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三十一章 弘治臣将——潘荣、章格等

史事讲将 第三十一章 弘治臣将——潘荣、章格等

作者:徐夏半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4:38 来源:笔趣阁

潘荣,字尊用,号疏庵,漳州龙溪县人,明朝大臣。考中进士,出任吏部给事中。景泰初年,迁右给事中,出使琉球,迁都给事中。历任南京太常少卿、户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户部左侍郎,累迁南京户部尚书。孝宗即位,以资善大夫致仕,病逝于家中,时年七十八,获赠太子太保。

章格,字韶凤,号戒庵,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人,章律兄。历任南京工部主事、刑部郎中,擢广东按察司副使,巡视海道,遣返被风飘至香山至琉球人,转云南按察使、福建左布政使。擒上杭盗魁,减漳、泉赋役之繁重者,晚年致仕,登山泛水以自适,年八十卒,赐祭葬。

张悦,字时敏,号定庵,松江华亭,进士,授刑部主事,进员外郎。成化中出为江西佥事,改督浙江学校,迁四川副使,进按察使。弘治初迁工部右侍郎,转吏部左侍郎,屡上言请修时政。迁南京右都御史,改南京吏部尚书,转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致仕,加太子少保,操行清谨,执法不阿,有《定庵集》。

张锦,字尚絅,陕西岷州卫人。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录囚山东,赈真定诸府,皆有名。累迁大理左右寺丞、右少卿,未几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宣府,劾罢中官、武将之不职者,请立万全左卫、龙门卫学及定天下武学岁贡额。弘治初开刑部左侍郎,安定候柳景有罪祈免,锦不为所动,论之如律。后以疾致仕。

张颐,字养正,其先祖为直隶江都人,后占籍山西太原。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升修撰,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时汪直北征,颐曲意意奉迎,遂以军功转左,寻升工部右侍郎。汪直败后被劾致仕。

张岫,字九云,山西安邑人。进士,授监察御史,升嘉兴知府,改开封府,政尚严明,受知吏部尚书王恕,升山东参政、河南右布政使转左,未几升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后因用刑苛刻被令致仕。

张蓥,字廷器,直隶华亭县人,进士,景泰初授监察御史,历江西副使、按察使、陕西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父丧服除,起抚河间为南京兵部尚书,卒于任,年七十一,赠太子太保,谥庄懿。

张琦,字君玉,明代中期鄞县人。先后在南京大理寺和福建兴化任职,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的爱戴。张琦任兴化知府期间,一面着力修建学校乡塾以改善当地文化不发达的状况,另一方面他陶醉于秀美的山水林泉,创作了许多清新飘逸的诗词,被当地百姓称作“文章太守”。

张鹏,字腾霄,直隶涞水县,进士,授御史。因劾石亨、曹吉祥而获罪,被戍辽东铁岭卫,复戍南丹卫。宪宗立复原官,擢福建按察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参与镇压大藤峡起义,其冬还理南京都察院事,改督漕运,兼抚淮,扬四府。仍还南京都察院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召任兵部右侍郎,成化迁左侍郎,进尚书,加太子少保,致仕。

张恋,字来瞻,号秀峰,直隶兴济人。孝宗敬皇后之父。拜督府同知,弘治三年封寿宁伯。立皇太子后进候。峦起诸生,虽贵但能敬礼士大夫。

张瑄,字廷玺,号古愚,晚号安拙翁,又号观庵,江浦人。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景泰时迁吉安知府,擢广东右布政使。成化初征大藤峡徭民起义,督饷有功,转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改抚河南。迁南京刑部侍郎、尚书。被劾闲住。孝宗立复官,再致仕。

张淮,字邦镇,河南襄城人,进士,历山阳、芫湖知县,升监察御史,调四川雅州判官。升江西按察司佥事、四川按察使、陕西布政使,进右副都御史整饬蓟州等处边备,兼巡抚顺天等府。

陈道,字德修,一字德政,号南山,直隶盱眙人,进士,授吏部主事,调南京刑部,历员外郎、郎中,升金华府知府,有治绩。弘治间累升江西右参政、云南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疏陈河南地方利病,多见准行。召为刑部右侍郎,寻转左,升南京右都御史,进南京刑部尚书。卒,年六十九,赠太子少保。有《南山类稿》。

陈桓,直隶泰州,袭泰宁候爵,任五军营左掖管操。改练武营管操,兵部荐为将才,命挂印,充总兵官镇守宁夏。回京四年开始管操五千营。

陈俊,字时英,号愚庵,福建莆田人,进士,除户部主事,历郎中,督饷两广。成化初,擢南京太常少卿,召拜户部右侍郎,善理钱谷之事。历吏部左、右侍郎,后拜南京户部尚书,寻改兵部,参赞机务,后改任吏部。致仕,加太子少保,卒,年七十,谥康懿。陈俊诚心体国,识大体,负德望,为一时名宦。

