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081章 褒斜之行,祈平硐道

天下末年 第1081章 褒斜之行,祈平硐道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正月刚过去,朝廷便面向全国各郡,发布征兵告示。

诏以诸县邑,各自选拔兵员一百五十人,二月前征召完毕,五月内必须抵达蓝田大营。

同时,先前随大军参加伊阙大战的蓝田军,正式更为第十一军,以京畿守备军副将第五儁担任军将,其余将校由大将军府调派人员补任。

二月初,关中各地新征募的将士,抵达蓝田大营,开始作训。

月末,褒斜道建设兵团军将张成得到长安诏命,立即率主力人员启程前往凉州。于褒斜留下马均等大匠以及八万余人,继续修建硐道,以及维持最后的一段主干修建。

三月初,关中一批粮秣运抵凉州郡治冀城,且自褒斜起、陈仓、陇县、略县等地,皆有粮秣储备,以为供应建设兵团人员。

月中,凉州新募将士,出陇关,直奔陈仓。

而益州各郡县的新兵,亦是抵达汉中南郑。

望着眼前的南郑城,以及城内外广袤的农田,正昂不禁叹了一声:“汉中王虽好道,亦无大志,然能力非凡啊!”

身旁同样骑着马的焦璜,却是笑了笑,言道:“正兄,汉中有今日之繁荣,乃是陛下之功,国朝之故。”

“非也,若无汉中王打下基础,张府君何以短短时间,就能将汉中治理于此般境地。”

“嘁~正兄这就不明白了。璜以前亦随家父往来汉中多次,五年前的汉中可不是这般。人人心向天师道,而汉中王、卫将军等人,对教众甚是宽容,亦多赏赐。故而,汉中百姓,大有荒废耕地,不事生产之者。所食者,皆汉中府库也!”

出身益州大族的焦璜,显然比正昂要知道的多。于是,继续说道:“唉~也正是因为如此,天师道教众,深感汉中王之恩,每逢与安乐公交战,必奉之死命,遂胜多败少。然汉中又每每因粮秣不足,无力趁机南下,僵持甚久。”

待到焦璜说完,正昂便凝眉问道:“焦兄消息广通,那现在朝廷是如何将汉中治于此乎?”

“正兄可不之情,早在陛下封汉中王之时,汉中王便已是命汉中各县邑官长,学以国朝之制,用于地方。再加上朝廷当时也有意和平兼并汉中,不仅派人来帮忙,连陛下都时刻指导汉中的内政。汉中,早在三年前就有这番场景了,不过某也没想到三年后的今天,南郑城居然有这么广袤的耕田。”

“其内缘由,也许得益于褒斜道的修建。”

正昂思忖了片刻后,便开口言道。

“好了正兄,不说这些了,今晚就在南郑扎营了。稍后,吾二人还得拜访一番张府君。”

焦璜摇了下头,懒得去考虑这些,于是和正昂说道。

说完,似乎又想到了什么,提示道:“正兄,见了张府君,可莫要提天师道的事。”

“嗯?这是为何?”

正昂有些不理解,天师道也是有三把手的,汉中王自然不用多说。而卫将军张卫、汉中太守张愧,都是天师道的主要人物。

焦璜瞥了眼四周,身体微倾,靠向正昂,小声道:“某刚得到的小道消息,朝廷已经正在整改天师道了。现在咱们称呼的天师道,就是陛下赐予正一教的新名。保不齐啊,张府君要不了多久,也得去长安了。”

“嘶~焦兄,缘何汝消息那么灵通。这等事,某可从未听人谈起过。虽说日常也有所思,陛下早晚都要点明下汉中王。可帝王心意,何其难测也!”

“嘿嘿~犍为指挥使可是某兄弟。不然,汝以为某能带着这近万号新兵,往长安去吗?这么好的差事,多少人想要挤破脑袋往里钻呢。”

“嚯,怪不得,那昂可算是托了焦兄的福了。”

“好说好说。某家里人现在应该也快到长安了,到时候打点一番,再不济也能当个校尉。正兄,可有意一同在军中谋出路?”

“到长安再说吧,昂想多走走多看看。”

“没问题。”

两人一边走着,一边说着。

很快,这支数千人的队伍,就抵达预定位置,安营扎寨。

而焦璜和正昂两人,领着十来骑,奔进城内,拜访汉中太守张愧。

作为汉中的地头蛇,焦璜和正昂两人路过,肯定要见上一面。更何况,调查司那边虽有朝廷要整改天师道的消息,但无论如河汉中王还是大周的王。即便是陛下,也肯定会给张氏几兄弟加官进爵,来作为交换。

此时,不说交好,谋个熟面,对于日后也大大有利啊!

