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 > 第四十六章 先主文谋——庞柔、庞宏、庞羲等

庞柔,字不详,雍州南安郡狟道县人,三国时期蜀国将领。魏国名将庞德的堂兄。

庞宏,字巨师,荆州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的涪陵太守,父统,先主之军师中郎将。宏刚简有臧否,轻傲尚书令陈袛,为袛所抑,为涪陵太守。一日行舟至鹿角沱乌江,覆舟溺水而死,葬於江边。

庞羲,三国时蜀汉官吏。河南人。初为议郎,与刘焉通家,焉阴令子范通马腾袭长安,事败,羲募将焉诸孙入蜀。后焉子璋立,汉宁太守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雠敌。璋累遣羲等攻鲁,数为所破。鲁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为巴西太守,领兵御鲁。后羲与璋情好携隙,赵韪称兵内向,众散见杀,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也。先主入蜀,张松言羲恃功骄豪,欲有外意。初,邓芝闻羲好士,往依焉。璋长子循妻,庞羲女也。先主定蜀,羲为左将军司马。

马秉,马良之子,马谡之侄,夷陵之战中阵亡后,刘备在其父死后后拜其为骑都尉。没有太突出的功绩记载在书,但是因父亲功绩极其受宠。

尹黙,字思潜,生卒年不详,梓潼郡涪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学者、官员。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皆通诸经史,又专精於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郑众、贾逵父子、陈元方,服虔注说,咸略诵述,不复按本。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劝学从事,及立太子,以默为仆,以左氏传授后主。后主践阼,拜谏议大夫。丞相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亮卒,还成都,拜太中大夫,卒。子宗传其业,为博士。

许慈,字仁笃,南阳人,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建安中,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先主定蜀,承丧乱历纪,学业衰废,乃鸠合典籍,沙汰众学,慈、胡潜并为学士,与孟光、来敏等典掌旧文。值庶事草创,动多疑议,慈、潜更相克伐,谤讟忿争,形于声色;书籍有无,不相通借,时寻楚挞,以相震攇。其矜己妒彼,乃至于此。先主愍其若斯,群僚大会,使倡家假为二子之容。效其讼阋之状,酒酣乐作,以为嬉戏,初以辞义相难,终以刀杖相屈,用感切之。潜先没,慈后主世稍迁至大长秋,卒。子勋传其业,复为博士。

刘邕,字南和,后将军、监军。随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为江阳太守。建兴中,稍迁至监军后将军,赐爵关内侯,卒。子式嗣。少子武,有文,与樊建齐名,官亦至尚书。

刘敏,左护军、扬威将军。弱冠与外兄蒋琬俱知名。后为左护军、扬威将军,与镇北大将军王平俱镇汉中。魏遣大将军曹爽袭蜀时,议者或谓但可守城,不出拒敌,必自引退。敏以为男女布野,农谷栖亩,若听敌入,则大事去矣。遂帅所领与平据兴势,多张旗帜,弥互百馀里。会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至,魏军即退,敏以功封云亭侯。

刘豹,议郎。魏篡汉,豹、向举等上言:“建安二十二年,数有气,必有天子出其方。”遂与军师诸葛亮等请先主嗣大统。

刘循,奉车中郎将、昔益州刺史刘璋长子。先主伐蜀,璋遣张任、刘璝率精兵拒捍先主於涪,为先主所破,退与璋子循守雒城。先主进军围雒,时循守城,被攻且一年。后蜀定,璋时从庞羲启留循,先主以为奉车中郎将。孙权杀关羽,取荆州,璋及次子阐归吴,循留。是以璋二子之后,分在吴、蜀。

邓方,字孔山,安远将军、庲降都督。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蜀既定,为犍为属国都尉,因易郡名,为朱提太守,选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住南昌县。章武二年卒。

吕凯,字季平,初仕永昌郡五官掾功曹。时雍闿等闻先主崩於永安,骄黠滋甚。闿又降於吴,吴遥署闿为永昌太守。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厉吏民,闭境拒闿。及丞相亮南征讨闿,既发在道,而闿已为高定部曲所杀。亮至南,表凯为云南太守,封阳迁亭侯。会为叛夷所害,子祥嗣。

刘度,蜀零陵太守。先主攻零陵,度献郡来降。

王甫,字国山,蜀荆州议曹从事。好人流言议。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后,为绵竹令,还为荆州议曹从事。随先主征吴,军败于秭归,遇害。子佑,有父风,官至尚书右选郎。

王谋,字元泰,有容止操行。刘璋时,为巴郡太守,还为州治中从事。先主定益州,领牧,以为别驾。先主为汉中王,用荆楚宿士零陵赖恭为太常,南阳黄柱为光禄勋,谋为少府;建兴初,赐爵关内侯,后代赖恭为太常。

向举,青衣侯。魏篡汉,举、刘豹等上言:“建安二十二年,数有气,必有天子出其方。”遂与军师诸葛亮等请先主嗣大统。

赵敦,仕蜀任县令。曾绘常播像,并赞颂之。

赵融,曾随刘备伐吴。

赵范,曾任桂阳太守。刘备平江南,范降。以赵云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后范逃走。

赵累,潘璋部将马忠擒获关羽及其子关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遂定荆州。

杨戏,字文然,少知名。戏每推祁以为冠首,丞相亮深识之。戏年二十馀,从州书佐为督军从事,职典刑狱,论法决疑,号为平当,府辟为属主簿。亮卒,为尚书右选部郎,刺史蒋琬请为治中从事史。琬以大将军开府,又辟为东曹掾,迁南中郎参军,副二庲降都督,领建宁太守。以疾徵还成都,拜护军监军,出领梓潼太守,入为射声校尉,所在清约不烦。延熙二十年,随大将军姜维出军至芒水。戏素心不服维,酒后言笑,每有傲弄之辞。维外宽内忌,意不能堪,军还,有司承旨奏戏,免为庶人。后景耀四年卒。戏以延熙四年著《季汉辅臣赞》。

