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03章 河北

天下末年 第1103章 河北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次日。

近四万曹军将士,在曹操的率领下,拉开队列,朝着燕县蜿蜒而去。

行至中午,顿军扎营,生火做灶。

刚刚吃过午食,在中帐的曹操等人,便听到了营内传来的呼啸声。

曹操皱了下眉头,己军军纪虽说没有周军那么严禁,但也绝对不会无故聒噪。此时,营内呼啸,必有要事发生。

“仲康,发生了何事?”

曹操冲着帐外唤了一声。

帐外许褚也当即回应道:“末将已派人去查看。”

“嗯~”

曹操点了下头,便没再放在心上,回过头来,继续与荀彧等幕僚及曹洪、夏侯惇等大将商讨后续之事宜。

约莫刻钟后,许褚便掀帘入帐,拱礼言道:“主公,文烈将军回来了。”

“嗯?”

闻言,曹操愣了下,随即面上布满笑容,言道:“快,速传文烈、子丹入帐。”

“诺!”

身侧夏侯惇也言道:“文烈他们怎么回来的这么快?”

“不用说,必是昨夜胜了后,便匆忙赶上来了。”

曹操猜测说道。

原本,依自己的估算,到晚间曹休、曹真他俩能赶上大军。而现在正午方过就赶上来,肯定是昨夜战罢,连夜行军。

稍等了片刻后。

两员年轻小将,便进入帐内。

“末将曹休拜见吾王。”

“末将曹真拜见吾王。”

曹休、曹真二人当即见礼。

曹操踱步来到二人前,一手搭着一人臂膀,扶二人而起,不吝赞扬:“好,不愧是吾家麟儿,千里奔袭,战即胜之,真千里之驹也!”

听到曹操的表扬,两个小伙子当即又来了精神,满布喜意,再拱手作礼道:“末将多谢大王厚赞!”

“来,先入座。文烈、子丹,汝等从青州而来,孤正好有许多事要问一问。”

“谢大王。”

二人落座后,曹操便急不可耐的问道:“文烈,青州那边的局势,可稳得住?”

“大王放心,孔使君在青州诸郡威望不低,地方上安稳的很。末将自昌邑来时,于禁将军也派人送来了战报。言是半月前,吾军攻袁尚,几破其营垒。若非彼等依舟船、水寨,持强攻劲弩,必尽没高唐城外。”

“噢?袁尚率军渡河了?”

“嗯!也是不久前的消息,但随即就为于禁将军所败。再后面的情况,末将也不知晓了。”

曹休应声回道。

曹操沉默着点着头,看向左侧的几位幕僚,问道:“袁尚本为偏军,意在牵制吾军。此时,彼却渡大河至高唐城下,诸君如何看?”

“不出意外,当是争功!”

荀彧张口言道。

在场人,也只有自己对赵国内部势力颇为熟悉,毕竟也当过赵王手下的官。

“臣从河北投奔大王时,赵王长子与三子之争,便已初现峥嵘。袁谭仗着颜良,在军中扩大派系。而袁尚于军中无人,只能图谋于政。故而,袁谭在并州,袁尚在邺城。”

“嚯,还真没想到显甫这小子的心气还不小呢~”

老曹带着长辈的语气,讥讽了袁尚一句。

如今,即便是不关注赵国内政的人,也都知道袁谭继承赵王之位已成必然。毕竟,袁谭可是赵王长子,又是现在的袁氏之长。虽说他爹还在,但其的名望已经籍此传遍河北、中原。更遑论,袁谭还手握赵国不少兵力。

那并州七八万人且不说,赵国大将军颜良为其姑丈,车骑将军文丑又与颜良交好,没道理会帮袁尚。这样一来,赵国极富盛名的大将颜良、文丑,及其交好的将校,都是袁谭的支持者。

而另外两员大将,其一韩猛久居幽州,很难插手邺城的政局。唯独淳于琼,应该是支持袁尚的了。

可不管怎么算,袁尚想要争赵王之位,几乎没有任何可能。

然而,曹操思索了这么多,却被荀彧的连连摇头,给搞懵了,问道:“文若,难道这袁尚还真有机会不成?”

荀彧长叹一声,答道:“大王,非是袁尚有机会,而是赵王有别的心思。”

“噢~?”

曹操眉头一皱,眯着眼思忖了二三息后,突然露出笑意。

“哈哈哈~袁本初啊袁本初,这应该便是文若弃本初奔于孤的主要原因了吧。”

“正是。赵王已为长子著望、立威,却又忌惮于其,意欲令扶别子,以为权衡,乃大忌也!”

“不错,孤似乎看出了些许端倪!”

“端倪?”

“来....诸君且上前,吾等共议之。”

——————————————————

随着三千虎豹骑归营,个个马鬂系首级,遭受战斗失利的曹军将士们,无不是心气尽复。

相比之下,连夜仓皇逃到白马县城的马延,就没那么好的精气神了。

听着手下校尉的汇报,马延的面色愈加萎靡。

大意了啊!

