的价格,就连中产阶级也消费不起,只有顶层的资产阶级才能够消费。

但顶层的资产阶级又有多少呢?

况且电信运营商也不敢管这些顶层资产阶级收取太高的通讯费用呀,毕竟很多资产阶级本身就是通讯商的老板来着。

思来想去,就只有压低手机的价格,让更多的中产阶级有能力购买手机,从而拓展用户的数量,这一点和手机企业是不谋而合的。

因为是运营商和手机就决定联合在一起,推出合约模式,只要和通讯运营商签订每个月固定消费多少的套餐协议,再缴纳一半左右的预存款,就可以以相对来说比较便宜的价格购买到手机,而且还能够节省每个月大量的通讯费用。

通过这种手段,手机在米国的普及速度才算是彻底开始了。

不过这也养成了很多米国人买手机只买合约机,因为合约机比手机裸机要便宜,而且还能够享受相对来说更便宜的运营商的套餐,这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已经彻底形成了消费习惯了。

于是这就造成了米国90%的手机都是合约机的现状,同时也让所有有志进军手机行业的企业,那都必须要和最少一家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与这家电信运营商推出合约机,最后进入米国市场。

而天星5手机的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了,因为天星5是做为盲盒的奖品进入市场的,同时黄老板对于天星5不主动推动,任由其自然发展的态度,导致天星5在进入米国市场之后,根本没有和任何一家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也就不存在合约机的问题。

这本来也没有问题,大不了当裸机卖就是了,用户买了手机之后,可以自行和需要的运营商签订合同,购买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只不过没有合约机的那种优惠罢了。

反正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事情,用户愿意买,谁也不能拦着。

但问题是,现在米国电信联合会跳了出来,表示天星5你不能这么干,你必须要和一家电信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来出售合约机。

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我们黄老板着实是看不明白,我卖裸机,你们电信联合会又不会吃亏,干嘛非要我和一家电信运营商搞什么合约机,这简直比强买强卖还要强买强卖。

好在黄老板通过自己在米国的力量,很快就弄清楚了其中的原因,这主要是因为米国电信行业的一个潜规则。

之前说过,米国90%的手机都是合约机,而合约机的销售价格,会比正常情况下的裸机稍微便宜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合约机横行的主要原因。

在合约机最初出现的时候,合约机便宜的价格,是由电信运营商和手机生产商共同承担的。比如一款原价1万美元的手机,只需要预存6000美元就可以得到手机了。

但是电信运营商却需要给手机生产商支付8000美元的费用。

换句话说,电信运营商需要货真价实的吐出2000美元的费用交给手机开发商,而另一方面,手机开发商也要损失2000美元的利润。

不过前者可以通过持续的手机使用费用,把这2000美元赚回来,然后收取更多的美元。手机商嘛,其实鬼知道它的成本有多少,哪怕价格便宜了2000美元,说不定人家还能够再赚2000美元,但是手机的销量提升上去了,总体来说赚的更多。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互利互惠的双赢模式,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的制造成本越来越低,手机商的利润越来越丰厚。

而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们觉得自己亏大了,因为手机开发商只是少收了一笔钱,但是利润还在。可自己却需要货真价实的额外掏钱给手机开发商,而且随着合约机越来越多,需要掏的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等到95年的时候,爆发了一个著名的西弗诈骗事件,也就是有个叫做西弗的商人,他在得知了合约机的体系之后,于是脑瓜子一转,自己就找了一家空壳手机公司出来,然后和米国各家电信运营商都签订了合约协议。

紧接着,他也不自己造手机,而是进口了一批较为便宜的旧款诺基亚手机,然后又偷偷的弄来了能够给主板换编号的技术和手段。

于是他将这些手机以合约机的手段卖出去,这样每台手机电信运营商就要额外支付200美元给他。

但问题是这些卖出去的手机,其实都是西弗自己找人买走的,这些手机很快就重新回到了西弗的手中,然后通过手段给主板换一个编号,就直接又包装成了一台崭新的手机,继续通过合约的手段卖出去。