————————————————

次日一早。

焦璜等人再度启程,往北面走过了褒中,就正式进入褒斜道了。

早就听闻褒斜道的修建规模极其庞大,光民夫就动用了二十多万,再算上那些负责运送粮草的,起码也得个四五十万人了呢。

那些往来关中、巴蜀的商人,一个个将新修的褒斜道,都快夸上天了,自己心里也很猎奇啊!

当晚,过褒中,于城北三里扎营。

安渡一夜后,数千巴蜀将士,正式进入褒斜道的范围。

然而,似乎有点让人失望。

焦璜望着前方道路,密密麻麻的人散布在山道前,似乎在......挖土。

看起来人是不少,这一眼瞟去,漫山遍野,少说也得个几万人左右呢。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全军都没法通过了。

来到军前的焦璜,看着修路的民夫,再看看道路,不禁皱起了眉头。

什么啊~

原来那十几米宽的路,硬生生被这帮家伙给挖光了,还向下又挖了一尺多深。

所料不差,应该是打算新修的路了。只不过,这里面到处都是人在向两边挖土,自己带领的兵马还怎么过啊?

“让人过去问问,能不能让出条道来,误了期日,老子可是要掉脑袋的!”

焦璜当即冲着跟在身旁的兵卒吼道。

别人不着急,自己着急啊。鬼知道这些民夫什么时候,能把这段路修完。要是一直堵着路,拖上十天半个月,累死自己也没办法如期赶至蓝田大营了。

“诺!”

.....

等待的时间不长,约莫一刻钟的功夫,士卒就跑了回来,身后还跟着好几个人。

“将军,对面校尉说,要我们等上三天。三天后,路基就平好了,到时候才能过。”

士卒附耳在旁,小声的跟焦璜说道。

焦璜眼珠子一瞪,当即骂道:“放屁!”

喝完,也朝前走去,对面那几个人,应该就是负责修路的官了。

“在下焦璜,奉益州布政使任使君之命,率新募兵丁,赶往蓝田大营。兄弟,某帐下也就九千人左右。要不了一日的功夫,就能过去。”

焦璜遂以的抬了下手,冷目盯着对面几人环绕中的一人说道。

那人摇了摇头,言道:“一日?焦兄,不是在下小觑,某身后二十多里,都在修路。一天的时间,汝部真过不去。某光是派人禀报师帅,师帅再派人通知各部让道,就得半天的功夫呢。”

“误了期日,某掉脑袋,汝也脱不了干系!”

焦璜丝毫不跟这人摆理,直接说道,满满都是威胁的味道。反正依大周律,自己误了行军期日,落个误期不至的罪名,不掉脑袋,也得服个三五载的刑役。而他,自然也好不到哪去,一样要服刑役。

不过,没人是好欺负的。

更何况,也不止是他焦璜有期日啊。

“哼,某奉命于六日后,要挖成到褒中的路基。某误了期日,汝也一样别想好过!”

“嘿~咋滴!”

焦璜虎目一蹬,手一把搭在腰间的剑柄上。

“哼,吓唬谁呢!”

对面亦是一横,抓住腰间剑柄,与焦璜对视。

....

两人互瞪片刻,谁也不肯服输。

站在焦璜身后的正昂,暗叹一声,摇着头走上前去。

来到两人中央,抬手示意二人莫要动怒,又言道:“二位稍安勿躁,某有一想。不若这样,白日修路,晚间吾部通行何如?”

说完,正昂目光看向焦璜,使了个眼色。

焦璜冷哼一声,手松开剑柄,转身离去。

而正昂又看向建设兵团的校尉,校尉倒是有些礼节,冲着正昂说道:“便依先生之策,不过吾等酉时停工。酉时后,汝部方可通行。”

“劳烦校尉了,还请校尉遣人通告其余各部,免得惊了诸位兄弟。”

“没问题。”

......

于是,焦璜黑着脸,硬生生等到了日落西山。

酉时刚至,便迫不及待的招呼各部起身,准备赶路。而对面的建设兵团的人,也是纷纷收拾物什,朝着北面的营地而去。

近万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巴蜀新兵,很快就赶了三五里地,见到了另外一幕。

前面一片平坦的空地上,立着一座庞大的营寨,一队队建设兵团的人,依次进入营寨。

而营寨前....