陈繗,海南琼山苍原人,毛澄榜进士,翰林院检讨。

陈音,字师召,号愧斋,莆阳涵江人。进士,历官翰林编修、南京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掌院,官至南京太常寺卿,以文章气节名世。

陈锐,直隶合肥人,平江伯陈豫之子,袭伯爵,坐营管操领。镇守两广,充总兵官。改镇扬州兼督修漕河。弘治初提督京营操练,兼掌左军都督府事。加太子太保,协同刘大夏治张秋运河,以功进太保兼太子太傅,加太傅。充总兵官统京或兵前往大同防御鞑靼,无功而返,被夺俸闲住。

陶鲁,字自强,玉林人,陶成之子,边疆名臣。曾身兼湖广布政使、广东按察副使,并治广西兵备,权力及于三地,故被时人称为“三广公”。

刘岌,字凌云,四川涪州人,进士,授吏部验封主事,迁郎中。累官至太常卿、礼部尚书仍掌太常寺事。为宪宗所宠,加太子少保。

刘震,字道亨,号励斋,江西安福人。进士,授编修,升侍讲。升右春坊大谕德,管国子监司业事。升南京国子监祭酒。性格刚毅,精于经学。为文敏赡雄健,不袭陈言。著有《双溪集》。

刘瑀,字汝器,直隶蠡县人。进士,授监察御史,擢知苏州府,升山西右参政,以事降知四川保宁府。未几仍还职,历升山西布政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

刘敷,字叔荣,江西永新人。进士,擢南台监察御史,历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平靖州苗民起事。成化十五年致仕。后复起拜右都御史掌都察院事。

刘宣,字绍和,江西安福县人,进士,景泰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授编修,景泰七年修《寰宇通志》成进修撰。充经筵讲官,进春坊右谕德,进南京太常寺少卿,进本寺卿,掌国子监事,召为吏部右侍郎,转左侍郎,进南京工部尚书,卒年六十七。刘氏生性耿介,谙熟礼仪典故。著有《冲澹集》。

刘昭,字克明,陕西邠州人,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升通政司右参议,升左通政,升工部右侍郎,升尚书,加太子少保,改户部尚书,寻被弹劾,被罢太子少保致仕。其在工部最久,崇尚节俭,才能亦为时人所服。

刘珝,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人。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爱新觉罗·妥罗,充善长子,努尔哈赤四世伯祖。成化年间,建州三卫经明军围剿后,经济十分残破。明朝授妥罗为建州左卫都指挥同知。他率部众恢复和发展生产,反对女真部饶边,坚持与明朝保持良好的关系,明朝晋升他为建州左卫都督。

王继,字述之,号樗庵,河南祥符人,进士,授监察御史,升陕西按察司佥事、副使、山西按察使、福建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召为南京兵部右侍郎,升户部左侍郎,督理南储,出纳有法,进尚书,未几改南京刑部尚书,转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王克复,字师仁,福建福清人。进士,历官刑部郎中,明习法律。累迁江西布政使,时江西讼纸堆积如山,克复一日判完,时称“王一火”。官终南京吏部侍郎。后致仕。历官以勤慎著称。

汪谐,字伯谐,浙江仁和人。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成升修撰。秩满升右谕德。预修《续资治通鉴纲目》成升右庶子。弘治初升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充经筵讲官。充《宪宗实录》副总裁。升礼部右侍郎兼学士,未几致仕。

王霁,字景明,直隶上海人,进士,拜南京刑部主事,迁员外郎、郎中,屡办疑案,有能声。迁黄州知府,有治绩。迁广西参政、江西按察使,进太仆寺卿,条陈马政十事,宿弊为之一革。迁佥都御史巡抚山东,筹集粮银赈济灾民。召拜大理寺卿。

王道,字世用,直隶蠡县人。进士,初授行人,升户部员外郎,进郎中,升山东右参议,分守辽阳督理边储,导升劝农参议,迁湖广左参议,再升山东左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弹劾宗室扰民者,被杖。

王诏,字文振,真定赵州人,进士,授工科给事中,迁都给事中、湖广右参政,再升右布政使。转贵州左布政使,其冬,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支弊政之不便者。弘治四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未及上任,卒年八十四,有《谈录》行世。

李介,字守贞,改字守正,号贞庵,山东高密人,进士,选庶吉士,改御史,巡盐两浙,还掌河南道事。以四方灾伤,陈时政数事,多采用。直言敢说,遇不平事,辄率同官论奏。九载满,擢大理寺丞,进少卿。弘治初,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历兵部左、右侍郎。鞑靼小王子犯大同,命兼左佥都御史往督军饷,并大修戎备,察核官田牛具钱还于军,以其资偿军所逋马价,边人悦之。先后条上二十余事。