这样,这台手机可以重复赚取许多的200美元补贴,西弗很快就赚的盆满钵满。

直到后来现在这些运营商发现西弗的手机的后续资费几乎为零,也就是除了头一个月之后,后续没有新的话费消耗,他们不可能回去手机上赚取一分钱的费用。

因为米国是没有身份证的,购买手机卡也不需要任何的身份信息,所以他们连机主都不可能找到。

于是他们报警了,结果西弗早就已经逃走,赚了超过100万美元的巨额利润。

因为降低被发现的几率,西弗选择的是广撒网的模式,也就是几乎和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签订了合约协议,然后缓慢减少量的运转,让坏账率在整体数据面前并不显眼,所以直到一年多以后才被人发现问题,但这样也把所有的电信运营商都给坑了。

这些愤怒的电信运营商一合计,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吃亏了,自己没道理还要给手机厂商补贴呀。原来所有的是电信运营商集体告诉所有的手机商,他们将不再补贴任何合约机的实际费用。

也就是一台原价1万美元的手机卖6000,那这损失的4000美元费用就要全部由手机商来承担,他们不会再补贴一毛钱了。

一开始手机商们自然是不干的,但是电信商报团联合在这一起,谁不干谁就别别想再和任何电信运营商搞合约机了。

而手机商们觉得不能够惯着电信运营商,于是他们针锋相对地推出了谁不给他们包合约机,他们的手机就禁止使用谁家的电信网络。

电信运营商的一看,好家伙,还有胆子跟我斗,于是电信运营商们就直接宣布了一条新的规则,那就是谁家手机如果不和任何一家电信运营商签订合约的话,那么谁家的手机就别想任何协会下属的任何通讯商的网络。

得,这等于直接就把手机商的通讯网给断了,手机直接变废铁了,哪怕是摩托罗拉这样的大品牌,也得变成废铁。

无奈之下,手机商认怂,答应了电信运营商的条件,不过合约机却不可能再有6折这样的巨额差价了,变成了合约机最多只有9折的价格。

对此电信运营商们也点头同意,反正这个时候手机的平均价格也降了下来,他们的用户人数也涨了上去,也确实不再需要这种超高额度的打折来吸引用户了。

难道不打折你就不用手机了不成?

于是乎,原本在一盘看热闹的顾客们,赫然发现,神仙打架,受伤的却是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简直不要太惨了。

这一场斗争奠定了米国通讯运营商和手机生产商的合作模式,不过也留下了一个历史遗留问题,那就是米国通信联合协会并没有撤销掉之前的禁令,也就是任何一台手机都必须与最少一家电信运营商签署合约的潜规则。

一是因为协会为了维持自己的威慑力,告诫后来者不要妄图挑战协会。

第2嘛,自然是因为其中有利可图,因为后期协会惊讶的发现,随着手机生产商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很多手机运营商居然愿意主动给电信运营商们送钱了。

不过这是有条件的,那就是电信运营商们必须卖力的帮他们推销自家的手机,每卖出一台手机就返多少个点的销售提成。

因为电信运营商们天生的优势,当运营商开始主动推销某台手机的时候,那销售效果比专门请上万名推销员的效果还要强的多。

嗯,这些手机商们干脆将电信运营商当做自己的推销员来使用了,而电信运营商们则没有丝毫的不满,毕竟赚钱嘛,但推销员就推销员,不寒碜。

另外这些手机商们还可以要求电信运营商给自家的手机合约推出更多的优惠,从而来吸引消费者,而这部分优惠所需要的代价,也有手机生产商们来支付。

这些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都是实打实的利益呀,很多电信运营商到现在都已经无法依靠本职业务来赚钱了,要完全依靠手机生产商给予的各种销售返点和补贴来赚钱。

所以电信协会绝不接受米国目前的合约机体制崩坏的状况,他们要千方百计的维护这个合约机体制,任何胆敢挑战这个体制的企业,都要受到他们的重拳出击。

于是这重拳就落到了天星5的头上,天星5这个居然胆敢不与任何电信运营商签订合约协议,这就是胆大包天,这就是破坏行业潜规则,再加上又是华夏的品牌,不**他**谁呀!

于是很快,所有天星5手机的新用户们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天星5手机居然连一个能够提供通讯服务的电信运营商都没有了,这还用个毛线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