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719章 犍为之战(28)

天下末年 第719章 犍为之战(28)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狄道城外,六七万大军聚集,连营二十余里,威势凛凛。

简略的栅栏营寨,数不尽的帐篷,延绵不绝。军中旌旗滚滚,遮天蔽日,兵马涌动,列阵于中,戈矛林立,寒光四射。

随即,诸军各部,纷纷出营,阵列潮涌。

以曲为制,四百余人,横竖二十列,刀矛在前,弓弩在后,徐步二进。身侧军候,呼声不断,整肃队形。

其后,每隔三十步,便有一曲,阵列一如,源源不断,滚滚携来。

一眼望去,入目所见,皆是旗帜如云滚荡,戈矛如林竖起,甲士如海行进。烟尘遮天蔽日,顿声震天颤地,气贯长虹,威风赫赫。

三军齐动,至狄道西城而止。

三丈高的点将台,高耸伫立,方寸百步,旌旗遍竖,甲士徐徐。

东面不远处的狄道城楼上,早已人满为患。数不尽的城中守兵,以及郡府掾属、诸曹吏员、士族子弟,悉附门楼,端望军威。

普通百姓自然是享受不了登门楼望远的待遇,故而闻讯早早出城,争伫高处,一观天兵盛威。西城外,少之又少的几处山丘上,自平地止于顶,人满为患。左右两侧,亦是百姓聚集,拥拥攘攘,摩肩接踵。

但见天兵如林齐动,顿声抑错,直击人心。虽目不能及,视之不清,可仍旧不耽误百姓们为那惊天地骇鬼神的声威,而举足欢舞,山呼不绝于耳。

点将台上,徐荣领周国诸大将,聚在一起,时不时探手指点着远远靠近的军列,似乎是在评论着自家军队的威势,面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意。

这场临时起意的校兵,并非是出自徐荣的计划。先前大败宋建麾下羌兵,却没有达到自己心中满意的战略成果,心情压根就没好到哪里去。尤其是在挑选进入河首地区训练的将士时,更加让人忧心忡忡。

数万大军,只有千余老兵曾去过河首一带,且安然无恙归来。其余人,都没有这般经历。而根据那些去过河首的士卒所言,无俱河首瘴病,千人无一。

也就是说,这个计划,还没有开始,就基本上算是胎死腹中了。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了徐荣念念不忘的心事。

由此,怎么可能有那个闲心,去搞今日的校兵之事。若非苏则、傅燮等人,鼎力支持,理由也足够充分,恐怕就不会有这场即将载入史册的校兵。

举全军之兵,校武狄道城,引万千百姓,举足观望,重提军心民气,振陇右之武风。

“启禀将军,三军已至,静候将军之令!”

一骑快马,飞奔而至,高呼一声。

徐荣望了一眼距离最近,尚有三百步的一曲兵马,又微微抬目,眺望其后连绵不绝的军阵,心中不由猎喜。

自己观军势,便已感气势倍增,信心满满,更不用说周围聚集的百姓,民气必如贯长虹。

最重要的目的,达到了!

苏则一走,能够接替其负责西北军事,同时兼顾巴蜀战事,估摸着也就是自己了。

借今日之盛举,提军民之气,对于日后自己处理西北之事,无疑减轻了极其之多的压力。最关键的是,经此一事,自己在凉州所欠缺的威望,也一口气给补足了。

“传令,三军校武,始!”

徐荣伫立在点将台上,众将之前,压抑着心中的激动,轻吐一句。

闻令,守卫在点将台周围的力士,当即接连不断的高呼,向两侧传达主将的军令,直至鼓阵、诸旗牌官前。

令下而动。

南侧一片旌旗,齐齐舞动。

军列之中,旗官一见点将台之侧主阵涌动,立即解读军令。当下,挥旗示令,军吏明之,高呼下令,使兵马行进。

除此外,百余个军阵之间,更是信骑奔波不断,高呼不绝,向每一位掠过的士兵,传达着原定的校兵部署。

“进!”

军吏手臂一挥,打头的第二军第一师甲校甲曲诸将士,齐声嚯声,提起精神,阔步而进。

隆隆声逐渐响起,愈演愈烈。

身后百余阵列,相继涌动,脚步声在瞬间达到顶峰,震耳发聩。

行近二百步。

“驻!”

“驻~”

“驻~~”

“驻~~~~”

接连不断的呼声,将一个个凶猛而来的猛兽拦住,摁在原地。

略候一刻。

军列之中,三军将士整理甲衣,补充水分。

“进!”

“嚯!”

第二军的一曲将士,率先抬步。

鼓阵之中,力士忽然敲起,雷声震震。

似有神助,轻风骤起,原本焉卷在一起的旌旗,突然间迎风起伏,咧声凛凛。

军列靠近点将台前,四百余猛士,顿挫昂扬,齐声高呼:“大周威武,王师荡荡!”

“大周威武,王师荡荡!”

伴随着呼声响起,军阵愈加严密,顿步声更是猛烈,直击天灵,望而生畏。

周围围观百姓,无不是鸦雀不语,专心注注的盯着行过的军列,感概难言。而其后,心中起伏未止,又见雄师频临。

威势不减,盛壮未休。

甲士如云,呼声如潮。

延以时刻,军阵犹进。

复观已校阵列,悉数列于台侧,栉次鳞比,相依排序。

七十余阵,悉数而合,驻步扬起,顿矛肃身,左右相望,不见其边。

余下四十三阵,仍虎步狼行。

将台之上,徐荣尚感腿脚酸麻,更何谓其下兵将。周围百姓,多以席地而坐,饮水吃食,却不愿离去,以免终生再见此壮景。

不止周国百姓,由于并非封锁消息,西北各族、诸侯,皆有密探闻讯而来,欲观周兵声势。

忆想近二三年,周兵多有受挫,纵是成胜,亦无往日所向披靡之势。使得各方势力,都有些摸不清周国兵马实力。而伐蜀一役,周国动兵数万,无功而返,更让一些人心中大为轻之。

可击宋建一役,又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究竟是羌人太差劲,还是说周兵威风尚在。

现在....

一切,全都明明白白的摆在朗朗乾坤之下。

西凉大马,关中锐士。

扛起秦汉两朝武风之盛的雍凉大地,最不缺善战、敢战之辈。

周国的些许失利,并非是周兵实力不济,怕是另有原由。

徐荣也在坚持维持着大将之风,伫立不动,虎目环视,威摄三军。

此次盛举,所表现出来的益处,远超自己心中预估。不消旬月,消息传达开来,大周兵威之盛,必然远达河西、河首、益中、南中等地,震之宵徒。

也许,不需要着急拿宋建立威,仅凭此就足以使诸胡夷,望而止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