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410章 长治久安

天下末年 第410章 长治久安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此时此刻,高诚也终于回到长安。

自离石相王后,高诚与董卓携手回到河东安邑,并且参加了在安邑城内举行的封王大典。

没错,玩的真是很花。

离石相王,成为了自己三人确定互相支持封王,统一战线的典礼。而真正的封王大典,肯定还是要在各自辖地正式举办,同时昭告四方百姓,建国称制。

一回到安邑,李儒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因此自己也只能被迫留下来参加典礼了。

毕竟,现在全天下人都知道高诚、董卓两个逆贼穿一条裤子。

典礼还是那一套,没啥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因为老董掌控着大汉朝廷的三公九卿、文武百官,这场典礼也更加盛大。

同样,也发生了很多事情。

自己和老董回到安邑后,于安邑行宫召见百官,商议大典一事。

嗯,挨了不少骂!

自己肯定也躲不过去,那帮老东西一个个秉着汉室忠臣的名头,张口就骂匹夫、竖子。

自己还好,反正限于礼制以及教养,这些人骂的话怎么着也比不上后世的国骂。但老董就不行了,气的当场砍了俩。

趁着杀威尚在,直接定下,旦有不从相府安排者,一律诛九族。

够狠,是个狠人!

结果,一出行宫,两人便遭到了刺杀!

还好阎行眼疾手快,自己和老董才安然离去,侍卫死了四五个。

接下来,三天两头的刺杀行动,让老董气的躲在相府大骂。不止如此,遇刺的还不仅仅是高诚和董卓,还有河东一众官员文吏。

紧接着,便是高压的白色恐怖!

一万河东精锐,以及新募壮勇全部入城。在老董的诏令下,搜索全程,但凡私藏弓弩刀剑者,一律诛灭。

重点就是那些朝堂百官的府邸,灭族者不止十余户。牵连者更是高达二三千人,直杀的那些朝官,再不敢有所异意。

一场血流成河的白色恐怖行动,为董卓称王,增添了满满的杀意!

董卓大典过后,也随着高诚一同前往长安。一来,避避最近的口诛笔伐。二来,自然也是为了参加高诚的封王大典。

长安城此时已经被赤色绸帆挂满全城,到处都是欢欣鼓舞。城内二十余万百姓,更是在官府的组织下,披红戴紫,出城三十里相迎。

渭桥之上,数百名甲士披红绸,持戈戟,立于两侧。渭河南岸,沿官道两侧,二十余万百姓伫立,多持旗杆,上挂红绸,延绵数里。

三千余名将士,更是左右相护,紧盯着两侧百姓,以免有人造次。

临近渭桥。

早早恭候的庞柔,上前恭迎。

“臣拜见王上,拜见魏王!”

“显达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高诚见是庞柔,探手虚示庞柔平身。

“谢过王上!”

庞柔再次躬身一礼,请之言道:“臣恭请王上入驾!”

说完,闪身让出,后面正有一五驾之车,青皂华盖,左右红绸遮挂,金玉相缀,煞是华丽。

啧啧,不容易啊,终于有豪车了!

高诚看着这辆车驾,心中感慨万千啊。多少年了,自己这帮手下,可算是识趣的准备了一辆豪车。

天知道,自己从河东归来,一路上看着老董坐在王公五驾内,吃了多少的酸醋。

“魏王,孤便先行一步了!”

高诚朝着董卓先行言了一声,毕竟说到底大家都是王,而不论实职还是长幼,自己都是差着董卓。

有些时候,礼就是这么重要。

董卓也没有在意,这是关中,不是自己的河东。身为外客,肯定要给主家点面子。于是,也是回了高诚一句:“周王且先行,无碍!”

由此,高诚才微笑着点了下头,进入这辆准备好的车驾。

而后,驭者准备前行的时候,却被高诚拦住了。

“且与魏王并行!”

“诺!”

驭者应了一声,旁边的庞柔也使人禀报董卓。

董卓开始还愣了一下,不由连连摇头。

最终,二王并驾前驱,同过渭桥。

过了渭桥,面对道路两侧百姓,高诚一直保持着肃重的面庞,坐在车驾中央,不为所动。

七旒冠冕遮面,也让那些普通百姓更加的敬畏。

从今天起,他们就不是汉民,而是周民了。

封王大典,定在一月之后。

毕竟,关中百姓在历经大洪一事后,对征西将军府,噢,不对,现在应该称周王了。

对待周王及其百官的感官好上不少,周兵的仁义之师,也为周王添光添彩。普通百姓如此,那些关中士族也是如此。

他们对于高诚封周王这件事,更加的眼前一亮。既然封王,那就代表着具有可以投资的实力了。

师出有名。

关中那些世家迟迟未曾投靠,更重要的便是高诚一直都是征西将军。将军幕府的重要职权,早就被高诚亲腹把持,几乎没有上升的空间。而且,面对相国董卓、晋汉大将军丁原、燕汉大将军袁绍、左将军袁术,这几位实力超群的诸侯,一个征西将军确实不够看。

但现在,只要一封王,那就代表着会有许多位置,来足以安纳士族中人。同时,不论这场乱世由谁来终结,都不会对这些周王下属属官加以迫害,他们也需要这群人来继续维持关中的统制。

这就是封建王朝!

征西将军府幕府下属属官,不是亲族就是亲信。而周王府下属属官,又是另外一个概念。

如果说前者是因为利益和对高诚的敬畏,从而形成一个集团。那么后者,便是择主而事,周王是君王,而非主公。

一个月后,那就是明岁了。

按照钟繇的计划,便是现在长安举办封王大典,立宗庙社稷,赦文武百官。其后,前往左冯诩栗邑西北百里的黄帝陵,行大祭!

祭黄帝陵当然不是钟繇的注意,是高诚的注意。

身为一封王,祭拜黄帝陵跟直接造反没啥区别。因为,汉帝不会允许。

但现在嘛,汉帝在丁原手里,傀儡一般,大可无视。而晋王丁原、魏王董卓,想要祭拜黄帝陵,自此引以社稷香火,没有高诚同意那可不行。

不过,这种事,还是要搞出个由头,来引出祭黄帝陵。冒冒失失的直接去祭拜,只怕会惹得众怒啊!

长安,除了封王一事外,另外便是要考虑周国朝堂权利的平衡了。而这一切,都要在封王大典开始前,准备妥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