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829章 争城(上)

天下末年 第829章 争城(上)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当守备梗阳城的校尉,怀着担忧的心情睡了一觉后。

趁着刚升的晨曦,再度远望城外土丘时,顿时惊掉了下巴。

只见昨天还只是拥有一道栅栏的赵军军营,现在已经初具规模,营门横厄,箭塔密布,还有不少拒马横在四周。

眼下,赵军营内仍在热火朝天的加固营垒。

而在通往河边的一里路上,一架架简单的拒马横在两侧,留下了中间的安全通道。河面上,百余艘木筏,搭载着民夫、粮秣,依次经此入营。

“嘶~”

校尉倒吸了一口凉气,照这样下去,赵军兵力每日剧增,小小的梗阳城如何守得住?

“王将军呢,赵军这么大的动静,他率领的精骑就这样放任赵军?”

校尉心下一恼,当即问向手下军候。

军候苦笑着摇了摇头,回道:“校尉,昨夜王将军已经派人来传讯了,言恐伤亡过重,不能阻赵军行径。”

“这狗屁不懂的娃娃!”

校尉当即怒骂一句,来回度步两遭,又急匆匆的说道:“速速安排人传讯晋阳,请求援兵。不然,乃翁不守这梗阳城了。说好的一部兵马,小两千人,现在光就这千把人不说,连粮秣也只有十日之用,乃翁可不是什么天下名将!”

“校尉啊,咱们现在哪还有信骑,都给王小将军带去了。让步卒去传讯,肯定还是到王将军那里。”

“他阿母的,那王昶就是个蠢货。一千多精骑,屁用没有。还不如把人给乃翁,两千号人依城据守,少说也能守个十天半月。”

“慎言,校尉慎言啊!”

军候都快哭了,摊上这么个不忌口的校尉,谁也不好做。

经军候这么一劝,那校尉反而更加恼火,指着北面骂道:“慎言个屁,乃翁吃的是刘家的粮,是给刘家卖命,不是给他王家卖命。大不了,扭头出城,给辨皇子卖命去。”

听了校尉这话,军候也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近了校尉身,探尔说道:“盛大哥,依小弟之间,吾等投辨皇子,还不如去投周王呢!”

校尉目光一怔,身上的火气,也瞬间消失殆尽,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取下头盔,校尉也露出了自己的面容,看起来也是很年轻,岁数不大。而事实上,他还不到三十岁,从军已有十余载,脸上的两道恶狠狠的伤疤,以及甲胄之下不知多少的痕迹,都是这十年来不朽的勋功。

从随父跟着周王平羌乱,再回到洛阳,历经了周王、魏王清君侧之事,而后顺应魏王,战关东群雄。

虎牢关大战、虢亭会战、孟津之战、首阳山惨败,他盛开全都经历了。

甚至,首阳山惨败后,赵叔父以及赵兄悉死其间,家父身受重伤,部曲十不存一。

等回到安邑,魏王称王建制,自己也仗着父勋,升了将军,虽然还担任着这三河校尉,但确实比以前日子好过的多。

只可惜,伴随着家父旧伤复发,去之隔世,自己的前途也愈加坎坷。

安邑之变,若非自己倒的快,只怕早就被王允一党给砍了脑袋。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自己手握着三河精骑。

徐荣收复河东之时,自己就已经被迫随着王允去了晋阳。

后面的事情,便不需要多解释了。

当年还举足轻重的三河精骑,现在在并州狼骑面前,连腰都直不起来。因为精骑没了马,还算是精骑吗?

三河精骑,连年征战,却从来没有人给予补充。

从数千精骑,到三千、两千、一千,最终,当战马全部供应狼骑和北军后,三河精骑千余人,只有二百余匹战马,装备给自己的亲卫,其余人都是步卒。

这就是三河精骑,与北军五校,在东汉这一百五十多年里,一直站在顶峰,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那个时候,在三河五校面前,什么匈奴、乌桓、鲜卑、东西羌,全都是渣渣。什么白马义从、先登死士、并州狼骑,能有资格和他们相媲美的只有西凉铁骑。也只有西凉铁骑,尚可入他们法眼。

现在倒好,曾经闻名天下的三河精骑,居然只能充任步卒,守卫一座小小的梗阳城。

“唉~”

盛开叹了一口气,看向手下军候,言道:“下去准备吧。虽然王允有剪除异己之疑,但吾等三河精骑,也不能落了祖辈威名。事不可为之时,再另作他言吧!”

“校尉放心,职下这便下去准备。”

....

梗阳城不大,往常和平年间,也只不过居住了一千多户人家。如今大战一来,不是逃入晋阳,就是往南面逃了。甚至,逃入周境的也绝对不在少数。

至于现在,整个梗阳城只有几百个老弱妇孺。

但即便如此,三河兵们仍旧拉着这些人,筹备守城物资。

他们三河精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辈!

安安静静的准备了一天,赵军仍旧没有发起进攻。但愈是这样,就愈让人感到压抑。

三河兵们大多数都久经沙场,战前的压抑对他们来说算不得什么。可敌人准备的时间长,也就说明真正进攻时的力度会更大。

注视着赵军营垒一点点的建成,越来越多的民夫出入营垒,直到黎明再次降临。

随着赵军攻城主力出营,三河兵们也纷纷上城准备迎敌。

三百余人,守卫北门。

东门留百余人,西门、南门只有几名哨兵,防范赵军偷城即可。

其余士兵,都在城内,或准备守城器械,或养精蓄锐,随时等待军令上城作战。

盛开一身披挂,拄着剑,立在北门门楼。

赵军阵型也在一点点靠近,约莫一千将士携带着几十架简易云梯,行进在最中央。紧随其后的乃是一千弓弩手,手握弓弩,背悬箭囊。其左翼距离河岸不远,故而只有二百余骑护卫。而右翼,赵军足足布置了两千人,分成数个军阵,掩护着攻城部队。

后军与中军在一起,刀矛弓弩皆有,列于后。

再后面便是民夫了,密密麻麻,数之不尽。

小小的梗阳城,在这支大军面前,宛若扁舟,彷佛一击即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