李嗣,字克承,广东南海人,进士,历南京户部主事、郎中、迁金华知府,升浙江右参政、福建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等府。后升为户部右侍郎,寻转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整理两淮盐法,以余盐补充正课,盐法为之一变。居官三十余年,箧中只有白金数两,田园无增,时称其清介。

李应祯,长洲人。举会乡试,入太学,授中书舍人。弘治中为太仆少卿。博学好古,篆、楷俱入格,真行草隶,亦清润端方,如其为人。虽潜心古法,而所自得为多,学为明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虚腕疾书,今人莫能及。人有求者多怒不应,以故传世少。

李昂,字文举,浙江仁和人。进士,授工部主事,升知青州,开垦荒田,赈济饥民。擢福建左参政,累进右事都御史巡抚江西,征讨农民起义。改督漕运,开康济等河,浚安平河诸源。谙练时务,通达经典,晚尤工诗词,有文集及奏议。

李敏,字公勉,河南襄城人,进士,授监察御史。天顺初年,奉敕抚定贵州苗民起义。成化初年,官迁浙江按察使,再任湖广同职,后历山西、四川左、右布政使。升监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率军修治垣堑,击退鞑靼。召为兵部右侍郎,逾四年以病归乡。河南饥荒,上言救荒数事,复召以左副都御史,巡抚保定诸府,改督漕运,寻召拜户部尚书。李氏巡抚大同时,见山东河南转饷道远,耗费巨大,遂建言除岁支外,番令输银,使军民两便。李氏还极言革除皇庄,还田于民,为世人所称。得病致仕,卒,年六十七。赠太子少保,谥恭靖。李敏为人谨厚,家居时曾于县南紫云山建书院,聚书数千卷,与学者讲习,为乡人所赞。

李衍,字文盛,直隶隆庆州人,进士,授兵部主事,累迁员外郎、郎中。成化初升河南右参议,转四川松藩右参议,迁河南右参政,转东西右布政使,未几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再擢为户部右侍郎、转左侍郎,总督三边军储兼赈济饥民,回京升尚书总督京仓,成化末致仕。性直爽,所至以严见称。

李益,字景贤,陕西长安人。进士,授监察御史,历升湖广酋按察副使、山东按察使、山西布政使、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粮储,进南京户部左侍郎,后引疾致仕。

李广,以符箓祷祀蛊惑孝宗而得宠,因成化间例矫旨授传奉官,四方争纳贿赂。又擅夺畿内民田,专盐利以万计,且造私宅,取玉泉山水环绕之。户部主事胡爟、祠祭司郎中王云凤、给事中叶绅、御史张缙等皆上言弹劾李广之罪,请斩其首以弭天灾,语尤激烈。孝宗对李广仍宠信不疑。李广劝李宗在万岁山修健一个毓秀亭,说是可以消弥灾异,但亭修成,幼公主死于病。乾清、坤宁两宫又发火灾。太皇太后因此大恕说:今日李广,明日李广,果然祸及矣。李广闻知,因惧怕饮鸩而死。二十一日,孝宗应司礼监太监蔡昭之请给予李广祭葬和祠额,大学士刘健等上言说:内宦官原无祠额祭葬。近年以来,虽或有之,乃奖善褒功之意,实非常典。今李广之死,罪恶盈贯,万口称快,必正其罪以为奸邪不臣之戒。孝宗不得不取消了赐给祠额的诺言,但他对李广仍念念不忘,暗想李广家中可能藏有珍贵奇异之书,可以有助他长生修炼之用。于是遣中使到李广家中搜寻,结果发现了李广贪赃收贿的记事本,上面记录了文武官员送的黄米、白米各千百石的数字。孝宗不懂其中奥秘,说自己曾去过李广家,其家仓库不大,装不了那么多粮食。左右告诉他黄白米是金银的隐语,孝宗才恍然大悟,令即行撤查那些行贿的官员。然而行贿的官员大有人在,包括公、候、伯、总兵、都督、尚书、侍郎、都御史等京官和地方官,他们连夜到寿宁候张鹤龄家求解,遂不了了之。众言官就此事数次上奏,请惩治奸臣,孝宗终不能用。

李蕙,字德磬,直隶当涂人,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成化十八年升江西布政司右参议,招抚饥民,力杀因饥起事者。升右参政,景升山西左右布政使,有治绩,为士民所称。弘治六年升右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寻转左,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凤阳四府。再传升为右都御史,总督巡抚如故,有《萃英集》。

