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459章 休养生息

天下末年 第459章 休养生息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一轮征战结束,天下一十三州,所有人都在舔着自己势力的创伤,或是享受着微薄的利益。

公孙瓒在没有拿下广阳、渔阳等郡时,整个右北平、辽西四郡之地也不过区区数十万人口。

而与袁绍争锋的这两年来,损兵折将不计其数,内部本就可怜的经济更是打的几近崩溃。要不是临着大山,这数十万人口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

即便是田楷占据的青州,也为了维持战争的继续,损失惨重。洪灾、旱灾、瘟疫,约三百余万口户的青州,折之三四。

各地叛乱者此起彼伏,青州黄巾渠帅管亥,更是大散太平道,俨然成了田楷的心腹大患。

这些都需要处理,都需要时间来恢复。

冀州的情况,比公孙瓒的幽青二州比起来,也没好到哪里去。要知道公孙瓒是打了两年战争,可冀州却不只只是两年。这要从王芬聚众叛乱算起,到现在都打了四年了。

噢,对了,还有黄巾之乱。

这要不是冀州家底雄厚,早就玩完了。现在袁绍一心埋头政务,治理地方,只要别人不来打自己就好了。

老曹的日子,倒是总算清静了一下,也不用再头疼了。兖州也打了两三年的仗,还遭受了洪灾,还有饥荒。饿死了不少人,但现在总算是能稳定下来,发展一阵时日了。

从徐州抢了十几个县的财富、粮草,赚翻了。

徐州,自然是不用多说。天下各地几乎都在打仗,唯独徐州。

小小的黄巾之乱,对于徐州本地来说,轻而易举就解决了。青州倒是有一个管亥,可臧霸不乐意,管亥就进不了徐州。

这次虽然被曹孟德这匹夫抢了十几个县,但对于整个徐州来说,九牛一毛。如今天下,若论富庶,也只剩下徐州了。

战事一休,陶谦就开始注重被曹军抢掠的十几个县的恢复,也没心思再去找曹孟德复仇。而且,好像确实有点打不过曹军。

整个徐州之战从开始到结束,自己这边就臧霸胜了一仗。唉~可惜臧霸这贼厮,听调不听宣啊!

天下各方势力,若说最惨的还是数袁术。南阳还好,防守严密,魏、周、晋三国确实没抢走多少东西。可颍川就惨了,十室九空都不为过,数十万民众被掠走,只有阳翟、颍阳、颍阴、鲁阳这些坚城,得以保存。

这还不算,打了这么长时间的仗,钱粮消耗甚重,再打下去,自己也撑不住。

荆州刘表,还是窝在襄阳城内,据江而守,一边发展内政,一边看着北面的南阳郡咂着嘴。这可是荆州的大郡南阳郡啊,就这么要彻底分家了。

魏国在占据河内野王后,也没心思去挑衅袁绍的底线。自南阳、颍川劫掠的六七十万百姓,全被董卓安置在河南郡内。

当年退回河东时,千里无人烟的洛阳,也再次恢复丁点生气。虎牢关以东的几个县,董卓惆怅了半天后,也放弃了。

这些地方,曹军在撤退的时候,顺变把那十几万百姓给迁走了。没有人,要它们的意义也不大啊。反正这一带已经打烂了,那日后继续当战场吧。

晋王丁原,经过这次三国合伙抢劫,选择的是钱财。这一通乱抢,让丁原好几天都是笑着醒的。

近五亿的钱币啊,整个并州就没见过这么多钱。老丁第一件事便是用数千辆车,拉着一亿左右的钱币,送至长安。

置换五铢钱。

然后用换来的钱,去河东买粮食。

这一买卖过程非常巨大,耗时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搞定的。

置换钱币这种事,大周国一向是来者是客。不管这些抢来的钱中有多少劣币,对于通宝钱来说,就是同等数目的发行量。

经济掠夺,高诚不打算搞。好吧,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可掠夺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国和晋国都在使用通宝钱。

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魏国和晋国当然也能铸钱,所以就在在此之前,将通宝钱推到一个不可或缺的地位。

丁原这一手置换钱币,真是让高诚乐开了怀。同样开心的还有魏王董卓,丁原的大肆购粮,让董卓也非常开心。

换通宝钱也是因为董卓,魏国现在上下基本上都在使用通宝钱。跟原本国内的那些货币的兑率依旧是一比三,也就是说丁原拿通宝钱买自己的粮食,而自己能多赚两倍的钱。

当然,这是指在河东和京畿一带花。要是向周国买东西,这些钱还是这些钱。不过,大魏国需要向周国买什么东西吗?

不需要!

反倒是周国要向大魏购买盐和铜矿。

一场劫掠,魏国和晋国都美美的吃了一顿大餐,唯独周国延了条小命。

时间匆匆而过,临近岁旦。

自秋收过后,数月之间,大周便呈现出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

长时间的以工代赈,无疑让大周国百姓,能够过上一个非常好的岁旦。

不论再贫穷的人家,只要过去的一年多里,出了不少力气,那手里总会有点闲钱。更何况,先前大王下了诏告,石粮上不过百钱,下不低八十钱。

家家户户有些余粮的,也都卖给官府,得了不少通宝钱,也能在城内给家人添置些新衣。

当然,也少不了担心受怕的人家,花了不少钱去买粮,免得明岁再遭了灾。

粮价大幅度下降,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至今还处于没有余粮的冯诩流民们,自然高兴。他们已经回到故土,粮食只能用钱买。可先前一石粮高达百五十钱,而他们一个劳壮力,帮官府做一天工,也才十几钱而已。

现在骤减了五十多钱,对于他们来说压力要小上非常多。粮价的降低,让大多数豪强、世家都咂吧着嘴,可惜连连。

本来还想着趁着粮价还维持在高价,卖点钱花花。结果一转头就给降下来了,能赚到的钱少了太多了。

不过,赚的不多也就不多了。

现在,大周最重要的事情,是上林学苑的招生工作。

上林学苑,为的是让没有关中、凉州本地户籍的人才,能够由此入学。按道理来说,跟世家、豪强没一毛钱的关系。

可是,谁让现在全国的学校,基本上都是由世家主导呢。上林苑的夫子、先生,也都是世家中人,所以……

能拉拢人才,为什么不拉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