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981章 荀氏中人

天下末年 第981章 荀氏中人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楚国使者,姓荀,名芝,未曾听过,当是出自荀氏旁支。

心中有过计较后,高诚很快就见到了这位荀氏子弟。

年岁不大,三十五六左右,倒也姿态不凡。

“外臣见过周王!”

荀芝拜行一礼。

高诚点了下头,言道:“贵使不必多礼。”

“多谢大王。大王,此次外臣奉吾家陛下之命前来,所为者两家之好也。当初吾大楚与大王订立盟约,互不攻伐。可惜曹贼背信弃义,致使盟约有缺。故今时,吾家陛下欲与大王重修盟好!”

荀芝直言不讳,点明来意。

毕竟,这几日下来,已知周王心思。重修盟好,也许有可能,但也许没有任何可能。

所以,准备的那些说辞,再拿出来也显得毫无用处了。

高诚轻嗯着声,踌躇了片刻,而后目光盯着荀芝,言道:“贵使,重修盟好,自无不可。不过,楚国南阳郡,须得分吾大周一半!”

荀芝面色轻变,但转眼间就恢复了平静,直视高诚,问道:“大王,想要南阳哪些?”

“噢~贵使的意思是,贵国陛下愿意割爱?”

高诚眼前一亮。

荀芝摇了摇头,说道:“芝不过臣子而已,出使周国,乃是陛下厚爱。故而,一应决策,芝自当禀于陛下,由陛下定夺。”

“唉~好吧!”

高诚自讨了个没趣,还以为袁术给荀芝的权利很大呢。现在看来,索地一事,没那么容易喽。

“吾大周也非贪得无厌,南阳郡内湍水以西诸县,尽划于周。大周,可保证三年之内,无人敢犯楚境。”

“若是赵国举兵南下呢?”

“吾大周自会出兵并州,迫使袁绍不敢南望。”

“若是吾大楚,南伐孙策,收复江淮呢?”

“大周只能保证孙策不会侵入现有楚土,至于楚国主动出击,吾大周可作壁上观!”

高诚带着几分邪笑,看起来颇有轻浮。

荀芝暗叹一声,无奈的摇头道:“大王先与孙策立盟、联姻,今又与吾大楚相约,委实让外臣信不过啊!”

“那是自然,孤也不需要汝相信,只要楚帝相信即可。”

“邓县、穰县、骊国、朝阳四县,不能予!”

“大周可以不要这四县。”

“那便请大王稍候旬月,且待外使报于陛下。”

“可!”

“外臣告退!”

荀芝执礼相辞,刚转身两步,突然想起一事,于是又回头问道:“大王,外臣有一私事相询,还望大王不吝赐教!”

“且言吧。”

高诚正想着袁术这货答应割地的几率有多大,根本没啥心思去管荀芝的私事,口气也很是轻浮。

“大王,吾荀氏子弟荀攸,数载前,于河东失联。荀氏遍寻北方,未闻其踪迹,还请大王如实相告,周国是否知晓荀攸下落。”

“荀攸?”

高诚的心思,当即被荀芝所言之人,勾了回来。

捏着下巴,盯着荀芝。

不对啊~

荀攸这个时候,不应该已经在老曹手底下了吗?毕竟,荀彧都过去了,没道理会把荀攸落下啊!

“难道其不在曹公那里?”

高诚疑惑的问出心中所想。

荀芝摇了摇头,回道:“文若兄长便在昌邑,若有公达讯息,肯定会第一时间传达颍川。”

“嘶~”

高诚皱起眉头,仔细的想了想,周国境内也没得啊!

要是有荀攸的踪迹,郭奉孝就早跑来跟自己说道了。

“赵国那里有没有可能?毕竟,荀公达当初于汉庭司职,吾大周夺回河东之际,王允早已迁汉庭至晋。去岁,吕布大败,汉庭百官,尽为赵国所获。”

“不在晋阳,家叔当初自晋回颖川前,便从未见过荀攸。”

荀芝神气不由一颓,周国这里也没见到荀攸人的话,那恐怕很可能是死在乱兵之下了。否则,也不至于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啊!

“叨扰大王了!外臣告退。”

失望的荀芝,再度稽礼相辞。

高诚这次也还之于礼:“荀卿好走。公达一事,孤会让人彻查一遍,若有消息,必知会荀氏。”

“多谢大王了!”

————————————

荀芝离开后,高诚立马就派人去寻郭嘉。

还真是出乎意料啊!

荀攸荀公达,这么一位大才,居然失踪了?

不应该啊,除非荀攸深藏山林,否则凭借荀氏的人脉,必定可以找到。

多管闲事?

自己不这么认为,不管有没有找到荀攸,只要大周做出样子,日后也能跟荀氏搭上话不是。

楚国袁术,已是冢中枯骨。

颍川四大士族,陈氏已入曹操囊中,韩氏北上河北,钟氏正在关中。尚在楚地的,只有荀氏。

眼下东汉末年才子辈出的颍川诸族,皆是以荀氏唯首。

若能在楚国坍塌之前,拉拢到荀氏,好处肉眼可见啊!

没一会,郭嘉就懒懒散散的进入大殿。

“王上,传臣来,可是有要事安排?”

郭嘉这副浪荡的模样,高诚早就习惯了,也不在乎,问道:“奉孝,荀攸荀公达汝知道吗?”

“嗯?当然知道啊,吾之良友!怎,王上有公达的下落?”

郭嘉当即收起慵懒,神采奕奕的注视着高诚,目光中充满了渴望。

可惜,高诚摇了摇头。

郭嘉亦随之苦笑,感叹说道:“唉~公达兄绝代之才,却是落得个不知踪迹的下场,可惜~”

“方才荀芝与孤说起荀攸的事,孤觉得有些蹊跷!”

“噢~臣恭听王上见解。”

“荀芝言,其长辈自晋阳归颍川前,从未见荀攸,也就是说荀攸根本没去晋阳。奉孝明白了吗?”

“王上的意思是说,还是在于河东一战!”

“不错。如果荀攸没有隐匿山林,那吾等不可能查不出来。毕竟,破安邑时,孤记得三军并未大肆屠戮,死于乱兵之中的可能性并不大。”

高诚慢悠悠的说着,郭嘉也听得仔细。

破安邑时,是徐荣在场,纵兵屠戮肯定是没有的。因为当时,过了大河后,河东几乎望风而降。

而且,荀攸是汉庭官员,衣着打扮必然不同于常人。那些士卒,再蠢也知道抓活的比死人的奖赏高。

“王上,臣这便下去查往年备案。”

“嗯~仔细查查。另外,也让京畿的调查司探子,好好搜索一番。”

“诺。”

......

此时此刻,谁也不知道荀攸正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