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世宗——朱厚熜

史事讲将 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世宗——朱厚熜

作者:徐夏半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4:38 来源:笔趣阁

朱厚熜,宪宗朱见深之孙、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年号“嘉靖”。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史称“嘉靖新政”。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在“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于乾清宫去世,在位四十五年,享年六十岁,庙号世宗。

朱厚熜,父亲朱祐杬是宪宗第四子,母亲是北京中兵马指挥使蒋斅的女儿,朱厚熜是兴献王朱祐杬次子。幼时聪敏过人,父亲教他读诗几次后就能准确背诵,稍大以后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古籍,通《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不仅如此,他父亲还让他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很小的时候便熟悉了各种礼仪和规范。

朱祐杬薨,年仅十二岁的朱厚熜袭为兴王,朱厚熜在长史袁宗皋的辅佐下接管王府。武宗驾崩,由于武宗没有子嗣,在其弥留之际,首辅杨廷和预料到之后的继承人问题,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在武宗逝世前五天以皇帝的名义颁布敕令,令朱厚熜缩短为其父服丧时间,并承袭兴王爵位。武宗驾崩后的当天,杨廷和让司礼监请太后懿旨,正式宣布朱厚熜为皇帝继承人。

朝廷遣太监谷大用、韦彬、张锦,大学士梁储,定国公徐光祚,驸马都尉崔元,礼部尚书毛澄,奉内阁拟定的武宗遗诏,前往安陆兴王邸迎朱厚熜。朱厚熜以兴王的身份接见了使团并接受了太后的诏书,在王府接受诸臣行礼,随后同使团前往京师,在朱厚熜及使团到达北京城外的良乡时,双方发生了第一轮冲突。礼臣建议朱厚熜尊孝宗为皇考,改称兴献王为皇叔父,援引北宋程颐议濮王礼的先例向朱厚熜进言,朱厚熜不允。

根据朝廷礼官建议,请朱厚熜以皇太子的礼仪继承皇位,但朱厚熜并不接受,他对其右长史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大学士杨廷和等请求朱厚熜听从礼臣所出具的礼仪,由东安门入居文华殿,择日登极,朱厚熜不同意。双方互不妥协,最后由皇太后令群臣上笺劝进,朱厚熜在郊外受笺,从大明门入,随即在奉天殿即位。

朱厚熜正式即皇帝位,继位不久,即命礼臣一起商议兴献王的封号,与杨廷和、毛澄为首的武宗旧臣们之间关于以谁为皇考,以及世宗生父尊号的皇统问题,发生了长达三年半的礼仪之争,史称“大礼议”。进士张璁进言,请求世宗“继统不继嗣”,请求尊崇生父,立兴献王庙于京师,世宗命廷臣集议,杨廷和等抗疏力争,世宗都不允许。世宗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兴献王为兴献帝,祖母宪宗贵妃邵氏为皇太后,母妃慈孝献皇后为兴献后,称孝宗为皇考,慈寿皇太后为圣母,兴献帝后为本生父母。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件至此以世宗的胜利最终结束。

世宗继位,政治上出现了清明的态势,重新录用正德年间因为直言进谏而获罪不用的诸臣,将田租减半,以前未交的赋税尽数豁免,罢大理银矿,诛杀钱宁、江彬,释放内苑的珍禽异兽,令之后不得进献。整顿朝纲,推行新政,裁抑司礼监的权力,撤废镇守太监,严肃监察制度,严分厂卫与法司职权。重视任用张璁、夏言等贤臣,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乱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束,中央集权得到复兴和加强,使朝政为之一新。

世宗以人品和才干选拔官员,多次降旨,要两京大臣、科道及在外抚按官询访贤才,世宗表示:“如果有才识优异堪当重任的,应当不拘资格,从公举荐,吏部如果遇到空缺,也应当酌情简用,不许避嫌推托。”世宗对外戚世袭封爵的制度作了变革,并成为永制。吏部方献夫奏称:“明仁宗洪熙以来,开始封赐外戚,其后外戚一门出现很多权贵,他们的爵位大多世袭相传。”故而有大臣建议世宗开始实行:已经封爵的贵戚只令其一人终身,其子孙不得再承袭爵位,今后皇亲、驸马,都不得再请求册封爵位。这项制度经世宗裁定后成为永制,即便是世宗之母蒋太后的娘家及陈皇后的娘家亦不准承袭世爵。

经济上严革贪赃枉法,勘查皇庄和勋戚庄园,还田于民,从弘治到正德,间或有人提到土地失额的严重性,但尚未引起朝野普遍的注意和讨论。嘉靖时期,在一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实行了赋役制度改革,桂萼在入参机务期间,曾上疏建策清查新增田地及编审徭役,世宗批准施行。这次改革,因次年桂萼因病乞休归里而未能进一步展开,而桂萼所开创的将税粮与徭役各审定交银若干,统一征收,以求均平的“一条鞭法”的改革效果是显著的,为后世的赋役制度改革提供了借鉴。

世宗即位后马上整肃科举制度,来确保选举的良性发展,倡行三途并用,激励士气,整顿学政,来强化学校的教育功能,改正孔子称号和典祀。执政中期,朝政日渐腐化,由于国家承平日久,世宗逐步丧失进取精神,日益腐化,滥用民力大事兴建,议大礼的成功,使世宗获得在宗法上的正统地位。与此同时,他还要借助道教来神化自己,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方士、道士们利用世宗梦想长生不死和灵瑞现象的迷信,屡行诈骗之术,愚弄世宗,使每年不断修设斋醮,造成巨大的靡费。

