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天子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宗皇帝(大结局)

明天子 第一百二十五章 高宗皇帝(大结局)

作者:名剑山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8 23:09:26 来源:笔趣阁

高宗皇帝

“明亡的原因有很多。”

“最大的问题就是失去对资本的控制。”

“高宗皇帝,谥号很长,有兴趣自己去看,这里就不说了,生于宣德二年,死于绍治二十年,享年九十岁。是古代最长寿的皇帝。”

“高宗皇帝是一个政治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理论科学家,诗人。”

“研究他要从来方面着手,一个是作为皇帝的正统皇帝,一个作为人的一面朱祁镇。”

“作为皇帝方面,高宗皇帝一生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宣宗皇帝尚在的太子时代,宣宗驾崩之后,幼帝时代。从正统七年亲政到正统三十年,击破瓦刺,这是青年时代,从正统三十年时代,到正统五十二年,则是中年时代,从正统五十二年,到正统六十年,乃是老年时代,而之后,从绍治元年,到绍治二十年,乃至退位时代。”

“宣宗皇帝也算是有为之君,一生在收拾太宗皇帝留下的破产大明财政,高宗皇帝登基之初,太皇太后秉政,太皇太后清静无为。为高宗皇帝留下一个不错的家底。如果从以往的王朝来看,已经是一个王朝的鼎盛时期了。之后最多维持下去。”

“就好像历史之中的王朝周期律。对,王朝周期律这个概念,就是高宗皇帝提出。”

“在正统七年到正统三十年之间,高宗皇帝最重要功绩两项,一是军制改革,一是财政改造,而这一起都是为了一举消灭边患,对于与瓦刺作战的功绩,我也不多说了。很多人都将这些功绩,都归为中兴三将之功,但高宗皇帝坐镇后方,确定战略之功,也是不可抹杀,最重要的是,财政上的支持,有人计算过,整个对瓦刺战争,花费在三亿两上下。而古代的三亿两,可不是而今的几亿元。”

“正统之前,三亿两几乎是整个大明财政收入几十年的结余。也就是说没有财政改造,没有高宗皇帝建立起的少府体制,根本不可能有北伐之胜。”

“在正统三十年,到正统五十年间,高宗皇帝,做了很多改革,官吏合流,一条鞭法,银币改革,银行体系建立,公司法的提出,五世说的提出。特别是五世说,高宗皇帝在退位之后,花了大量的时间,对五世说进行诠释,让五世说体系,成为社会科学的先声。很多后世大家,无不受五世说的影响。”

“在五世说之后,历史进步,今胜于古,才成为思想界的主流。高宗皇帝以复古为名推进改革,却亲手将复古这面招牌给砸碎了。才有高宗皇帝之后,大明日新月异的发展。”

“虽然中明之后,大明失去了对海外藩国的控制,甚至有几个面对欧洲的藩国,被耶教以圣战之名灭了好几个,特别是围绕苏伊士运河,前后有七次会战。但是总和大明与各藩国的经济数据,一直到大革命发生的时候,总体数据上表现,都经济正向发展,乃至爆炸的。”

“这都是高宗思想奠定的基础。”

“作为思想家的朱祁镇。其思想是超时代的。”

“正因为他超时代的思想,甚至比他的历史功绩,更加烨烨生辉。在正统时期理学失位,百家争鸣,一直到大革命思潮涌起,这三百多年来,是一个堪比春秋战国的黄金时代,西人称之,第二轴心时代。”

“各种各样这思想史上不可或缺的人

物,比如百科全书式大科学家杨慎。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从小神童,更是投身科学,他在科学上他虽然没有做出什么突破贡献,但是他却是整理了古代所有关于科学技术的古籍。正是科学拜托了实学的名声,而是与经学,分庭抗礼的学问。比如王阳明。王阳明继承传统儒学,心学,佛学,与当时的科学思想融化在一起,改造旧学,形成了现代的社会科学。他在心学之上更有发挥,被人称为儒家最后一个圣人。等等,我就不多说了,反正凡是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读过他们这些人的文章,要考的。

“当然了,高宗皇帝的诗,你们也都听过,沁园春述怀。就是那个秦皇汉武,那个。””

“但是这些人都历史地位,与高宗皇帝相比,都差了一些。”

“春秋战国,并列为最显赫的两个大家,自然是老子与孔子。而明代黄金时代,能为并列最显赫的两个大家,自然是朱祁镇先生,与我们的革命导师,并一手建立了崭新的革命政府的马恩先生。对于后者,大家都很清楚,如果我没有记错,隔壁的教室就在上毛选。”

“朱先生开启了新时代变革,而马先生完成了现代革命理论与现代社会理论,同学们,不要你们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这都是一代代思想家前仆后继探索出来的,他们的对世界的观点,与对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成就了你们。而你们的观点,与对现实的解决方案,或许要你们的子孙承受后果。”

