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779章 冬季攻势(5)

天下末年 第779章 冬季攻势(5)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次日,周泰、蒋钦二人帐下部曲亦来投,撑船百余艘,壮勇千二百人。

由是,庐江境内,江河盗匪,多来投军。

短短不过数日功夫,策军营内声势大涨,兵卒近万。

吴景、张昭、张紘各率文武,典校兵事,严明纪法,明肃军风。

而自洛阳出的孙策,亦是日夜兼程,马不停蹄,直奔庐江。行于中原大地,穿郡越县,一如游龙入海,猛虎出囚。

再观河东之局,经过几日酝酿,周、汉、赵三国兵马,可谓是皆至预定之所,剩下的便看这个契机,何时而发。

长安城,未央宫。

宣室内。

高诚正接待着一员边地大将,君臣会宴。

李桓跪坐于侧,一板一眼的回答着大王所问,凉州边地诸事,无不尽言。可目光却飘荡不定,心不在焉,更如坐针毡。

凉州那地界,还能有什么事?

宋建大军一败,遁逃入河首高原,周军追之不及,望原兴叹。虽不能彻底剿平宋建,但那宋建经此一败,十余年内必然不敢再犯大周虎须。

至于说徐荣安排的寻找蜀地义兵之事,更是毫无头绪。周军将士一入高原,多数患之瘴病,进不过二百里,何谈寻彼等?

再说那河首之地,何止千里,茫茫苍穹,毫无头绪,如大海捞针一般。更兼不熟地势,想要寻到人实在是太难了。

其余的事,倒也没什么。

来长安前,蜀地刘璋和赵韪仍旧兵锋相对,可就是打不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都越来越没信心一战功成。

想要打起来,估计得等到岁中了。

反而是被赶到峨嵋的贾龙、任岐等人,倒是联络上了。得一曲周兵相助,练兵马一军一师,携民二十余万。筑峨嵋城,垦荒耕种,行舟获鱼,充民足军。

再加上南中雍氏、五溪蛮兵相继退回本处,僰道亦无战事。除了粮秣匮乏外,贾龙等人过活的还算不错。

不错吗?

当然不可能,缺粮随时饿肚子的状况下,指望贾龙开心起来,难如登天。

但这一切的一切,李桓没有心思去顾及,毕竟眼下李氏一族都可能要面临灭顶之灾了,管他贾龙死活呢。

高诚吃下串殿后刚刚送上来的烤羊肉,饮一口温酒顺下。而后,又问及些许杂事,直搞得李桓心中犯毛……

“大王,不知诏臣千里而归,所为何事?”

最终,李桓顶不住这压力,率先开口。这口一开,自然就落了下风。

高诚抬目,端视着李桓,心中转思片刻,言道:“爱卿不必忧心,孤诏卿回,不过了解下凉州局势罢了。”

这答案,无疑让李桓的心头又蒙上一层阴影。

一国君上,诏你一个边地将军回朝,就为了问问边地之事?

说出去,谁信!

更何况,大周还有威名赫赫的调查司,凉州还是调查司本部所在。边地的一举一动,都在王上的耳目之下。

且看大都督苏则,坐拥重兵,累望经年,完全具备割据一方的实力。可大王仍旧极其信任,那靠的可不只是结义之情,还有那无处不在的调查司啊。

“大王,臣自知罪责深重,还望王上责罚!”

李桓也想不了那么多了,径直起身,来到高诚面前,俯身大拜,恭言请罪。

高诚嘴角一苦,本不想说那么多,没想到却让李桓想的更多了。

于是抬手示意,言道:“卿且起,不必担忧,无事!”

李桓虎目一怔,愕然无语。

这,这……

阿兄到底做了什么?

“大王,臣不明!”

“卿若无事,且归。日后,李氏肯定要经受一番磨难,但孤不会忘!”

嗯嗯?

这又是何意?

李桓脑子都快蒙了,到底是在搞什么事情?

“这,臣无事。”

“那孤便先去休憩了,卿也早归,无需担忧!”

“臣,恭送大王,大王万安!”

李桓恭恭敬敬的再行深恭,虽然不知道生了何事,但现在表现的恭敬些,无疑不会错!

随着高诚离去,李桓亦是随即退下。

未央宫,再度恢复到夜间的平静。

可城外,却静不下来。

一支大军,静悄悄的自东面而来,穿城而过。

长安诸门,灯火通明,甲士林列。

北门,横门门楼上。

大周中尉段煨,国相阎象,尚书令钟繇,大都督苏则,四人领着一应军中重将,正端望城外那一道延绵数里的大军行列。

“段公,第三军就交给赵衢吧,相信他身受众任,必不会负吾等之望!”

苏则说完,扭头看向身侧的第三军军将耿临。

耿临裹着厚厚的冬衣、羊旄披风,苍首银须,笑着点了一下头,言道:“伯达从于军伍已有数载,资历足以。兼其文武具备,处事不惊,应变从容,乃良将之选。甘泉宫一役,宫破方走,尽于王事,是为忠士。老夫未至前,其便以师帅之责,督导全军,一应赏罚、作训等,皆经其手,军中威望尤甚老夫。老夫年岁渐长,顶多再支二三年,借此使其历练一番,未尝不可!”

“可赵衢,终归年岁小了些,历事不足啊!”

阎象插了一句话,没办法,大周各军中的将军都太年轻了。不可否认,他们很有活力,有冲劲,敢打敢拼。可无老将缓其凌厉,过刚易折。

“阎相多虑了,有文师坐镇,伯达那小子敢不听话?”

段煨开着一句玩笑,顿时引起周围一阵哄笑。

正如段煨所言,有苏则在,那帮年轻人真不敢胡作非为。别看大都督年岁同样不大,可其字平板楯蛮后,便坐镇凉州,至今十余载。凉州之内,何人不闻苏文师之名。

甚至,军中年轻小辈,都是听着大王和大都督的赫赫武事,奋然从军,效行其道。

“嗨,苏某哪有这么大声名。那些关中士族捧杀苏某也便罢了,不想段公竟也如此~”

苏则摇头苦笑。

段煨倒是笑的更加开心了,正好缓缓这压抑的气氛。

良久,两句玩笑话带来的活跃气氛,逐渐在寒风中消散。

段煨也再度禀肃面容,沉重的拍了拍苏则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言道:“文师,此战费劲国朝数月全力之功,只可胜不可败。若能功成,日后吾大周伐蜀,便再无后顾之忧。老夫年岁渐长,过个两年,也要养于乡野了。国朝这中尉之职,独汝可镇。”

“唉,段公尚健朗,何言老哉?国朝新立,正值锐意进取。军中少壮居多,仍需段公擒吾缰绳,悬崖勒马呀!”

“行了行了,老夫这位子早晚都是汝的。怎地,让老夫颐养天年不好吗?非要拖着老夫,再操劳几载?”

段煨面色一布,反倒怪罪起苏则来了。

闻言,苏则顿时苦笑不已。

稍后,待见火龙渐远,苏则也收起轻松的姿态,回身环视诸卿,拱礼言道:“诸君,则去也!”

“文师,马到功成!”

“马到功成!”

“多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