一条足足有四五十步宽的大道,印入他们眼中。

当然,这条所谓的路,也只不过是挖出了路基,打平了其间的碎土。可能上面还会铺设别的,但基本的轮廓,就足以颤动人心了。

四五十步宽的路?

贯穿成都城的南北、东西两条主干道,也只有二十步宽啊!

这....真的还是他们从小听长辈说到大的褒斜道?

记忆中的褒斜道,都是羊肠小路呀~

焦璜亦是不禁咽了下口水,自己也的确没有想到,新的褒斜道居然有这么宽。

自打褒斜开修以来,很多商人、行人都改走子午道和阴平道了。因为褒斜正在修路,只有那些并不着急的商人、行人,才会仍旧选择此道前往长安。

那些人只是说,路很宽,很平,很结实,也说硐道之壮阔一言难尽。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

“继续前进!”

“诺!”

踏上还未完成的褒斜大道,九千余人的队伍,立即分成三个纵队,齐头并进。

因为,道路太宽了,足够容纳三个纵队一起前进。

队伍的长度缩短了三分之二,这行进速度,自然也是快上许多。

不过一个时辰,就来到了南山南麓的山道口。

到来这里,褒斜大道,徒然窄上许多,可仍旧有十余步宽,大军只需要恢复原先的单纵队,就可以继续行进。而不必再像数年前,还得再度拉长队伍。

山道的平坦度,和方才走的路,差了许多。

趁着火把提供的亮度,仍可看到道路两侧人为扩宽的痕迹。

而这一行,就是十余里,直至天亮。

刚刚好,焦璜所部,也来到了第三座建设兵团的营寨前。

于此,在和此处的建设兵团的几名校尉商议一番后,他们得以在营寨内休息。而建设兵团人员,则拿着工具,继续进行着褒斜大道的修建。

........

又是一夜行军,焦璜通过了这段正在维修的道路,来到了已经修建完毕的褒斜道。

山道还是十余步宽,上面垫了一层白石、沙土、石子混合而成的物什。用人力,一点点夯平后,又使牛马拉着圆滚滚的石碾,轧了一遍又一遍。

直到现在....

“铛!”

焦璜牙口一紧,握着环首刀的手掌猛然颤抖着。

而后,惊讶的看着路面上一道几乎可以视而不见的痕迹。

这也太硬了吧.....

试了下路面后,焦璜便回到了战马上,摇着头和正昂感叹着褒斜道的厉害。

但,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当焦璜看到栈道上的修建工程时,更是眨巴着眼睛,不敢置信。

一块房屋大小的凸出山体,在一声巨响中,化为一片碎石,洒入褒水,荡起一片片水花。而站在两侧的建设兵团将士,应声爆发出一阵阵山呼海啸!

一名名建设兵团的将士,挑着两筐碎石,不断的从栈道上走下来。

紧紧牵着栈道的山体,被掏出一个个窟窿,最后将会汇聚到一起。

一连走了十日的夜路,全员无一损伤。

对于出身巴蜀的将士们来说,这也是很大的震撼之一。

从小到大,谁都知道巴蜀前往关中的褒斜道最好走,但也不好走。白日行走,如若不小翼翼,也有坠崖的危险。往年间,每年都得有不下二三百人,坠崖而死。

听说,当年朝廷大军南下的时候,走褒斜道也摔死摔伤不少人。

而现在,他们夜间行军,却无一损伤。

当穿过真正的硐道时,所有人反倒是更加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头顶上堆积的山体,轰然塌下。

突然....

后面一阵响闹,吓了焦璜一大跳。

匆忙命人查探后,才知道原来是将士们发现支撑山体的是铁。

铁?

焦璜看着身旁不过两尺的墙体,黑不溜秋的很难让人发现什么。而且,硐道内的灯火,也不是很亮,自己一直以为是巨木,又或者是铺路的那些三合土呢。

谁成想,它们居然是铁汁浇筑!

抚摸着那铁壁,回头看了眼后面那丁点明光,脑海中自动浮现出了进入硐道前那面石碑上所书。

祈平硐道。

高一丈九尺,宽一丈八尺,长三百六十二步余三尺。

三百六十步铁壁?

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