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027章 辞而有荐

天下末年 第1027章 辞而有荐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高诚看着眼前的徐荣,沉默着不说话。

徐荣也目不转睛的注视着自家大王,神色略带些轻松,一点都没在意高诚那黑透的面色。

“文良,汝于军中,威望卓著,汝不为大将军,何人可为?此事,孤与诸卿商议已定,莫要多言了!”

缄默了片刻后,高诚摆着手,把话一口气说到绝路。

自己是真没想到,这年头还有拜大将军而不受者。那可是大将军啊,国朝实打实的三公。先前调查司散播的流言中,大将军、太尉并之,为的就是告诉所有人,大将军日后就是三公之一。

结果倒好,正式诏命还没下达,徐荣就跑来觐见,不当这个大将军!

闹呢~这是汝徐文良说不当就不当的吗?

然而,徐荣仍面色不该,胸有成竹的说道:“大王,末将委实不适合担任大将军,还请大王更之诏命!”

看着徐荣躬礼辞拒,高诚深吸了一口气,凛着眉头,紧紧盯着徐荣,问道:“行,文良汝不做大将军,那汝告诉孤,谁来接任大将军?国体新更,岂能空其位,家国名器,岂不为他人所笑?”

“末将知晓!不过末将确实不足胜任大将军,但不代表别人不能胜任。”

说完,徐荣还笑了一下。

这看的高诚,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言道:“孤之义兄苏则,苏文师?哼~他和南容的心思,以为孤不明白吗?一个借梯下墙,想要深藏功名,不与国朝军要。一个屠城自污,想要籍此脱身,不介朝野纷争。孤,就那么让人害怕?”

发泄完,高诚心中也是有了三分火气。

莫说自己没有杀功臣的想法了,就算是有,动谁也不会动两位义兄啊。大司命下,插香拜首,皇天后土前,结拜之交,岂是玩闹而已?

“大王,文师和南容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不论大王愿不愿意,这称帝早晚之事,他二人自要避嫌。不过,末将所言,并非文师。军中,亦有比末将和文师更合适的人,来担任大将军之要。”

徐荣话音落下,高诚就皱起了眉头,左思右想,也没想明白,军中还有何人,足以胜过徐荣和苏则。

“唉~罢了,文良直言吧!”

“多谢大王。末将所荐之人,不是他人,正是第一军军将严颜严希伯!”

高诚眯起眼睛,严颜?

严颜出身巴蜀,当年自己平定西羌之乱时,引亲腹往巴蜀募兵,以补陇县之战损失。而严颜义辞郡中属将之职,招募壮勇,遂北上而援,自此成为自己帐下一员大将。

此后征战,彼所率蜀中精锐,亦跟随自己南征北战。

军制初改,夏育任第一军军将,而因抗洪不利去职,严颜初任第一军军将,至今已有数载。

虽然说严颜也是周**中宿将,但其战功不多,声名不鹤也是事实。尤其是北拒鲜卑一战后,第一军常驻河东。而后,又常驻灞上,拱卫长安。数载来,未曾征战,故而声名也高不到哪里去。

最关键的是,他是巴蜀人。

想到这里,高诚不禁抬头看了看徐荣,见其面色无异,心中起了狐疑。

南巡巴蜀之际,吴懿冒昧相问,莫非其早就猜到了这些?

不可能!

吴懿又不是能掐会算,还是说巴蜀军政大员,都在为严颜上位,出自己的一份力?

“文良何以认为,希伯更加合适?须知,希伯虽是宿将,但于外声名不显,于内亦无赫赫之战功,何以居大将军,震慑宵小?”

“大王,希伯自大王平定边章之时,便是军中大将,资历充老。且,于凉州数载,与诸将关系善佳。而后出任第一军军将,镇守河东,有拒晋汉之功,又与河东诸将,多有结好。再加上,其出身益州,使彼任大将军,亦可提拔些蜀中将校,如此巴蜀归心。有希伯坐镇大将军府,更可调节诸将、诸军之关系,百利而无一害!”

听着徐荣的夸夸其谈,说白了就是严希伯老好人一个呗。能力略有不足,但也过得去。而人缘好,跟军方所有派系,关系都好。出了啥事,有严颜这位老将出面,谁都得给几分薄面。

高诚摇了摇头,嘴角苦笑,自己是真的没想到啊!

原本想着寻一位资历足够,武功赫赫的大将,来坐大将军的位置,震慑三军将校。

没想到......

不过,依徐荣这么说,严希伯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严颜,能力也有,人缘也好,关系网多,年龄也正值老壮之年,跟着自己也有十几年了,实打实的老资历。

让他当大将军,军中也没谁会不服。

还有就是,严颜当上了大将军,就相当于国朝给巴蜀军政释放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大周对待巴蜀军政,亦与关凉一视同仁。

这很重要,也只有这样,巴蜀军政才会真正的归心,脚踏实地的在大周的军政两界奋斗。

“文良且回去吧,孤再与阎相、文和商究一番。”

高诚思忖了片刻后,与徐荣言道。

徐荣当即稽礼请辞,遂而归去。

出了殿门,徐荣嘴角就扬了起来,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大王心中意向已定。

唉~什么大将军,哪有第五军军将的位置好。

也许在还不太明白大周军方的巴蜀人士看来,大将军还是如同前朝一般,执掌天下兵马。可实际上呢,大将军府的职权,早就被总参寺截胡了。

那总参寺既规划战略部署,又负有三军辎重,更有军中参军升迁。以前的中尉府,也就只能管管将校的升迁,参军、宪兵、军务所属人员升迁,都插不了手。

而且军事调动方面,基本上也都是按照总参寺规划的战略,进行大方略调动。战术行进调动之权,又都在一线的军将手中。

说白了,有段公坐镇的中尉府,都没有调兵遣将的权利。所管辖的部队,更只有中尉司马一部。

现在的大将军府,和宪台,都是用来制衡总参寺之权的,想必也能从总参寺手里夺回一点权利了。

可,职司条令不下,谁也不知道大王会给予大将军府哪些权利。

大周三公,大将军最名不副实了。

那中枢府再不济,也有领尚书事的权利。御史府,听阎相那般说,权利几乎番了几番。

照自己说,坐这大将军的椅子,还不如坐总参的椅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