世宗一改诸帝佛、道兼崇的习惯,而专奉道教,压制佛教,对道教的崇信主要是迷信其斋醮方术,同时为了神化自己,他还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随着杨廷和的去职和大礼议的升级,明世宗的崇道活动也随之升温,斋醮的内容自祈雨雪、禳旱涝、祛病除灾以至求嗣延年,抗倭御虏几乎无所不有。他还赐给入直大臣道教冠服,百官斋醮时,派御史纠仪,派亲信察其不虔者。对道教方术十分迷信,道士邵元节、陶仲文皆以祈禳祓除获幸,宠遇不衰,段朝用以烧炼术进,胡大顺以吕祖“三元大丹”进,其他以丹法秘书进者不可胜数,往往以此瞬息宝贵。

世宗还仿效宋徽宗故事,为自己和父母加封道号,直接神化自己,其父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开真仁化大帝’,母为‘三天金阕无上玉堂总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自号‘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后加号‘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加号‘太上大罗天仙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又自号‘雷轩’,‘天池钓叟’。

“壬寅宫变”事后,世宗便搬到西苑的万寿宫,不敢住在紫禁城的寝宫里,宫婢之变后,世宗把转危为安归功于事玄之效,更加热衷于斋醮祈祷,他躬服道教衣冠,“以为祈天永命之事”;后妃宫嫔“皆羽衣黄冠,诵法符咒,无间昼夜寒暑”。

“南倭北虏”始终是明朝的祸患,各地也爆发多起民变。此时东南沿海工商业发展起来,而海禁依然厉行,沿海民众和王直集团与朝廷的斗争非常引人注目。爆发了“争贡之役”,此后沿海治安多次陷入危机,明朝遂宣布中断一切贸易,期望以围堵的政策来减轻倭寇的威胁,但也断绝许多贸易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的生计,致使贸易地下化,商业纠纷无从解决,遂转成武力报复,倭寇之乱不减反增,造成“嘉靖倭乱”。

在长城以北,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不断寇边,兵力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明王朝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蒙古的骑兵。吉囊袭扰大同,杀明朝指挥周岐,瓦剌部袭扰边塞,吉囊入寇万全右卫,总兵官白爵在宣平迎击,将其击败。俺答多次入塞袭扰,俺答汗进犯延绥,朵颜入寇,杀守备陈舜。俺答称汗,遣使议和并求通贡,世宗屡次拒绝,明朝政府首次把王直集团骚扰沿海地区称为“倭人入寇”。

俺答率军犯大同,总兵官张达和副总兵林椿皆战死,因贿赂严嵩子严世蕃而任宣大总兵的仇鸾惶惧无策,以重金贿赂俺答,使移寇他塞,勿犯大同。俺答移兵东去,入古北口,杀掠怀柔﹑顺义吏民无数,明军一触即溃,俺答长驱入内地,营于潞河东二十里之孤山、汝口等处,京师戒严。世宗急集兵民及四方应举武生守城,并飞檄召诸镇兵勤王,俺答兵在城外自由焚掠,凡骚扰八日,于饱掠之后,得到明朝通贡的允诺,仍由古北口退去,史称“庚戌之变”。事后,严嵩又杀执行他的命令的兵部尚书丁汝夔以塞责,俺答以武力成功逼使世宗答应开市。

来自日本的仅有53人的倭寇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岸的,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芜湖、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横行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爆发振武营兵变。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嘉靖中后期,世宗宠信奸臣严嵩,造成了很大的恶劣影响,严嵩诬害夏言,世宗准其再任内阁首辅,因而严嵩专擅国政近十五年之久。世宗崇道斋醮追求长生来说,严嵩为了媚上,他还是全力以赴地去做,不管花多大的人力、财力、物力,都在所不惜。其中单是营建,斋宫秘殿并时而兴,工场二三十处,役匠数万人,军称之,岁费二三百,经费不敷,乃令臣民献助。献助不已,复行开纳,劳民伤财,视武宗过之,对此,严嵩难辞其咎。

严嵩相继除去了政敌夏言、仇鸾,朝中一时无与匹敌,但他深知世宗对大臣的猜忌心理,为了保住他的权位,他对所有弹劾他的官僚都施以残酷的打击,轻者去之,重者致死。在没有确立太子的情况下,世宗安排裕王朱载坖、景王朱载圳婚事,诏于各府举行婚礼。

世宗居住的永寿宫发生火灾,世宗暂时住到了玉熙殿,但是这里地方太小,于是世宗想营建新宫殿,他问严嵩的意见,严嵩请求他到南宫居住,因南宫为英宗为太上皇时所居住的处所,所以世宗很不乐意。然后问徐阶,徐阶请求重修永寿宫,后来由他主持建造成万寿宫,世宗搬了进去。徐阶因此加封少师,兼支尚书俸,而严嵩渐渐被皇帝冷落,邹应龙告发严嵩父子,世宗下令逮捕严世蕃,勒令严嵩退休,徐阶则取代严嵩为首辅,严世蕃被杀。

随着世宗年龄增大加之长期服用有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丹药,世宗的身体每况愈下。方士王金等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制长生妙药献世宗。户部主事海瑞上《治安疏》,严厉批评明世宗妄想长生,无父子、君臣、夫妇之情,称“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又称如皇帝“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与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明世宗大怒,命左右“趣执之,无使得遁”,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在旁说:“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世宗默然,留中不发数月,海瑞下锦衣卫狱。

世宗去世于乾清宫,年60岁,世宗去世后,遗诏裕王朱载坖继位,改元隆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