赵莋,任益州别驾从事。曹丕废献帝自立,他和其他蜀国官员力劝刘备称帝。

程畿,字季然,刘璋时为汉昌长,迁江阳太守。刘备领益州牧,辟为从事祭酒。随刘备伐吴。次年兵败,溯江而还,为吴军追杀。

张裕,字南和,善相,晓占候。蜀初为益州后部司马。

张郁,张裔之子,张毣之弟。官至太子中庶子。

张爽,建安末年,为刘备劝学从事,参与劝备登帝位者之列。

张微,笃志好学,官至广汉太守。

射援,字文雄,其先本姓谢,与北地诸谢同族。始祖谢服为将军出征,天子以谢服非令名,改为射,子孙氏焉。献帝之初,三辅饥乱,兄坚去官,与援南入蜀依刘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援以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上表献帝。援亦少有名行,太尉皇甫嵩贤其才而以女妻之,丞相诸葛亮以援为祭酒,迁从事中郎,卒官。

射坚,字文固,其先本姓谢,与北地诸谢同族。始祖谢服为将军出征,天子以谢服非令名,改为射,子孙氏焉。坚少有美名,辟公府为黄门侍郎。献帝之初,三辅饥乱,坚去官,与弟援南入蜀依刘璋,璋以坚为长史。先主代璋,以坚为广汉、蜀郡太守。

赖恭,为人才器不凡,初事刘表,为交州刺史。恭先辈仁谨,不晓时事。表又遣长沙吴巨为苍梧太守。巨武夫轻悍,不为恭服,相怨恨,恭被逐,还走零陵。后归先主,为镇远将军。后同军师诸葛亮等上书献帝,请封先主为汉中王,遂以为太常。魏篡汉,赖上言请先主称帝。子厷为丞相西曹令史,随亮於汉中,早夭。

费观,字宾伯,刘璋母乃观之族姑,璋又以女妻观。建安十八年,观参李严军,拒先主於绵竹,与严俱降,先主既定益州,拜为裨将军,后为巴郡太守、江州都督,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加振威将军。观为人善於交接。都护李严性自矜高,护军辅匡等年位与严相次,而严不与亲亵;观年少严二十馀岁,而与严通狎如时辈云。年三十七卒。

来敏,字敬达,蜀执慎将军。父艳,为汉司空。汉末大乱,敏随姊奔荆州,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故益州牧刘璋遣迎琬妻,敏遂俱与姊入蜀,常为璋宾客。涉猎书籍,善左氏春秋,尤精於仓、雅训诂,好是正文字。先主定益州,署敏典学校尉,及立太子,以为家令。后主践阼,为虎贲中郎将。丞相亮住汉中,请为军祭酒、辅军将军,坐事去职。亮卒后,还成都为大长秋,又免,后累迁为光禄大夫,复坐过黜。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与孟光俱以其耆宿学士见礼於世。敏荆楚名族,东宫旧臣,特加优待,是故废而复起。后以敏为执慎将军,欲令以官重自警戒也。年九十七,景耀中卒。

韩玄,韩浩之兄。曾为刘表手下从事,后任长沙太守,后备攻长沙,率众投降。

韩冉,为刘备军谋掾。曹操卒,备遣冉奉书吊,并送锦布为礼,曹丕恶其借丧求好,命荆州刺史斩冉,绝其使命。又说冉称疾住上庸,致书于曹丕,病卒。

杜微,字国辅,少受学于广汉任安。刘璋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微为主簿。微固辞,辇而致之。亮以微不闻人语,与之书谈,微自乞老病求归,亮答以只以德辅后主,不责以军务,其敬微如此。拜其为谏议大夫,以从其志。

殷观,字孔休,别驾从事。孙权遣使云欲先主共取蜀,或以为宜报听许,吴终不能越荆有蜀,蜀地可为己有。时观为荆州主簿,进曰:“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先主从之,权果辍计。迁观为别驾从事。

殷纯,曾任大司马属。与刘豹、张裔等劝刘备即皇帝位。

孟光,字孝裕,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於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先主定益州,拜为议郎,与许慈等并掌制度。后主践阼,为符节令、屯骑校尉、长乐少府,迁大司农。延熙九年秋,大赦,光於众中责大将军费祎,祎但顾谢踧踖而已。光之指摘痛痒,多如是类,故执政重臣,心不能悦,爵位不登;每直言无所回避,为代所嫌。后光坐事免官,年九十馀卒。

郝普,字子太,刘备入蜀时留普为零陵太守,为吴将吕蒙所骗,降吴,旋送还刘备。后吕蒙再袭荆州,击关羽,普复归吴,后官至廷尉。因与隐蕃亲善,及蓄谋叛事败,遂受牵连,受责自杀。

何宗,字彦英,事广汉任安学,精究安术,与杜琼同师而名问过之。刘璋时,为犍为太守。先主定益州,领牧,辟为从事祭酒。后援引图、谶,劝先主即尊号。践阼之后,迁为大鸿胪。建兴中卒。子双,字汉偶。滑稽谈笑,有淳于髡、东方朔之风。为双柏长。早卒。

宗玮,任太中大夫。孙权闻备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备许之,遣玮报命。

五梁,字德山,五官中郎将。以儒学节操称。从议郎迁谏议大夫、五官中郎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