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五十八章 孙权谋臣——步协、薛莹、顾邵、薛珝等

步协,东吴丞相步骘之子。步骘逝世,步协嗣父之任,继统步骘所领,加为抚军将军。后来钟会、邓艾灭蜀后不久相继败亡。东吴闻知此事,见百城无主,遂有兼蜀之志,然而巴东之守甚坚固,吴兵皆不得过,于是步协奉命率众西征。巴东守将罗宪死守阵地,临江拒射吴军,但亦渐不能抵御,于是遣参军杨宗突围北出,告急于晋安东将军陈骞。步协引军攻城,罗宪便出与战,步协大败。孙休闻讯益怒,复遣陆抗等率众三万人增围罗宪。巴东被攻多时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死者大半。陈骞急言于晋王司马炎,司马炎遣荆州刺史胡烈往救罗宪,陆抗、步协等不能下而引退。步协死后,其子步玑嗣侯爵。步协弟步阐则继业为西陵督。后步阐据城降晋未逮,为陆抗所陷,步阐等被斩,步氏一门几乎泯灭,惟有步协次子步璿续祀。

薛莹,字道言,薛综次子。初为秘府中书郎,孙休即位任散骑中常侍,后因病去官。孙皓初,为左执法,迁选曹尚书,又领太子少傅。何定建议凿圣溪以通江淮,皓令莹督工,无功而还,出为武昌左部督。因受圣溪事牵连,入狱,徙广州。后召还撰《吴书》,任左国史。寻又坐同郡缪祎事,复徙广州。又召还复职。时政局动乱,举止失措。莹数上疏,主张缓刑简役,安定百姓。迁光禄勋。吴亡,莹写降文。仕晋为散骑常侍。

顾邵,出身江南士族。顾雍长子。博览群书,远近称之。娶孙策女为妻。年二十七任豫章太守。在郡五年,善知人,有治绩。卒于官。

薛珝,曾任吴匠作大将,受命建造清厅的内殿正殿。孙休时,以五官中郎将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珝言蜀祸之将及、国之将亡。不久,蜀果然为魏所灭。269年,同虞汜、陶璜一起率军攻入交趾。归途中病逝。

张承,字仲嗣。少以才学知名,与诸葛瑾、步骘、严畯相友善。权为骠骑将军,辟西曹掾,出为长沙西部都尉。讨平山寇,得精兵万五千人。后为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乡侯,领部曲五千人。承为人壮毅忠谠,能甄识人物,拔彭城蔡款、南阳谢景于孤微童幼,后并为国士,款至卫尉,景豫章太守。又诸葛恪年少时,众人奇其英才。承言终败诸葛氏者,元逊也。勤于长进,笃于物类,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年六十七,赤乌七年卒,谥曰定侯。

张休,字叔嗣。弱冠与诸葛恪、顾谭等俱为太子登僚友,以汉书授登。从中庶子转为右弼都尉。权常游猎,迨暮乃归,休上疏谏戒,权大善之,以示於昭。及登卒后,为侍中,拜羽林都督,平三典军事,迁扬武将军。为鲁王霸友党所谮,与顾谭、承俱以芍陂论功事,休、承与典军陈恂通情,诈增其伐,并徙交州。中书令孙弘佞伪险诐,休素所忿,弘因是谮诉,下诏书赐休死,时年四十一。

张奋,张昭弟子。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车,为步骘所荐。领兵为将军,连有功效,至半州都督,封乐乡亭侯。

赵咨,博学多识,善于应对。孙权为吴王时,任中大夫。多次出使曹魏。后拜骑都尉。曾力劝孙权称帝,受到孙权赞识。

弘咨,孙权姊婿。诸葛瑾汉末避乱江东,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

郑礼,曾参与制定吴国朝仪。

诸葛直,三国时吴将领。奉命与将军卫温率甲士万人浮海探夷洲及亶洲,仅到夷洲。次年,以违诏无功,下狱诛。

梁寓,字孔儒,吴人。为孙权校尉,权遣其奉贡于汉,曹丕称帝后,权又遣寓与相往来。

顾徽,字子叹,吴郡吴人。出身江南士族。少游学,有才干,孙权召署主簿,转东曹掾。后拜辅义都尉,出使于曹操,应对得宜。还,拜巴东太守。权欲重用,寻卒。

顾悌,字子通,吴郡吴人。顾雍族人。少以孝悌廉正闻名于乡里。年十五为郡吏,除郎中,稍迁偏将军。孙权末年,上书直谏,朝廷惮之。

饶助,孙权从兄瑜以助为襄安长,与居巢长颜连同往招纳庐江二郡,各得归附。

顾济,吴郡吴人。出身江南士族,顾雍少子。雍疾,孙权拜济为骑都尉。雍卒,济嗣侯。

顾裕,一名穆,字季则,吴郡吴人,顾雍次子。袭父爵为醴陵侯。曾为镇东将军,终宜都太守。

鲁淑,鲁肃之子。吴昭武将军、夏口督。吴横江将军、鲁肃遗腹子。淑既壮,濡须督张承谓终当到至。永安中,为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建衡中,假节,迁夏口督。所在严整,有方干。

