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 第323章 请命平辽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 第323章 请命平辽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21:18:49 来源:笔趣阁

得知清廷内部的矛盾和虚弱,朱慈烺上奏上奏集结大明所有精锐,出关收复辽东失地,一举荡平盛京。

历史上,崇祯十三年,皇太极发动了松锦之战,想要打破关宁锦防线,为入主中原做最后的准备。

清军虽然多次入关,甚至深入到河南和江苏北部,但他们都是翻山越岭破开长城关口的,从辽东到京师的平坦路线只有从山海关走。

松锦大战从崇祯十三年持续到崇祯十五年,这是一场关于明清双方的国运之战,双方各投入了十几万精锐,崇祯几乎把大明所有精锐都调去了,打得是异常惨烈。

惨烈到明军丧师五万多精锐,清军不详,连史书上都不敢写死了多少人,估计不会少于三万!

前期明军攻势处于上风,连下两红旗和镶蓝旗三座大营,清军一些旗主一见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大旗就被吓得当场跑路。

清军前线总指挥多尔衮都被打的节节败退,多次向盛京的皇太极求援,最终皇太极派人奇袭五百里,断了洪承畴的粮道,明军最终才落于下风,最终惨败。

历史上的松锦大战时,李自成趁着大明精锐在辽东血战,迅速壮大,比之以往更盛数倍,席卷中原多地,连洛阳都被攻下。

大名内外交困,财政困难,辽东后勤不继,朝廷又多次对洪承畴施压,让其速战速决,这才导致松锦大战彻底战败。

辽东战败后,大明倾尽国力打造的九边精锐损失殆尽,再无能力御敌,朝廷威望也急剧下降,已经无力掌握各地军队。

朱慈烺准备提前打松锦大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大明内部流寇基本被扑灭了,局势相对稳定一些,最主要的是,不能让皇太极掌握主动权。

论战后恢复,大明肯定不如满清,大明各地经过常年战争,又经常此次清军入关,早已被搞的乱七八糟的,加上天灾频频,没个几年时间是恢复不了的。

像被屠城的济南城,历史上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恢复到明末的人口和经济,才有了大明湖畔的容嬷嬷........

满清地方少,虽然是小冰河时期,但几乎没有旱灾发生,生存环境比大明关内稍好些(评论区见明末旱灾分布图那个论文,置顶帖子)。

小冰河时期并不是地方越北受灾越严重,它的主要破坏力是极冷天气下产生的自然灾害,比如: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北直隶,连南直隶、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论短时期的恢复,大明会处于劣势,这场仗不得不提前打,朱慈烺也很有信心,七万天武军给清军的压力将会巨大的(战死加受伤不能出战近万人)。

朱慈烺的提议让群臣哗然,崇祯觉得有理,很快召开了廷议。

朝堂上,内阁首辅薛国观等人表示支持出兵辽东,改原有的防御政策为主动进攻。

枢辅杨嗣昌觉得不妥,他言道:“京畿和山东各地遭到清军洗劫,没有几年很难恢复,现在国困民乏,想要支撑一次大规模大战很不现实,后勤粮草必然跟不上。”

谁都知道,没有粮草保障,大军会军心不稳,不战自溃。

朱慈烺道:“可以先恢复漕运,从江南运粮,南直隶和湖广皆有大量存粮,足可支撑十万大军一年的消耗。”

杨嗣昌道:“即便江南有屯粮,筹集粮草也要数月时间,加上运往辽东,需耗时近一年,最快也要半年,如何能赶上战事?”

朱慈烺信誓旦旦道:“只需三个月即可!”

杨嗣昌不解,众臣们也好奇,皇太子有何办法提高运粮效率?

朱慈烺很是自信,他在江南建设众多的粮店,囤有大量备战的粮草,就是为了应对突发的战争。

陈新甲也道:“殿下,即使江南的粮草三个月内能运往辽东,那三个月内呢,大军吃什么?”

朱慈烺言道:“清军掳走了大明大量的百姓和粮草,他们辎重太多,绵延数十里,肯定走不快,只要集中所有骑兵前去追击,在其出关前截下,那些粮草辎重足够十万大军食用两个月。”

朱慈烺又道:“到时朝廷只需要在两个月内筹集一个月的粮草运往前线就行,后续的粮草则由江南提供。”

清军前往的青山口是长城的一个关口,数万清军想要带着几十万被俘百姓和粮草辎重出关,少说也要走几天,完全可以在关口将他们截断。

一直默默不言的洪承畴忍不住提醒道:“殿下,丰润距离青山口只有二百里,此时从京师再派军追击奴贼,只怕有些迟了。”

朱慈烺笑道:“本宫早在三日前便已经传令天武军各部,集中所有骑兵前去追击了,此时应该得手了........”

殿中一些大臣眉头微挑,看向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却见圣上仿若老僧入定,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陈新甲道:“敢问殿下,派出多少骑兵前去?”

“两万精骑!”朱慈烺道,此次北上,他几乎把所有天武军的骑兵都带上了。

“这.......怕是有些不足吧!”陈新甲眉头紧锁。

区区两万骑兵,就想从数万清军口中夺食,怕是难以作为。

清军中也有不少骑兵,实力不可小觑,大明的骑军能与之匹敌者,为数不多。

朱慈烺不语,他对天武军的骑兵极有信心,他们不仅使用群狼战术,还能步骑交替作战,遇到强敌,可下马当结阵排枪,敌方溃逃,又可上马挥刀直追。

杨嗣昌又道:“殿下,这些都是您的筹划,臣以为实施的难度颇大,倒不如先放一放,目前大明需要的是恢复发展,安抚百姓......”

朱慈烺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用不容置喙的语气道:“打完了再发展!”

杨嗣昌抬头看了看,意思想让崇祯拍板。

崇祯虽然对朱慈烺私自调兵心有不满,却罕见的没有发怒训斥,他很清楚,大敌当前,朝廷必须上下一心,而他就是朝廷的表率,家不平,何以平天下。

见群臣看来,他缓缓开口道:“此事,且看前线战果如何吧,夺回了粮草就发兵辽东,如果没有,就此休兵!”

群臣齐呼万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