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七十八章 松花江上

明天子 第七十八章 松花江上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23:09:26 来源:笔趣阁

长白山天池之侧。

这里本来就有一座雪山神女之庙。

但是此刻被指定为长白山天后之庙。以帝王之礼配之。

今年新科状元费宏跟随朱祁镇出巡,领到的第一个差事,就是封长白山。

上面动动口,下面跑断腿。

不同于中原各处山神,早就有定论,比如泰山山神是谁?这都是有典籍的,但是长白山虽然在东北各族人民之中有特殊的地位,但是真要说长白山有一个人格化的神邸,却是没有的。

而长白山如此之重要,山神的级别虽然不如泰山一般,也应该是帝君级别的。

其中涉及礼仪繁琐,实在让人伤脑筋。

不过,费宏的确有状元之才,用了几日时间,就是给出了一个完整的方案。更有突出的用意,他大胆的将长白山神定为女神。

这固然是费宏查访地方传说,早在辽代,就有长白神女的传说。更重要是迎合朱祁镇的心思。

朱祁镇是在乎神神鬼鬼的事情吗?

不。

朱祁镇之所以封长白山,就是为收拾东北民心。

诚然东北大部分汉民都是从中原移民过来的,这些人对大明朝廷还是很信服的。但是东北地区,并不是一个无人区,当初瓦刺与大明交战的时候,就能在东北地区征召十几万大军。就能说明这一点。

诚然东北各部落与的的大明内地不一样。几乎是全民皆兵,这些兵员就是他们全部的成年壮丁了。而且在大明与瓦刺在东北的战争之中死伤惨重。

虽然这些人并不是太多,他们对大明可没有什么太好的看法。

封长白山神,就是用信仰收拢当地百姓之心的办法。

而费宏深刻的明白这一点,也做出了自己的发挥,将长白山神定为女神。一般来说女人都比男人缺少反抗精神。特别是朱祁镇原本的历史上,满清就是从长白山之中发源的。更合朱祁镇的心思。

既然长白山神是天妃,而朱祁镇是天子。其中也是有不可言喻的暗示。

于是朱祁镇就将这一件事情,交给了费宏。

费宏翻看长白山的一些地方资料,终于决定将长白山神定在长白天池这里。

似乎这一片天池水,正合女神的气质。

“费大人,吉时已到。”身边的地方官员说道。

费宏点点头,抬头看着日头,站在雪山神女庙前,大声宣读圣旨。

圣旨是费宏的手笔,骈四俪六好不漂亮。洋洋洒洒数以千记。不过希冀长白山神能安东北,永保大明之天下云云。

宣读过圣旨之后,费宏的事情还没有完。

他必须在这里监督建立长白山神庙,并选一有得道长,在这里长久主持,大概是出自武当山门下,毕竟武当山乃是大明皇帝的家庙,与皇室关系密切,别的不说,胡濙就是武当山弟子,朱祁镇还向胡濙请教了以葆长寿的法门。算起来,这法门也当

时武当山的秘传。

虽然没有飞天遁地之能,但是让人保全长寿却是可以的。

封长白山,不过是朱祁镇此行之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此刻的朱祁镇航向在松花江上。

顺着松花江西进,朱祁镇坐在船上,倒是轻松了许多。

这一次轻松的不仅仅是朱祁镇,还有随从朱祁镇的数万大军与侍从。

松花江水系乃是东北交通之要道,在永乐年间,就已经是沟通东北的重要水道,否则太宗皇帝也不会大费周章,也要在吉林建立造船厂。

不过,这一次能运送数万人的船队,却是当年的松花江水师留下的船只。

松花江虽然是水陆要道,但是实际上货物运输量并不是太高,原因无他,即便朱祁镇多年移民,但是这里依旧是地广人稀之地,特别是在松花江以北之地,几乎是一片荒芜之地,乃是东北虎的天下。

这样一来,虽然水系发达,水道畅通,商业往来并不多。

反倒是当初大明与瓦刺征战的需要,在松花江中造了大量的船只,建立松花江水师。就是为了保证,不论什么情况下,都能保持水路畅通。

松花江水师最兴旺的时候,人员之多,与当时的海运水师不相上下。

只是而今,却没有什么用处了。

保留了一些之外,就将多余的船只,分给了各地官府。

风帆时代的木船,只要在造的时候并没有偷工减料,好好的保养,能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是问题。