陆宏,陆绩长子,官至会稽南部都尉。

淳于式,孙权属吏。曾任会稽太守,爱惜民力,为陆逊所称。

虞汜,字世洪。吴交州刺史、冠军将军、虞翻四子。生于南海,年十六,父卒,还乡里。孙綝废幼主,迎立琅邪王休。休未至,綝欲入宫,图为不轨,召百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汜对曰:“明公为国伊周,处将相之位,擅废立之威,将上安宗庙,下惠百姓,大小踊跃,自以伊霍复见。今迎王未至,而欲入宫,如是,群下摇荡,众听疑惑,非所以永终忠孝,扬名后世也。”綝不怿,竟立休。休初即位,汜与贺邵、王蕃、薛莹俱为散骑中常侍。永安初,从选曹郎为散骑中常侍,后为监军使者以讨扶严功拜交州刺史、冠军将军、馀姚侯,寻卒。

虞忠,虞翻第五子。贞固干事,好识人物。仕至宜都太守。晋征吴,忠坚守不下,城溃被害。

虞耸,虞翻第六子。耸清虚无欲,进退以礼,在吴历清官,入晋,除河间相。

虞昺,虞翻第八子。少有倜傥之志,仕吴黄门郎,以捷对见异,超拜尚书侍中。后归晋。任济阴太守,抑强扶弱,甚著威风。

聂友,字文悌,豫章人。少为县吏。虞翻奇其才而荐于谢斐,任郡功曹。后为将军,讨珠崖、儋耳。还拜丹阳太守。

刘基,字敬舆,东莱牟平人。少受孙权爱敬,权为骠骑将军,辟东曹掾,拜建忠中郎将。权为吴王,迁基为大农。权称帝,拜光禄勋,分平尚书事。年四十九卒。

胡卫,为孙权出使高句丽,被杀。

屈晃,汝南人。孙权时任尚书仆射。因固谏立太子孙和,被杖一百,斥还田里。

管笃,曾奉孙权之命赴辽东。

徐原,吴郡人,为人慷慨有才志,性忠诚耿直。吕岱甚器之,荐拔为侍御史。吕岱每有过失,原则直言强谏,或当众评论。及原死,吕岱哭之甚哀,以为失去知己。原死之前,曾遗书陆瑁,托以孤弱之子。陆瑁就为之修建坟墓,收养教导其子。

郑札,沛国人。初为从事中郎,吴立国,与张昭、孙邵共定朝仪。

陈象,孙权末年,为五营督。时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孙亮,象与无难督陈正上书谏止,遭族诛。

陈正,孙权末年,任无难督。时孙权欲废太子孙和而立孙亮,上书谏止,遭族诛。

董桃,受孙权之托传先帝令。孙权乘未得报许,擅取襄阳。

冯熙,字子柔,颍川人。孙权为车骑将军时,熙历东曹掾。黄武初为立信都尉。权遣熙聘于蜀,吊刘备丧。使蜀还,为中大夫。后使魏,文帝召见,对答如流。文帝以陈群与熙同郡,使群诱之,啖以重利,熙不为回。魏故意刁难,送走后卫复召还,熙为免辱君命,引刀自刺,虽未即死,然亦不得返吴,后竟卒于魏。

杨敬叔,魏司马宣王谋攻吴,敬叔向孙权传述清论,以为人才凋尽,应当大胆提拔。

潘翥,三国时吴将领潘浚长子,字文龙,初拜骑都尉。父卒,代领兵。早卒。

李衡,字叔平,本居襄阳,东汉末入吴为武昌庶民。孙权时,校事吕壹弄权,大臣共荐衡为郎,孙权引见,衡口陈吕壹奸短。及吕壹被诛,衡破格擢升。建兴初,为执政大将军诸葛恪的司马,理府事;使蜀说姜维同举兵北伐。诸葛恪被杀,衡求为丹阳太守。时孙休在郡治,衡数以法相侵。后孙休立为帝,衡从妻言,自拘诣狱,为孙休赦免,遣还郡,并加威远将军。

李肃,少以才闻,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人以此服之。权擢以为选曹尚书,选举号为得才。求出补吏,为桂阳太守,吏民悦服。徵为卿。黄龙初,西陵督步骘向太子孙登举贤俊,条列肃与诸葛瑾、陆逊等十一人行状,上琉奖劝。后征入朝为卿。会卒,知与不知,并痛惜焉。

怀叙,任尚书郎。与顾雍共断吕壹罪,叙恶壹之奸险,当面辱之。

何遂,吴丹阳句容人。孙和夫人何姬之父。本为骑士。孙权游幸诸营,见其女何姬,召入赐太子孙和,遂因而显贵。

刘颖,三国时吴学者,广陵人。平生精学,无意仕途。吴王孙权屡征不就。

士廞,士燮子。入质于吴,孙权以为武昌太守。兄士徽被杀后,免为庶人。

虞钦,与马茂、朱贞台谋叛吴,事泄,被杀。

魏滕,字周林,会稽上虞人。魏朗孙。滕一作腾。性刚直,行不苟合,虽遭困厄,终不屈折。初为功曹,忤孙策意,策将杀之,赖太妃吴夫人规劝,得免。历历阳、鄱阳、山阴三县令,鄱阳太守。与同郡吴范素相善。滕后得罪孙权,权怒,欲治滕罪,敢有谏者死。范冒死相谏,乃免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