没想到齐军居然还藏着一支精锐骑兵,怪不得曹操率领的大军坦然后退扎营,原来还有这一手等着自己。

嗨~自己也是蠢笨!

齐军不派追兵,自己居然也不留斥候在后,不仅一场功劳飞走了,这尽折兵马的罪名,还不知道怎么弥补呢!

余下的八千多将士,只回来了不到六百人,其余人估摸着不是死了,就是不知道跑哪去了。

“将军,吾等现在.....?”

“淳于将军呢?现在在何处?”

“职下已经派人去白马津了,不过还没有回来。另外,这战报怎么写?”

校尉嘴角一苦,齐军大胜后,并没有继续追杀他们。现在他们的安全问题是不用考虑了,可战报这东西怎么写,也是个难题啊!

日后见了淳于将军,受多大的罚,可全看这封战报呢!

马延紧绷着嘴唇,思忖了良久,才说道:“这样,言吾等焚营借势掩杀曹军,酣战良久,杀敌甚众。然未曾想齐军不知何时来了三千精骑,奔袭吾军之后,遂遭大败。就这样,其余的汝再添些,多说些好听呢,明白吗?”

“将军放心,职下明白。”

“好了,汝先下去吧。斥候有消息了,再来报吾。”

“诺!”

......

白马津渡口。

原本曹操留下来的大营,已经不见了踪影,筑营所用的圆木全都成为了大河之上飘荡的木筏。而对岸,赵国的黎阳营垒又扩大了数倍。

站在河堤之上,淳于琼眺望着广阔的河面,以及对面最后一支渡河的部曲,不由松了一口气。五万精锐部曲,再加上邺城从冀州各地抽调的两万郡兵,足够了。

“将军,对岸信骑来报。”

王门快步上了堤岸,来到淳于琼身旁说道。

“信骑?”

淳于琼疑惑了下,对岸也没见有什么状况发生啊,遂摆手说道:“有何军情汇报?”

“信骑是马延将军发来的,查看大军是否已渡河完毕。另外,信骑言他们昨日已与曹军交战。”

“果不出本将所料,这曹孟德还真是狡猾。马延那边情况如何?”

“马延将军那里.....”

说到这,王门迟疑了下。

淳于琼不见王门回答,不由回头看去,正见其面间异色。于是,再度开口问道:“莫不是败了?这有什么说不得的,马延手下只有万余人,敌不过齐军主力,又不是什么大事!”

“嗨~末将问了信骑,信骑说他们昨日焚大营,趁势掩杀齐军,杀敌无数。不过,夜间撤退的时候,被一支突然出现的齐军精骑袭击了,全军尽溃,现逃到白马县城。”

王门沉着脸,将马延所部的状况道了出来。

毕竟,那只是一个小小的信骑,自己亲自询问下,什么都能问出来。

淳于琼眉头一紧,低声自语了一句:“精骑?王门,齐国也有精锐骑兵?”

“嗯~有一支。先前齐军与楚军的中原大战中,也出现过。具体兵力、战力如何,目前还不知晓,只知道有数千骑。”

“嘶~数千骑,那就是起码两万的战马,齐国地处中原,从哪里搞来的这么多战马?”

淳于琼眉头更紧了几分。

王门嘴角一苦,身体微倾,靠近淳于琼,小声说道:“以前也有人讨论过这事,听说国朝有人卖过战马给曹操。再加上齐国跟周国的关系也不差,多少也能从周国搞到些。”

“哼,家国大了,什么样的人都有。汝可知道是谁吗?”

“这.....”

王门眉目一怔,不敢相信淳于琼居然这么直接的问自己。随即,摇了摇头,说道:“末将也只是听说而已,以前没在意过。”

“罢了,先派人去告诉马延,速速退回河北,与本将汇合。”

“诺!”

两人刚离开不久,河对岸最后一什人马登上木筏。坐在木筏上,感受着母亲河的汹涌,心惊胆战。

他们可都是实打实的北方汉子,十个人里面得八个不会水的,掉下去铁定就是没命。若不是军令压着,别说木筏了,就那小舟他们也不想乘。

鬼知道大河会不会拍个浪,把他们都给送下去。

当夜。

身在白马县城的马延,就得到了淳于琼派人传来的军令。

数百人立马收拾了一下,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狼狈,而后出城赶往渡口,准备渡河。

而黎阳大营内的淳于琼,趁着烛光,摆好了笔墨纸砚,静静的沉思着。

耳边时不时传来呼啸的风声,直扰的人心烦躁。

起身踱步几刻后,淳于琼最终又回到了案前,盯着干干净净的白纸,迟疑两息,提笔作书。

一刻钟后。

淳于琼捏起纸张,将上面的墨迹吹干后。

冲着帐外唤道:“来人!”

“将军!”

“将此密书,送于审君。记住,汝亲手送至审君手上,不见审君,不得现书,明白吗?”

“主君放心!”

“去吧!”

“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