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752章 护氐中郎将

天下末年 第752章 护氐中郎将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徐荣冲着这位氐将兼氐人头领笑了一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杨将军,今日起,汝便是吾大周的护氐中郎将了。另外,总参部给予了汝部一军编制,号曰仇池!”

“所有氐兵许更汉姓,其妻小亦可更之,典以军籍。前番战死沙场之氐兵,皆为烈士,许更汉姓立墓。其家小悉为军属,一如汉家。后续赏赐、抚恤,国朝必会践行。”

闻言,杨千里倒吸一口冷气。身上尚且缠有纱布的伤口,也感觉不再有任何疼痛,反而为这些伤创而感到自豪。

这一切,都值了。

自己的受的伤,没有白受。战死沙场的部落勇士,也没有白白牺牲。

护氐中郎将,仅是一个区区中郎将,但对于杨氏一族来说却是最为关键的所在。

什么叫护氐中郎将,那显然与护羌校尉、护匈奴校尉、护乌桓校尉的意义一样,都是管辖其所护之部族。而且,还是护氐中郎将,比其余的校尉尚且高出一级。

从今日起,杨氏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统领各部氐族。

而建军,对于杨氏亦是一件重要的之事。

仇池军,仇池乃杨氏本部氐所迁之地,以此为名,自是能显示出大王对于杨氏的看重。此外,充为军将,也就代表着杨氏终于走进了国朝军方的高层。

代价就是数以万计氐人勇士,奋死为大周征战沙场,死伤不计其数。

仍旧值了!

大周军方,官号是官号,职司是职司。

比如护氐中郎将是自己官号,但仇池军军将则是自己的职司。而徐荣的前将军是官号,第五军军将是职司。

官号自然重要,但自从国朝军爵改制后,又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毕竟,头衔多了,有些必然就成了虚职。

不过这官号目前仍旧是决定军中将校地位的一大因素,数百年来的传承,没那么容易被替代。

而身为将校,任了军将一职,自然就是非比寻常。日后,在诸军之中,唯有那一众军将能够与自己平起平坐。纵是第一军的副将,见了自己也得略低一筹。

当然,没人会这么给自己招惹麻烦。副将的存在,肯定就是为日后新扩编的军准备的军将。

如此一来,所谓的护氐中郎将,就成了一个名头。

护氐中郎将肯定不会存在自己的编制以及部曲,要晓得那护羌校尉部早早就给荒废了。

然而,说到底,还是赚了。王上也不愧仁君之名,族人们也能够正式的宣称自己是汉人了。

“臣恭谢王上浩荡天恩,国朝旦有所使,腾必奋死效之!”

眼看徐荣突然从怀中掏出一份卷起的绸布,惊喜中的杨腾当即回过神来,俯身大拜,叩谢王恩。

而后,这才恭恭敬敬的弯着身子,来到徐荣跟前,颤巍着接下沉重的制诏。

这是数万部族将士英烈的忠魂啊,何止千斤万石之重!

杨腾老目浑浊,硬生生的憋下想要奔涌而出的泪水,转身面东北一躬。

“杨军将,汝部编制尚未整齐,亦未经受训练。此次,便劳由汝随本将,坐镇下辨,威慑益州、诸羌氐了!”

观杨腾的一举一动,徐荣心中也甚是欣慰,这收买人心之法,自己还是比不过大王。王上慧目,所践者皆中其心意啊!

杨腾小心翼翼的收下制诏,冲着徐荣微屈,言道:“将军,末将所部氐兵,多为新丁。军中又无熟悉国朝操训之人,练兵一事,还要多多烦劳将军。”

“无碍,此乃本将应尽之事。军中编制兵员,只怕就要靠杨军将去招募了。想这武都诸道,尚有数十余氐帅未服王化,将军可要多多用心啊!”

“徐将军放心,末将明白!”

杨腾心中晓得护氐中郎将的用处,当下便接了徐荣所下的军令。

心中对于收服那些未归化的氐人,充满信心。

“将军,末将尚有一事之请。”

“杨军将且言。”

“犬子如今年岁十七,已从军伍三载,好勇斗狠,却不识礼仪。末将斗胆,想使犬子往去长安,习汉节礼!”

杨腾说完,瞥了一眼身后唯一的儿子,心中也有些不舍。而杨驹,则是万万没想到父亲会做出这个决定。

自己要去长安学习礼节?

那有什么用,比得上在军中建功立业,拜将封侯吗?

不解的目光,直视父亲,却没有得到任何答案。

徐荣亦是注视着杨腾,心中暗自低吟一声,这杨腾颇之为将之道啊。

于是,言道:“嗯,如此也好。不若这般,老夫去信一封,予段公闻。汝与苏都督也相交甚密,亦可去书一封。骤时,段公和苏都督奏请陛下,想来也能为侄儿谋个好出路。”

“末将多谢将军!”

听闻徐荣所言,杨腾不由喜出望外。

苏都督那边自是没有问题,自己也算是苏都督旧部呢。不过现在都督被召回长安,连带着第四军也回了长安,结果如何犹未可知,自己方才生起请徐荣举荐一下爱子。

现在,突然间,爱子可能会得到当朝中尉的亲自举荐。那可是武威段氏啊,段颎之威,历历在目,声声在耳。

有都督和段公相荐,驹儿若是再一无所成,那就真是真的愧对列祖列宗了!

旁边的杨驹也一改先前疑惑,心中惊喜未定。

倒是旁边的张绣,不由注视了几眼杨驹这个后辈。身为质子,能有此般待遇,谁能比之~

唔,或许也只有那荆州牧之子刘琦,能在此面望其项背吧。

各军军令一下,代表着整个武都也无法再给予益州庞大的军事压力。部署重心,也从南面,挪移到北方。

第七军和第五军一师兵马的调动,并没有故作遮掩,很快便为坐镇益北诸隘的黄权得知。

斥候将消息报给黄权后,黄权可谓是大松了一口气。

不坐镇葭萌,根本无法想象自己所面临的压力。

后方成都,使君大兵与赵韪盛军,相持江原一带。随着时日推移,两军聚拢的兵力、民夫、粮秣也愈加增多。

甚至,为了这场可能爆发的战事,整个巴蜀其余各地几乎毫无防备力量。莫说周军了,便是汉中兵趁此时机,都足以夺取大量县邑。

而眼前,八万余周兵列营数十里,屯聚武都,威风盖世。

现在,周兵与汉中兵主力的撤退,也让压在头顶的巨石,轰然倒塌。

余下两万余众,已经无法对诸关隘再造成威胁了。

不过,周国缘何将兵力,悉数北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