米鲁,沾益州土知州安民之女、普安司土判官隆畅之妻,因犯事被隆畅逐,遂居其父家。筑三寨,名其所居之寨曰“承天”,自号“无敌天王”,出入乘黄纛。镇巡等官接受米鲁之贿赂,为其请宥。孝宗诏令其进讨,一定要捉住米鲁。总兵官曹恺与巡抚钱钺、中官杨友发诸卫及土兵一万三千余人分道征讨,被米鲁大败,都指挥吴远被虏。诏命南京户部尚书王轼兼左副都御史,提督军务,率兵征讨,王轼兵未至,杨友等议招抚,米鲁扬言愿降,暗中派大兵攻普安、安南城,并断盘江之道,以挡住明军。又劫持杨友,杀右布政使闾钲、按察使刘福及都指挥数人。王轼调广西、湖广、云南、四川官军、土军八万人,会合贵州之兵,分八道征讨,追过盘江,杀米鲁起事者四千八百余人,破寨千余。

童轩,字志昂,江西鄱阳人,进士,授南京给事中,进都给事中。成化初调浙江寿昌知县,升云南按察司佥事,提督云贵学政。召为太常寺少卿,掌钦天监事,升寺卿,致仕。复起为太常寺卿,仍掌天钦监事。升右副都御史提督四川松潘军务,兼理巡抚,弘治四年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弘治七年升尚书,十年致仕。工诗、书、通天文历数。著有《清风亭稿》、《纪梦要览》、《枕肱集》。

强珍,字廷贵,沧州人。进士,授泾县知县,擢御史,巡按辽东,奏巡抚陈钺之罪,汪直乃遣锦衣卫千户萧聚逮强珍至京,严刑拷打,谪戍辽东。汪直败后复官,后致仕。弘治初起为山东副使,擢大理少卿,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改南京右通政,寻以母老致仕。

边镛,字克振,任丘人。景泰年间举人,选授御史征建州有功擢南京通政司右参议,迁南京大理寺右少卿,召为通政司右通政。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在大同设伏击败鞑靼,迁左副都御史,上时政十五事,多见采纳。改南京刑部右侍郎,被劾致仕。

盛颙,字时望,无锡人。进士,授御史,以劾曹吉祥违法事出知束鹿。成化初擢知邵武府,调延平,以治绩闻。累迁陕西左布政使,进三边多警,灾伤频仍,颙悉心筹画,军民以安。召为刑部右侍郎。值山东饥,改左副都御史往巡抚,举救荒之政,推选九则法,黜暴除苛,民甚德之。致仕,卒,年七十五。

继晓,江夏僧人,本姓黄。成化中以秘术借梁芳之而得宠于宪宗,授僧录司左觉义,进右善世,命为通元翊教广善国师。诱宪宗耽于佛事,建大永昌寺于西市,逼徙民居数百家,费国帑数十万。言官极论其罪,始被罢为民,以科臣林廷玉之言逮治伏诛。

左钰,字廷珎,直隶阜城人,由举人选授监察御史,升陕西按察使佥事,理环县、庆阳等处兵备,迁副使。征讨岷州夷人,十八年进按察使,成化十九年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后改大同。巡抚山西,弘治初因言官所劾而致仕,卒。

殷谦,字文扌为,直隶涿州人,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景泰中升兵部郎中、通政司右通政。被谪汝宁府知府,改太原府知府。成化初升陕西右参政,转山西同官,升右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宣府,令二边有警互援。召为户部右侍郎,转左,升尚书加太子少保。后致仕,家居十九年,卒,赠太子太保。

徐镛,字用和,湖广兴国州人,进士,授行人,升监察御史巡通州仓,念漕卒困于掊克,定收纳常则,遂著为令。因上言时政被调陕西镇原知县。升淮安知府,转广西右参政,河南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总理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四府,整顿漕运,军民称便。镛居官勤廉,政绩显著。

徐琼,字时庸,号东谷,一号明农翁,江西金溪人。天顺之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廷侍讲、南京侍讲学士、南京太常卿掌国子监祭酒事。迁南京礼部右侍郎,以考满至京,改礼部左侍郎。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进士,授工科给事中,历升湖广左参议、河南右参政、左布政使,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抑豪族、宽逋赋、均徭役,百姓称便。改巡抚湖广,迁南京工部右侍郎。

尹旻,字同仁,山东历城人,进士,选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天顺初迁左给事中,擢通政司右参议、左参议。总督陕西军饷,上言备边十策皆可行。擢吏部右侍郎,转左侍郎,升尚书,累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光禄大夫柱国等。大学士万安与道士李孜省相结排挤尹旻,尹旻被令致仕。卒,谥恭毅。在吏部二十余年,能秉公用人,为一代名臣。