而且大明移民也需要这些船只来运输。所以将这些船修整一下,就能运输数万军队。

当然了,朱祁镇的座船是一艘最好的新船。

朱祁镇的关注点,并不在船上,而是在浩浩荡荡的松花江两岸的农田。

总体上来说,在东北的移民是从南到北。当然了,海西除外,海西地区的移民更多是吸纳朝鲜移民。从吉林往北,移民也就越来越少了。只是移民也是通过松花江来往的,屯耕的地方,也都是松花江附近,一方面是便于灌溉,另外一方面就是便于交通。

单单看松花江两岸这数里之地,虽然有一些沼泽地不便于耕种,但是大部分都是农田。

不过,与南边吉林不同,这里的农田大多是种得是大豆高粱小麦等等。

这就是要松花江的流向了,松花江出了长白山之后,先是向西,而后绕了一圈,才向东而去。

而今朱祁镇所在河段,就是向西而行,越往西,就越干旱,纵然是靠着一条松花江,也不大适应种水稻了。东北的水稻种植区,也就是在辽河中下游,在松江下游,等多水的地方。而这里却不是。

一路上顺水行舟,朱祁镇看着东北的农田,只觉得是最好的景色。

很快就到了肇州府。

这也是整个辽东省最北的一个府县了。

地方之大,几乎涵盖了奴儿干都司以南,小兴安岭以西的大片土地。

肇州府是以肇州城为基础建设起来的,而肇州战役,更是大明与瓦刺之间转守为攻一场会战,向瓦刺证明了大明有能力在边关数百里之外的发动一场战略决战,可以说肇州之战后,大明与瓦刺之间的局势也就很明朗了。

所以在战后就将肇州城升格为府,成为这个一带的核心城市。

肇州府与哈尔滨的选址相比,偏西了一点,但也是松嫩平原的中心地带。适合农业发展。而肇州府之东,就是海西省最北的府县,松阴府。它的位置也就是后世牡丹江市附近。这这两个府县,总体上来说,都是地广人稀。

什么时候这个两个地方人口能够稠密起来,东北也就成为了大明的腹地,朱祁镇也就不用为东北操心了。

在肇州城中,马永求见,见了朱祁镇说道:“请陛下在肇州城中休息数日。”

朱祁镇说道:“为何?”

马永说道:“再向西去龙城的,就进入漠北了。漠北地广人稀,数百里无人烟,不能供给大军补给,肇州府就是大军能够补给的最后一站了,臣请陛下稍待几日,等大军休整之后,再行进发不迟。”

朱祁镇其实有一点不大明白的。

在他看来,漠北是大明领土,大明在漠北驻军数万。难道还有什么艰难险阻不成?要让下面的人如此如临大敌的情况。

不过,朱祁镇有一点好处,就是对于自己不大明白的事情,是乐于听从下面人的意见,也就点头同意了。

于是乎大军在肇州一共停留了三日,这才开始向西北而去。

大部分人都已经下船换马,而且是一人数马。朱祁镇与千余文武百官还有粮草辎重全部在驰道上运输之外,其余士卒都是起名跟随。

肇州府,也是驰道与水道交汇之处,从大宁向东北方向的驰道,就在这个地方拐了一个大弯,向西北方向而去了。直达龙城。

朱祁镇并没有在驰道上走多长时间,就再次换了船只。

不过并不是大船,船只小了不少,总体上还是比驰道马车舒服一点。

此刻他们所在的不是松花江水系了,而是饮马河,也是后世的克鲁伦河。这一条河是一条内流河。而这一条河最上游就在龙城附近,而驰道早就在沿着这一条河修建的,无他,即便是马儿也是需要饮水的。

靠着这一条河,设立的驿站就有了足够的水源。

朱祁镇带着数艘船只在河里走,而大军在两岸护卫。

不多时,就来到了一个大湖。

这个湖名声很大,并不是这个湖有什么特别之处,而是这个湖因为一场战事而名镇天下。

这个湖的名字,就是捕鱼海儿。

朱祁镇见此湖,追忆蓝玉。以蓝玉之功,追赠蓝玉国公衔。并下令在此地为蓝玉建庙以祭。

总体来说,朱祁镇这一段旅程到此还算是很愉快的,但是接下来,却未必如此了。大漠天险,朱祁镇是绕过了,并没有直接穿行,但是即便如此,在漠北行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朱祁镇要面对他这一次出巡最艰难的一段旅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