“我希望每一个学历史的学生,都要清楚的知道你们每一个人身上的历史责任。”

“历史从来是正在进行时。”

“想了解高宗皇帝的思想成就,可以看一看开封大学冯先生《中国思想史》,其中对高宗皇帝,单独有一个章节。这里就不多说了。”

“一句话,概括高宗皇帝改革,就是工业化。而工业化大生产又会导致国家的重心,从农业上,转移到工商业上面,这个时候资本力量开始萌发了。”

“资本力量的萌发与工业化并行的,是天下大势。”

“高宗皇帝看出了资本力量的危害,却也不能避免,只能既要培养,又要防备。留下了很多制衡资本力量的手段,以公司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条款,一少府为核心的国有资本力量。这两项可以说奠定了大明高宗后期的政治基调。当少府在武宗后期开始不支,在德宗年轻,彻底失去了对大明资本力量的压制,从一直占据国内资本力量主导位置,只能退守北京的时候。大明衰亡就不可避免了。”

“而中明末期,高宗以及之后各代皇帝制定的一系列商业法律商法典,被废除,思宗被迫迁都。高宗皇帝留下的两条锁链,测得崩溃。”

“大明皇帝在南北两京之间的巡守,其实也可以看出端倪来。”

“高宗两次南巡。中宗一次,文宗没有,武宗两次,肃宗九次,肃宗是要进行金融改革,德宗七次,注意德宗第一次在南京超过一年有余。”

“大明铁路网建设是在中宗时期完成的。从此之后,皇帝从北京到南京之间的速度,就提高到十日就能到达。不是如高宗一般长途跋涉,所以一般都快去快回的,但是德宗开始,有了在南京长期滞留的先例。”

“这是大明对南方的依赖,越来越重,不得不的安抚南方士绅,在中明时期,已经到了南京半年,北

京半年。”

“最后,还是被资本说吞噬。”

“其实讲高宗皇帝,一不小心,就扯到其他皇帝那里的,盖因高宗皇帝的影响力是超越时代的,一直到现在,别的不说,就说我孔某人,也孔门南宗,衍圣公之后,如果不是高宗皇帝,我现在应该浙江人,比如这学院,是四家学院在正统年间,改为大学,也是当今最古老的几所大学了,其他各省最有名的大学,无不是高宗时期建立的中学扩建的。”

“在比如刚刚过去藏王灵童,藏王就是高宗之后,进入藏地之后,无嗣,当时绍治皇帝去请教高宗皇帝,高宗皇帝就给出传世灵童之法,不过只能在太祖之后中选择,有深厚佛性之人。”

“明太祖子孙到而今有三千多万之人。倒也有人选。”

“还有中宗皇帝,根本不用多讲,盖因中宗皇帝一生政绩,正如他的年号一般,绍治,就是延续正统之政而已,完成基础建设而已,等高宗皇帝去后,不过八年,中宗皇帝也去了。一辈子都活在高宗皇帝的阴影之中。”

“即便是在大革命时期,号称南北双雄之一的北海武王最传奇的战绩,就是建国公金重九篡位之后,他从北海带着千骑南下,收拢草原上对抗伊王的数万军队,南下北京,到北京城下,孤身入城,只说了一卷,孤乃高宗皇帝之后,大明嫡脉。北京城中无数人倒戈相向,正是因为有北京这个工业基地,才能与金太极争锋多年。”

“只可惜北海武王天不假年,又无嗣,在临终之前,将最后十三万军队与革命党合流了,而十三万军队,更是开国三大主力军团之一,北方集团军。”

“这也大明皇室得以复立的重要原因。”

“这也是大明皇室最后一个政治家了。”

“之后的大明皇室成员都主动投身艺术界,比如现在最著名的画家,中央美院院长,朱靖庄先生。比如号称国师的大导演,刚刚拍摄了《南洋决战》,也就是大革命时期,金重九与韩庄王在南洋决战,也是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对决,双方出动大小战舰近千艘,大型战列件百余艘,更是号称一日夜间沉没了一支大明海军。”

“这一切都是保持自身影响力。”

“皇室已经不可能在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了。”

孔佑文,看了看时间。觉得时间差不多了。说道:“今天,就到了这里,我这里有一分书单,愿意研究高宗皇帝可以看看。”却见投影仪上一闪,却有密密麻麻的书单,遍布整个屏幕。下面的学生顿时哀鸿遍野。并保存下来。

虽然教授没有说,但是学生都知道,这是要看的。不看,可以试试。

孔佑文收拾了一下。就离开。

等孔佑文走后,还不到下课时间,教室之中渐渐发出一些杂声。不知道谁动了一下电脑,却见投影一换,一个青春少女跳了一出来,说道:“大家好,我是青城公主朱迪锦,希望我大家支持多多支持------”

青城公主自然是一等一的大美女,只是如此样子,让大明诸帝泉下有知,不知道做何感想。

或许这就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属于大明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只有一丝夕阳之微光而已。

全书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