郑时,字宗良,直隶舒城人,进士,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历延平、福州二府知府,四川左参政、按察使、湖广左布政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成化未因上言请修时政而被谪贵州参政。弘治初复升左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再巡抚湖广,召为南京兵部左侍郎,进尚书,后致仕。

郑龄,字梦龄,江西弋阳人。进士,授工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直言敢争,力除宿弊,虽被谤而不沮。擢四川左参政、左右布政使,进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卒年六十三,历官三十余年,以廉能著称。

韩镐,字民澹,河南卢氏人。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升浙江右参议,平饥民起事,然后发粟赈济。转左参议,升右布政使,修海堤,查私盐,有能声。升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

韩文,字贯道,直隶新城,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出使琉球,历官户部员外郎、郎中、陕西右参议、右参政、左右布政使,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留心边事,后致仕。

谢士元,字仲仁,号约庵,晚更号拙庵,福建长乐人。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建昌知府,有治绩。擢四川右参政,进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安抚土番,赈济流民。弘治二年坐事下狱,事白后致仕。七年卒,年七十。著有《咏古诗集》。

谢宇,字伯宽,湖广耒阳县人,景泰初入文华门与内侍同学为国子监生,授中书舍人,历礼部员外郎,太常寺少卿,再进寺卿兼司经局正字,于内阁制敕房书办。孝宗登位以东宫侍从升工部右侍郎,掌通政使司事,工楷书、绘画。

董越,字尚矩,江西宁都人,进士,授编修,进侍读。成化二十年选侍东宫讲读,充经筵讲官。弘治初,进右春坊右庶子兼侍讲,出使朝鲜。修《宪宗实录》成,升太常寺少卿兼侍讲学士,充日讲官。寻迁南京礼部右侍郎,至工部尚书。著有《朝鲜赋》、《朝鲜杂志》等。

谢绶,字维章,江西临川人,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刑部,历员外郎、郎中、四川广西右参议、陕西右参政、福建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召为工部右侍郎,改刑部转左,升南京礼部尚书。

谢昶,字孟明,黄冈人。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员外郎,升四川重庆知府,改九江及赣州府,以清慎称。历升四川右参政、左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被劾致仕。

黎福,字天与,江西乐平人。进士,授御史,上疏天下利病,敢言人所难言之事。累官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擢南京兵部右侍郎。天性廉静,事必尽心尽力。

傅瀚,字日川,号体斋,江西新喻人,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升修撰兼司经局校书,侍东宫讲读。九载秩满,迁左春坊左谕德,兼经筵讲官。弘治初,擢太常寺少卿兼侍读。修《宪宗实录》成,进太常卿兼侍读学士。擢礼部右侍郎,既而以左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事。,工书法,善诗文。

马驯,字德良,福建长汀人。进士,授户部主事,累擢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赈济荆襄流民,被劾致仕。

马显,字文明,直隶广平人,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景泰初进都给事中,时奸佞用事,马显指陈时政得失,多所禆益。寻为权贵所忌,出为河东盐运使,擢四川布政使,升南京兵部右侍郎,进左。居官廉介,百姓称之。

翟瑄,安廷瑞,河南洛阳人,进士,授浙江奉化知县,历升监察御史、大理寺丞、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兼督雁门等关,边储折粮、民困输纳,多流徙失业,翟瑄奏减大半,百姓称便。

于冕,字景瞻,浙江钱塘人,于谦之子。以谦功迭世袭副千户。谦死从坐戌龙门,屡上疏讼其冤。成化初,于谦昭雪,冕自陈不愿就武职,遂改兵部员外郎,累升礼部郎中、南京太仆寺少卿、应天府尹,后致仕。通经史,有才干,历官能尽其职。

金琮,金陵人,少聪颖,善书、画。年十二、三即能大书。初法赵孟頫,晚年学张雨。画梅取扬补之笔意。

萧祯,字彦祥,泰和人。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任员外郎,出任湖广按察佥事、副使、按察使,擢河南左布政使、南京工部右侍郎,改刑部右侍郎。

焦俊,广东广宁人。少为商贩,袭兄寿东宁伯之爵,任左府带俸神机营管操,充总兵官镇甘肃,改镇宁夏。召掌南京前府事,管理操江,镇守贵州,改湖广,未至即卒。

杨理,字贯之,直隶山阳人。进士,授刑科给事中,进都给事中,擢鸿胪寺左少卿,改大理寺左丞,历左右少卿,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召为工部右侍郎。在河南曾筑开封河堤,赈济灾民。

杨谧,字文宁,河南仪封人,进士,授昆山知县,以治行卓异擢浙江道监察御史,升太仆寺少卿,转大理寺右少卿,进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清理势豪所占屯田,还之于军。迁左副都御史,寻升兵部右侍郎,训京营兵马。居官端慎,不计名利。

