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741章 游行示威

天下末年 第741章 游行示威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蓝田大营内,周瑜神色淡漠的站在点将台前,注视着下方的三千余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第一师,郝昭为师帅,华安为副。第二师,张辅为师帅,成韶为副。诸族子弟出众者,充为校尉,次之为军候屯将。余下什伍,彼等自任。”

周瑜一身精甲,留下一句话,便转身回了营帐。

郝昭、华安、张辅、成韶,皆是与鲜卑一战中,表现出众的小辈。

但现在,骤然将几个校尉、军候给提到师帅的位置,肯定会有些措手不及。比如自己也是如此啊,本来任命书上写的好好的第三军校尉一职。结果,还没两天功夫,安稳了军心了耿临直接提拔一名耿氏子弟,充为校尉。

然后,丢给自己一封任命制诏,自己摇身一变,成了军将!

自己真的能够胜任吗?

周瑜莫名的出现了一丝不自信,一军军将之重,非比寻常。

自己原先本不过是中尉府的一名佐官,对于军中体制确实熟悉。又经历了谷口一战,也算有了一次大战的体验,但真的事到临头,才发现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更多。

比如,粮秣辎重。

一回到账内,周瑜便翻起书册,再次观阅着下面军吏递上来的汇报,顿感头皮发麻。

依照军制,这些小事根本轮不到自己来处理。可事出仓促,编制严重不足。兵员还在慢慢赶来,辎重部的校尉还没有定下人选。军务队、宪兵司、亲卫部都没有,甚至自己到现在还不知道副将是谁呢。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这个军,还没有名号。按照目前国朝各军的排序,本部当是第八步兵军,然而啥都没有。

再加上人家的军将,最差的都是关内候,而自己仅是一个辅国将军,这还是因为提到军将的位置,直接骤升一级呢。否则,区区奉国将军,执掌一军,岂非笑柄?

不仅仅是周瑜自己,军中其余人的爵位也普遍不高,这日后在各军中的地位,自然是不用多说了。

当然,周瑜心中也明白大王的用意。

本部军明显是为了打压士族的大局掌控,而临时成立的一军。这军中兵员,全都是士族私兵,管理的难度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可不是从蓝田大营走出的新兵,没有经受过蓝田教导校那严苛至极的训练以及军法督导。

但这是王上削弱世家最关键的手段,私兵嘛,聚集在一起,编成正规军就行了。日后怎么揉捏,还不是大周军方说的算。至于如何让世家大族,老老实实的交出私兵部曲,就是朝廷公卿的事了。

不过一日功夫,三千多人只整编出了一校外加三曲兵马,校尉、军候自是以耿氏、杨氏、杜氏子弟为主。

三家,一家千余。

这肯定不是三家的全部,但高诚也不需要太多,否则三家私兵就整出两个师,哪还有位置留给其他家。

后面的佃户废除,才是关键。

一日操劳下来,周瑜感觉自己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完全没有想到这些繁杂琐事,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

而第二日一早,已经沟通好的蓝田教导校教官,便来到了周瑜军中,开始整顿军纪军风。

长安城,则是出现了另外一幕。

近千士子,跨街游行,蜂聚一处,沿道怒吼,质问科举之制,同请严惩监考、教学署主官,以平民愤。

盛势不小。

也看呆了沿途的长安百姓。

很多人都知道最近似乎发生了许多事情,他们不知道是自家大王,在与诸世家博弈。但是,眼前掠过的一幕,却是感到惊世憾俗。

游行示威,放到后世,乃至千年后,都有些类似的情况。

可放在现在,私自聚众,便是砍头的大罪。更别说还有出言不逊,污蔑忠良,目无君上,随便一个都是重罪。

而眼前这群年轻人,居然如此明目张胆的搞事情,真是年少无知啊!

科举士子们无知吗?

不,他们心里都很清楚。

也许有些人是为了家族利益,奉命而来。也许有的人确实心声不满,内有不平。也许有的人天生自大,落考后产生的怨愤心理,都汇聚在徇私舞弊的由头上。

不过,他们却知道自己不会有生命危险。

若是君上将这千余士子悉数诛杀,那大王的威望以及大周的威势,也就朝夕崩溃了。

法不责众。

一群人仗着律令之余,在这里张牙舞爪。

士子游行队伍,很快便越过闹市,来到内城南门。

四百余城中兵卒,已经在门外列阵。倒也没有拔刀竖矛,仅是安静的伫立在门洞前,将游行士子的前进方向堵塞。

一众士子逐渐停下脚步,凝视着眼前的军队,没人敢贸然上前。

没办法,跟王上还能讲道理,可跟一群武夫如何讲理?万一人家一怒之下,砍了自己,纵是以命换命,也是自己亏啊。

不过,为了计划的进行,游行队伍怎么能顿步在城外。

很快,一人便悍然挺身而出,高呼先前的口号,引领众人齐齐高呼不断。

身前军候盯着这领头的家伙,眉目横视,冷哼了一声,还是没有轻举妄动。军令要求自己只需要挡住游行队伍继续前进即可,可没有授予自己生杀他人大权。

城门楼上,士孙瑞与第五隽两人也正在注视着下面的士子。

“君荣兄,士子游行,前所未见,只怕国朝不好处理啊!”

第五儁心中暗叹一声,面对游行的士子颇感棘手。毕竟,动也动不得,劝也劝不住。偏偏科举之制,又不好轻作释言。

“哼!”

士孙瑞冷哼了一声,鄙夷说道:“一群有恃无恐的无知小辈,受他人蛊惑,行此无法之事。若不严惩,日后人人效之,方是大患。韦端小儿,当真该死!”

“不得不说,韦端还是走了一步妙棋。如何处置这些学子,没那么简单啊!”

“不必担心,大王又岂会不做准备,也许教学署的诸位大儒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他们教出的子弟,若皆是不忠不孝之徒,杀了也算是除一祸害!”

“唉~”

第五儁长叹一声,话虽如此,可韦端又非易于之辈。

这种游行示威之事,只怕没那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