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攻掠天下 > 第1589 后续处理

攻掠天下 第1589 后续处理

作者:余观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05 20:25:26 来源:笔趣阁

法网恢恢,六安县的一众贪官污吏俱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接下来,张景瑞自是亲自坐镇,开始处理灾情之事,同时,以工部的专业性,指导县里水利河渠,准备重新修建六安大坝。

此次决堤所至水患波及范围很大,受灾总数大约在一万两千人左右。

之前郭宝德等人***,公款吃喝,挥霍无度,以致县中府库本就已经入不敷出,哪里还能支撑真正的赈济。

而从这些贪官那里抄没的赃款,却又要用到六安各处水利。

因此,张景瑞在仔细翻阅账目后,早在几天之前,就已经分别给淮南、苏河、九江这三地郡守传了一封书信。

此三地,都属于江淮地区。

书信内容简单明了,鉴于淮南本身的财政问题,着令从郡里调拨粮食至六安,以赈灾民。

命令苏河郡调拨白银二十万两,九江郡调拨白银二十万两。

这些钱,都是用来帮助一万多灾民活下去的。

淮南郡守那边,六安县本就属于其辖内,就算张景瑞没这道命令,他也得想办法赈灾,自是二话没说,当即就令人将一车车粮食装好,押送六安。

不过苏河郡守和九江郡守显然就有点不乐意了。

尤其是苏河郡守,收到书信的时候,他正在书房和一名下属议事,看完后说道:“各地长官管各地政务,张尚书这命令,没道理嘛。”

下属不明所以,好奇相问:“郡守大人,不知何事啊?”

“你看看。”苏河郡守将书信递给了下属。

后者恭敬接过,一目十行,很快将其看完,稍作沉吟道:“大人,以卑职之见,银子还是得调的,张尚书现在可是钦差巡查使,奉旨提领江淮一切军政要务,这道命令不能拒绝啊。”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这样啊。”苏河郡守颇有点委屈的意思:“那怎么不从怀宁调,怎么不从庐江调,那么多郡县都在江淮地区,就偏偏从咱们苏河调呗。”

“这可能是离六安比较近吧。”下属说了一句。

“二十万两白银啊,苏河这两年虽然发展的还可以,但郡里府库又不是特别充盈,这银子一调拨,咱们就得紧一紧裤腰带了。”郡守还是很委屈:“再者,这动辄就调银,即便他是钦差大臣,也得经过朝廷的同意吧?”

说着又道:“不行,本官得上书陛下,禀明此事。”

下属闻言,却连忙说道:“卑职愚见,最好还是不要多此一举,前番圣旨传达江淮各地,内容大人也知晓,张景瑞是有绝对权力的。”

不仅是提领江淮一切军政要务,还有最后那一句:所至之处,如朕躬亲。

这才是威力最大的。

苏河郡守一愣,不过仔细斟酌后,还是说道:“银子肯定是要调拨的,不然就是违逆抗命,但这委屈,本官也得向陛下诉一诉啊。”

言罢便开始提笔。

一方面调令府库转银至六安,一方面拟写奏疏。

郡守官职不低,职权也很重,因此奏章是可以直达御前的。

且通过官方渠道,没过多久,便送到了长安。

皇宫书房里,萧远批阅完一部份奏章后,打开了苏河郡守的上书。

将内容看完,他只批复了简单的一句话:圣旨是否不明。

皇帝的批字,往往都会让下面那些臣子揣摩圣意。

收到这封被打回来的奏疏,苏河郡守看着上面的红字,忍不住喉结滑动,暗咽了口唾沫。

他脸色已经有点难看了,同之前那名下属道:“该听先生之言啊。”

下属有点幕僚的意思,闻言叹了口气:“陛下责备

大人了吗?”

“倒也不好说。”苏河郡守拿着奏疏道:“总之,这次是本官鲁莽了,未作三思,圣旨明否,可大可小啊,好在银子拨了,我又是以汇报的言辞。”

“这就好,这就好,想必没什么大事,大人安心即可。”属下安慰了一句。

谈完这件事,苏河郡守又道:“对了,你听说了吗,就六安县那几个贪官,被夷三族,且悬于城外,以儆效尤。就此来看,陛下这次怒火不小啊。”

“此类诛灭三族也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下属有些感叹:“一贪而害半县百姓,陛下又岂能不龙颜大怒。”

郡守道:“还有,本官收到上面的通知,说是这各地的水利工程,会有工部派遣官员再行查验,尤其是防汛大坝一类,若有偷工减料之事,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或罪同郭宝德啊。”

“都是六安之事搞的,不过这也是应该的,类水利工程,关乎国家民生,及百姓性命,确不可轻忽。”属下道。

郡守道:“这件事,郡里先自查一下,如果真有地方出了问题,我们也好办一些。”

“明白,卑职这就去安排人先到各县去检查。”属下应声。

“恩。”郡守点点头,交代道:“但要记住,一旦发现问题,立即严办,绝不姑息!我们先自查,是好在工部面前掌握一些主动,但绝不纵容任何贪官污吏!”

苏河郡守的话是没什么毛病的,地方有地方上的政治考虑。

属下领命而去。

另一边,六安县。

此时九江与苏河调拨的钱已经过来了,并于点验无误后交接了公文,共计白银四十万两,另外还有淮南郡里不断运来的赈灾粮。

新的六安大坝业已筹备完毕,正在运转石料,准备择日动工。

水利、灾情、县政,等等等等,虽然种种事务都压在张景瑞的身上,但他却并没有任何的手忙脚乱,处理的有条不紊。

开玩笑,一个正二品大臣,以往都是参与国策的存在,如今坐镇县里,办这些公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一天,县里负责粥棚的吏员前来汇报:“大人,按照您的吩咐,百姓之粥已不再是之前那样稀了。”

“恩。”张景瑞并未抬头,还在伏案工作,边写着什么边说道:“天气渐凉,那些家破人亡的百姓们都没地方居住,让你搭建的临时营地都弄了吗。”

“都弄好了,只是灾民太多了,有些混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