邓廷瓒,字宗器,湖广巴陵,进士,授淳安知县,有惠政,九载始迁太仆寺丞。出任贵州新设之程番府知府,悉心规划,兴建城郭、学校等建筑,政平令和,夷人得安。九载秩满迁山东左参政,寻进右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提督军务征讨都匀苗民七富架、长脚起义,以功进右都御史。召掌南京都察院事,未几巡抚两文兼提督军务,再进左都御史,屡征两广瑶民起事者。有雅量,待人不疑,世称长者。屡督军务,出战多有胜绩。

宋钦,字克敬,陕西乾州人,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历升福建按察司佥事、四川副使、河南按察使,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升南京大理寺卿,致仕,卒,赠刑部尚书。

宋旻,字弘泽,浙江淳安人。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寺丞,历左右少卿,升寺卿,以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纪纲不立,治绩平平。言官劾其老弱无为,遂致仕。

阮勤,字必成,本交趾人,其父河为山西长子典史,遂占籍山西。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台州知府,清慎有惠政。成化中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入为兵部侍郎。调南京刑部左侍郎,皆有治称。

宋琮,字廷用,陕西陇西人,进士,授吏科给事中,升吏科都给事中,升太仆寺卿。为人笃实,在吏科时多有建白,及官太仆,究心马政,有可称者。

候瓒,字奏璋,保定人。景泰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出任凤阳知府、山西右参政,入为光禄寺卿,进左佥都御史巡抚甘肃,擢兵部右侍郎。不久改南京礼部右侍郎,转南京户部左侍郎。阮请岁输米应入仓者即水次给官军,三月省脚价米三万余石以备他费,著之为令。

陈纪,字叔振,福建闽县人,进士,授庶吉士,以监察御史提督北直隶学校,士子服其公明。擢陕西按察使,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召还理院事,升右副都御史。后以疾告辞。居官清慎,持汉平恕。

冯俊,字士彦,广西宜山人。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录囚广东,多所平反。升福建按察副使,改湖广,进广东按察使,寻升江西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治马湖土知府安鳌之罪,蜀民称快。

冯贯,字文用,直隶蠡县人,进士,授监察御史,升大理右寺丞,至左少卿。升右副都御史,寻改大理寺卿,精明于法,持心仁恕。升南京工部尚书。

赵文博,字子约,山西代州人。进士,授监察御史。天顺中劾石亨、曹吉祥下狱,寻贬淳化知县,有善政。亨败,擢卫辉知府,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被劾闲住。

杜堇,明代画家,生活在十五至十六世纪初,原姓陆,字惧男、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江苏丹徒人,占籍燕京。中试进士不第,绝意进取。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界画楼台,最严整有法,山水树石不甚称。人物亦白描能手,花草鸟兽并佳,又能作飞白体,宜乎宗之者众。为吴原博作赏菊宴集图,从艺活动约在成化、弘治间。

黄孔昭,初名曜,后以字行,改字世显,号定轩,晚号洞山迁叟。浙江黄岩人,举进士,授屯田主事。授文选员外郎,成化九年进郎中,满九载始擢右通政,久之,迁南京工部右侍郎。卒年六十四,嘉靖中追赠礼部尚书,谥文毅。有《定轩存稿》及《拾遗》行世。

杜铭,字敬修,四川金堂人,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云南、贵州按察司副使、按察使,湖广左布政使,工部、刑部、左右侍郎,工部尚书掌大理寺事,改刑部尚书。历官四十余年,没有过举。弘治初以言官所劾致仕。

黄杰,字士英,河南洧川人,进士,授济南府推官,选为监察御史,未几转庆阳府知府,升陕西布政司左参政,寻召为顺天府尹,迁户部右侍郎,总督京储。

罗明,字文昭,福建南平人,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抚广西,罢不法之官。升陕西副使,抚治汉中流民。迁按察使,上救荒十二事以赈饥民。擢云南右布政使,进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经略哈有功,被召为工部右侍郎,时已病,命未至而卒。

叶淇,字本清,直隶山阳人,进士,授御史。天顺初为石亨所诬,出为武陟知县。成化中,起广西佥事,迁陕西副使,擢大同巡抚。弘治初召为户部侍郎,四年出为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居户部六年,能为国惜财用。其力主变开中之制,令淮商以银代粟,导致边储日虚。

罗璟,字明仲,号冰玉,江西泰和人。进士,授编修,进修撰,预修《宋元通鉴纲目》,累官洗马。坐尹龙之狱调南京礼部员外郎。弘治初授福建提学副使,召为南京国子监祭酒。弘治九年四月致仕。十六年卒,年七十二。著有《北上稿》。

