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006章 出巡(6)

天下末年 第1006章 出巡(6)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行过斜谷,向西而行,便会见到褒水,也就进入了褒谷。

出巡队伍近万人,于此处的一处栈道前,安营扎寨。

高诚领数人登山峦,左右相顾,犹可见一群群如同蚂蚁一般辛勤劳作的民夫。

走了这么远,众人见到许多,也都明白了褒斜大修之难。

仅是方才,所过山峦便不下十余座,而于此间,皆是山道陡窄,崎岖不平。而民夫们,却要从后方挑石土,走上许远回到自己隶属的一段。

夯土还不算费劲,真正费劲的还是属开山。

道路要足够宽,最少也得三步。那青绿山体,光是用碳石烧,都得烧上一天。山体碎石,还要寻个地方,堆放在一起,以便日后填山壑之用。

反反复复,似乎永不停歇。

只靠人力开山,太难了。

感叹归感叹,大周也不可能半途而废。

次日一早,行舆继续西行,至褒水入褒谷,籍此南下,直奔汉中。

十月末,赶在雪降之前,出巡队伍出了褒斜道,抵达褒中县城外。

早就闻讯的汉中一应官员,已然至此,亲迎王驾。

当夜,于褒中作息。

三日后,进入南郑。

南郑城,汉中平原最繁华的城市,也是汉中人口最多的城市。整个汉中郡,也不过十三万户,仅是南郑就有六万余户。

天子一行入南郑,自是引得百姓观望。

不管是汉中太守张愧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总归是一件好事。

巡视汉中、巴蜀,最大的目的就是稳固民心。

百姓不知其王,焉知其国?

旦见到有百姓出城十余里相迎,高诚就钻出了行舆。并调羽林骑为前军,整肃衣甲战车。而高诚更换王服,戴冠冕,拄王剑,驻足帅車。

一排排精骑掠过,无数百姓很快就看到了他们眼中的贵人,大周之主周王高诚。

那显目的王服冠冕,金丝玉缕,甚是刺目。

“拜见大王!”

“拜见大王!”

行于正中,耳边不断传来拜见大王的山呼海啸,震耳发聩。

坚守在两侧道旁的第九军将士,也纷纷单膝跪地,恭迎王驾。

好在,大场面见的多了,高诚神色镇定,也不张口,只是冲着百姓不断抬臂,示意彼等起身。

就这样,人山人海,叩首山呼,直至城门方止。

第九军军将苻健,正率军中亲卫军,驻守北城门。两千余甲士,清空了城门四周三百步,不说闲杂人等,便是百姓都不允许靠近城门。

汉中周边十几万百姓,恭迎王驾,谁也不敢保证一点乱子不出。

而城门,自是最重要的地方。

“末将等恭迎大王!”

苻健领第九军将校,俯身功拜。

高诚走下帅車,来到苻健面前,亲手扶起,视其言道:“第九军,不负孤之所望。杨军将那里,可安排妥当?”

“回禀大王,杨军将出征前遂成婚,留有遗腹子,杨夫人不日将诞下麟子!”

闻言,高诚身行一颤,当即言道:“好,好!来人!”

“大王,仆在!”

“立即派人快马赶往长安、冀城,命未央御医速速赶往略阳,命裴茂务必照顾好杨夫人。”

“诺。”

随后,高诚又转身看向汉中太守张愧,言道:“公异,吾等入郡府。”

“诺!”

张愧应下声,探手恭请:“大王,这边请。”

“嗯,走。噢~对了,孤来汉中,诸百姓出城相迎,有心了。今岁,就免了汉中的赋税。”

“大王仁厚,臣代汉中万千百姓,拜谢大王。”

“走吧!”

“诺!”

王驾入城,禁卫随行,虎贲、羽林,则驻于城外。

汉中百姓,在闹腾了一阵后,亦相继归去。

到了郡府,汉中文臣武官悉至于此。

数十人纷纷落座,恭候大王教诲。

高诚环视一周,见苻健、张愧,都有些拘谨,不由笑言道:“孤来汉中,非有要事,不过巡视地方而已,诸君不必拘束。”

“大王勤政,不惜举贵而行,实乃吾大周百姓之福啊!”

张愧恭维一句。

苻健等人亦是俯身一拜。

见此,高诚不由苦笑了下,果然身份带来的差距,想要这些臣子们放松些,也根本做不到。也许,自己说的每一句,这些人都可能会琢磨个十几个遍呢。

“罢了罢了,汉中依附大周数载,去岁方归。公异啊,国朝法令,可如一下达地方,告知百姓?”

“回大王,臣等已命地方县邑,向百姓布法。不过,汉中归国朝不久,百姓愚昧,恐怕还需一二年时间教导黎民。”

张愧说完,高诚点了下头,言道:“无妨,公异只需要恪尽职守,安排好诸事宜即可。”

随后,顿了下,高诚又言道:“对了,正一教众如何了?”

“嗯?”

张愧心下一惊,眼皮匆匆眨了两下,稽礼言道:“回大王,臣已命正一教众,严守刑法。凡有聚众敬祭鬼神之事,需报备郡府。”

“嗯,不错,孤曾与汉中王商量过。明岁,正一教将会有大改动,教徒多居于汉中,公异到时可要做好万全之准备。”

“诺,臣遵命!”

张愧口中应下,心中却是狐疑起来。

兄长并未与自己提及过关于正一教的任何事情啊,莫非是大王想要借自己之口,给兄长提个信?

与张愧说完,高诚就看向了苻健。

汉中,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正一教以及军队。

正一教不用说,必然要整顿。因为,正一教也是源出于道教,而鬼神之说,糊弄百姓又是最为快捷方便之法。有太平道前车之鉴在,自己总归要限制一下道教。

不过,正一教算是当今天下除太平道外的另一大教了,也不能打压的太狠了。

因为,佛教已经在开始壮大了,自己必须要保证中国宗教的势力平衡。

至于军队,主要还是忠诚的问题。

汉中扼守巴蜀门户,重中之重。

自己将汉中划归到司隶校尉部,正是效仿后世,将这巴蜀门户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自古以来,凡天下动乱,巴蜀必然割据。而后,倚仗地形,少则割之数十年,多则百余载。时间的长短,就在于巴蜀是否掌握了汉中。

虽然说巴蜀已是大周的一部分,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说到底,蜀道难行。

道路不畅,也就代表着长安与成都的联系,不会顺畅。

即使是今日,从长安到成都一个来回也得四五个月。这么长时间,巴蜀一旦有变,等长安反应过来,基本上就是半年后了。

半年的时间,太长了。

所以长安必须要给汉中驻军放大指挥权,那么汉中驻军的忠诚度,异然重要。

而苻健,还不是自己心中最佳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