薛远,字继远,广东琼山人,进士,授户部主事,升郎中。使安南,还京升户部右侍郎。再以工部侍郎往河南治黄河决口,复改户部。总督两广粮饷,以功升左侍郎,既而进尚书,总督京储。至仕,召为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以被劾,再致仕。

朱奎,字文徵,号鹤坡,直隶华亭人。幼擅书法,年十二以奇童奉诏读书翰林,授中书舍人,直文华殿,升尚宝司卿。坐事调广东盐课提举,移四川保宁府同知。寻召还复官,迁太仆寺卿,改大理寺卿,致仕。

朱骥,字尚德,顺天府大兴县人。明朝锦衣卫首领,少保、兵部尚书于谦女婿。朱骥早年袭任锦衣卫千户,明英宗复位后,于谦被杀,朱骥受到牵连,谪戍威远。明宪宗即位后召还,仍任锦衣卫千户,历任指挥佥事、指挥同知。后以指挥使、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使等职掌锦衣卫事。

何琮,字文璧,浙江仁和人,士,选为庶吉士,授礼科给事中,直言敢谏。曾出使满敕加国。后擢通政司参议。成化中转左参议,进左通政掌司事,迁兵部右侍郎,未几转左侍郎。

何经,字宗易,广东顺德人。进士,历官工部郎中,累升广西左政使,迁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抚流民、御苗酋、黜贪残,能尽守其职,以疾致仕。

唐珣,字廷贵,直隶华亭人,进士,授四川合州知州,颇有治绩。升南京刑部员外郎、郎中,出为福州知府,升湖广右参政、布政使,再迁顺天府尹,秉公执法,不畏权贵。升右副都御史整饬蓟州等处兵备,兼巡抚顺天等府。后升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岭海府卫州县,屡次征讨起事瑶民。

唐瑜,字廷美,上海人。进士,授南京礼科给事中,出为衢州知府,善断疑案,百姓为立生祠。历湖广右参政、山西右布政使,右副都御史巡抚甘肃,被劾闲住。

姚绶,浙江嘉兴人。天顺中赐进士,成化初为永宁郡守。解官归,作室曰丹丘,人称丹丘先生。善书、画,书法钟王,劲婉咸妙。画初学水墨,后进学唐品,得古意。小景好作沙坳水曲,孤钓独吟,其阔幅重林远汀,著四五渔船而已。喜临摹赵孟頫、王蒙二家,墨气皴染皆妙,间写吴镇竹石,亦潇洒可爱。图成或售於人,遂厚价收之,其自重如此。

齐章,字应璧,号慎轩,直隶滦州人。进士,授户科给事中,升礼科都给事中。进太常寺卿,其为言官屡次抗章论列,陈时政得失,气节凛凛,扶持国是之功居多。

吕文英,括苍人,擅画人物,亦写山水,为明代浙派绘画名家之一。与吕纪同以指挥知直仁智殿。文英以人物、吕纪以翎毛而受宠,人呼文英为“小吕”,吕纪为“大吕”,卒年八十五。传世作品有《江村风雨图》、《货郎图》等。

贾俊,字廷杰,直隶束鹿人。以乡举入国学。天顺中选授御史,历巡数地,均有佳誉。自山东副使超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宁夏,在镇七年,有治绩,召为工部右侍郎,寻转左,数月后拜尚书。时举人无至六卿者,贾俊独以重望得之。弘治年初,修太庙后殿成,加太子少保。

吕雯,字天章,直隶安州人。以贡士选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擢南京通政司右参议,改南京光寺少卿,有治绩,升太仆少卿,政绩有方,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防御有功,升兵部右侍郎,再迁左侍郎。

费訚,字廷言,镇江人,会试第一,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同考礼部,与经筵,升国子司业,秩满升春坊左谕德,仍管司业事,未几升祭酒。充经筵讲官,后改少詹事兼侍读。修《宪宗实录》成,进詹事兼侍读学士,再擢礼部右侍郎。有《自考诒笑补庵》等集传世。

彭韶,字凤仪,号从吾,莆田县涵口人,后移居城内朱紫巷,明代大臣。疏论佥都御史张岐憸邪,宜召王竑、李秉、叶盛,忤旨,下诏狱。给事中毛弘等救之,不听,卒输赎。寻迁郎中。逝世后赠太子少保。

程敏政,字克勤,中年后号篁墩,又号篁墩居士、篁墩老人、留暖道人,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人,隶沈阳中屯卫籍,出生于河间,后居歙县篁墩,故时人又称之为程篁墩,南京兵部尚书程信之子。以“神童”被荐入朝,由皇帝下诏,就读于翰林院,中一甲二名进士,为同榜三百五十余人中最少者。孝宗嗣位,擢少詹事,直经筵,官终礼部右侍郎,后涉徐经、唐寅科场案被诬鬻题而下狱,出狱后,愤恚发痈而卒,赠礼部尚书。

林良,字以善,广东广州府南海县扶南堡人,明代著名画家,广东绘画史上第一个进入主流性行列的画家。史料记载“林良吕纪,天下无比”,他因善画而被荐入宫廷,授工部营缮所丞,后任锦衣卫指挥、镇抚,值仁智殿。绘画取材多为雄健壮阔或天趣盎然的自然物象,笔法简练而准确,写意而形具。[2]林良是明代院体花鸟画的代表人物,也是明代水墨写意画派的开创者,在明代院体画中独树一帜,对后世画坛,包括宫廷画家、职业画家、文人画家均产生重大的影响。

耿裕,字好问,耿九畴子。中进士,授为庶吉士,转户科给事中改工科。父子并以德行名著于世。裕病逝,享年六十七岁,后赠太保,谥文恪,着有《耿裕集》,耿九畴父子尚书墓,在平定东关重兴坡。

曾彦,名雅彦,字士美,号南洲,泰和县沙村镇坪洲村南坑人,举人,状元及第。曾彦才思敏捷,答辩应对,随口而出,曾因星变向皇帝进言,请亲大臣,重科道,开言论,语言激切。在左春坊任职时,曾三次上疏:一是请免假称皇亲李祖旺父子死罪及请行久任之法;一是请御朝之暇宣内阁及各衙门大臣论时政利弊;一是请宽御史李兴、彭程、谢莹等三人重罪,都被采纳。

戴珊,字廷珍,号松厓,江西浮梁人,进士,授御史,督南畿学政。迁陕西副使,仍督学政。历浙江按察使,福建左、右布政使,皆谦介有声。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郧阳。升刑部左、右侍郎,进南京刑部尚书,为孝宗宠爱。

陆瑜,字廷玉,浙江鄞县人,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升山东布政司右布政使,后转左。以大学士李贤之荐召为刑部尚书,以疾致仕,卒,年八十一。谥康僖。陆瑜精通法律,且不讳门达、曹吉祥等权贵,平反许多冤狱。

钱溥,字原溥,号九峰,直隶华亭县人,进士,授检讨。升左赞善兼检讨。修《寰宇通志》成升右谕德兼编修。改尚宝司少卿兼编修,寻升侍读学士,任《大明一统志》副总裁。天顺六年充正使赴安南,八年从累降为广东顺德知县。复旧官,寻掌南京翰林院事,十二月升南京吏部左侍郎,后进尚书致仕。卒,年八十一。赠太子少保,谥文通。有《使交录》、《秘阁书目》。

孙洪,字伯大,山东昌邑人。进士,授兵部主事,迁郎中。成化间历升河南右参政、左右布政使,迁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以威宁海子大败鞑靼之捷进左副都御史,再进右都御史巡抚河南,后为周府仪宾刘宜所讦下狱,寻命致仕。卒,在河南抚治流民,兴修水利,停免王府造作,人颇称赞。

秦崇,字智崇,山东单县人。进士,授兵科给事中,迁都给事中。升太仆寺少卿,升南京光禄寺卿转南京太仆寺卿,迁应天府尹,卒。居官三十余年,且皆为财贷出纳之地,能廉介自守,不为所汙。

刑表,字居正,顺天府文安县人。进士,授获嘉知县,历知彰德、卫辉府。历升山东左参政、右布政使,改四川进左布政使。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历任皆能克尽职守。

程宗,字源伊,直隶常熟人,进士,授刑部主事,迁江西吉安府知府,升四川左参政、陕西右布政使,后转左。再升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处理木邦、孟密两司之冲突,不能公论,遂酿患西南。升刑部右侍郎转左,擢南京工部尚书,致仁政,卒,年六十七。著有《司空集》、《抚夷集》。

梁璟,字廷美,山西崞县人,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成化中迁都给事中,擢陕西左参政,历左右布政使,在陕西十五年,有政绩。弘治初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上书奏请停免武当山道士所征杂役。改抚四川。召科南京吏部右侍郎,进南京户部尚书。

彭谊,字景宜,东莞人。正统中由乡举除工部司务,景泰初改御史,从大学士王文巡视江淮,擢大理寺丞,景泰六年擢为右佥都御史,提督紫荆、倒马诸关,天顺初下迁绍兴知府,历九年,多有惠政,复擢为山东左布政使,入为工部左侍郎。改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镇八年亦有治绩。致仕,家居二十余年。

邹干,字宗盛,号顺庵,浙江余杭人,进士。景泰初由兵部郎中超擢本部右侍郎,以才为于谦所重。后改礼部右侍郎,考察山西官吏,黜不职者五十余人。请令诸生输粟入监读书,纳粟入监自此始。迁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被劾致仕,卒,年八十四,谥康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