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17章 渡河攻营

天下末年 第1117章 渡河攻营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苏则也很快就得知了赵军在洞过水南岸扎营的消息,看着沙盘上那道不足二十步宽的洞过水,目光扫过更东面的第一军。

“裴老将军怎么看?”

苏则没有着急着施展心中的想法,而是问向驻足在身旁的裴羲。

裴羲轻叹了声,言道:“赵军的兵马在四五万人左右,虽说都不是什么精锐部队,但既是来救晋阳,没道理屯驻于洞过水南岸。在老夫看来,反倒不像是来救晋阳。”

“敌军兵少且弱,冒然过河,很可能被吾等轻易溃之。也许赵将心性谨慎,这才驻扎洞过水南岸呢。”

樊稠趁机说了句话。

闻言,苏则摇了摇头:“不会,洞过水南岸太远了。不过河,城里的赵军又怎么会知道,怎么看得到?他们驻扎在洞过水,更有点当诱饵的味道。”

“诱饵?”

“没错,张军将那边什么情况了,大陵可有异常?”

“抢在赵军一部前占住了大陵,敌军数千人见势便向东而去,想必应该是与洞过水南岸的赵军合兵了。张军将谨慎了些,并没有派人追击。”

“唉~赵国究竟在玩什么把戏?”

苏则不由长叹一声,自己确实想要打这一仗,但也同样抱着小心翼翼的态度。

赵军要救晋阳的话,早就救了,现在准备了那么久才来,必然有着些许胜算的把握。可仅凭这区区五万左右的兵力,击败不了自己。

“北面呢?狼孟、盂县一带斥候有没有什么消息?”

“没有,跟平常一样。都督是担心赵国幽州境内的兵马翻越太行而来?”

“未必没有这个可能,赵国在幽州的兵力可不少,抽调出三万人不成问题。若沿汾水南下.....”

说到这,苏则顿了下,转而言道:“这样,让马玩速速带第一军和已渡河的第六军汇合。樊军将,汝也速带第六军余部渡河。到时候,先试探试探赵军的底细。第二军和第四军,留守大营,以应时变。”

“末将明白,稍后某便带队渡河。”

“嗯,切记小心行事!”

“末将告退。”

.......

时至傍晚,第六军所有将士渡过汾水,进入南营。

第一军各部兵马,亦是进入南营,同第六军汇合,计兵三万两千余人。

樊稠和马玩碰面后,便开始商议明日尝试攻打赵军营垒的事宜。

“明日,让老夫的第六军打头阵吧。第一军将卒悍勇,旦有什么变化,也好迅速做出应对。”

樊稠说完,目光看向马玩,肉就这么点,谁先吃谁后吃也个难题。

马玩瞥了眼樊稠,面色有些不爽,大老远的跑过来就让他们第一军当个侧应?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想的是一回事,说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也好。这样第一军一个师从东面渡河,以策应攻营大军。否则,若是赵军有所准备,几万兵马想要迅速渡河救援,也做不到。”

“好。明日第六军郭援部先行搭建浮桥,赵昂部负责主攻,军部及郭援部充作后继。第一军的话,谁为偏师较好?”

“尹正,让尹正从东面渡河。某亲率军部与杨威所部,静候北岸,护住后翼、浮桥。”

“那就如此决定!”

“没问题。对了,赵军营垒如何?”

“还能如何,学咱大周的那一套。而且,赵军把前营向北挪了些,距离河滩不过百余步,劲弩估计都能射到北岸来。”

“那看来得多准备些大橹以及木板,无论是防御箭矢,还是攻营,都用得上。”

“准备的足够,这点马兄放心。”

“如此,某便先回去安排了。明日,便由樊兄统筹战局吧。”

“这....不妥当吧,樊某不过是第六军军将,还是马兄总揽局势比较稳当。”

“都是为陛下效力,马某悍勇倒有,可统筹战局,一两万人还能调度,再多也是手忙脚乱。樊兄当年指挥五六万人都不成问题,现在吾等二军,还不是手到擒来。”

“哈哈~如此,那樊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

次日一早。

樊稠、马玩二人统帅两军出营,向南行之五里,去洞过水三里列阵。

大军主力原地休憩、进食,恢复体力。而郭援所部,则领军中民夫五千余人,携带木料,进抵洞过水河边,搭设浮桥。其中民夫设桥,兵马持盾弓遮掩。

然而,早就发现了周军一举一动的赵军,并没有持弓弩阻碍周军搭设浮桥。

赵军前营,距离洞过水不过百步,距离搭设浮桥的周军,也仅有百二十步而已。

这个距离,站在营墙上的赵军弓弩手完全可以对周军造成威胁。同样,周军弓驽兵,站在河边浅滩中,也一样可以将箭矢送至赵军营上。

但司马懿却是望着搭设浮桥的周军部队,轻蔑一笑,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东面也有一支赵军在渡河,是吗?”

“不错,有五千余人,正是周国一个师的编制。怎么样,仲达要不要分派万余将士,先灭了这支周军部曲?”

“薛兄不必着急。周军既然敢以孤师居东,必然也有所防范。观周阵旗帜,来的可是有第一军这支天下骁锐啊。”

司马懿微微摇了摇头。

“仲达是说,东面那支偏师是第一军?”

“应该没错。出动万余人,未必能击败此部。可若是出动两万人,动静太大了,周军也不会坐以待毙。老老实实的守城吧,留下人马守好右营即可,吾等只需要拖住周军足矣。”

“好,稍后某和韩荀便安排一下。”

“嗯。”

战斗在中午时分打响。

不到二十步宽的洞过水,搭设浮桥用不了多久。

一个上午的时间,河面上就出现了六条浮桥,而民夫们还在继续搭设着新的浮桥。

早已准备良久的赵昂所部,方见中军旗帜一动,便哗啦啦的朝着河滩涌去。

微整阵型后,率先渡河的一校兵马,以曲划之。持盾橹在前,携木料、长梯、撞木,左右持盾遮蔽头顶,踏上浮桥。

四曲只占用了四条浮桥,齐头并进。

余下的左右两条浮桥,则有另一校的两曲将士携带木料,及引火之物,静候待发。

河滩边上,更是挤着不少弓驽兵,在刀盾兵的掩护下,列阵上弦。

“风,大风!”

进攻部曲,方上浮桥,其后弓弩手,尽发箭矢。

“风,大风!”

同样,营头上的赵军弓驽兵,也朝着对面的渡河兵马及弓弩手,发泄箭矢。

一时间,洞过水上方的空中,箭矢来回穿梭,密密麻麻,如阴云遍布。

在浮桥之上行进的周军将士,时不时都会有人倒下。盾橹虽密,却是挡不住那更加密集的箭矢。但这点远程火力,在第六军将士的眼中还算不上什么,各部曲继续挺进。

“放!”

“嘣!”

随着营头上力士以木槌,砸下床弩机括,十余支粗大的弩矢,带着尖啸声,呼啸而至。

“砰!”

弩矢钉进一曲将士前的浮桥之上,入其半。前面的几名持盾将士,看着身前一步远的那弩矢,心中吓了一大跳。

而有的弩矢则是一头扎进水里,彷佛一块大石头砸了进去,荡起一片水花。

当然,也有倒霉的人。

粗硕的弩矢,射穿了盾牌与大橹,连带着其后的两名周军将士,穿成一串。更有者,强劲的弩矢带着人躯,扫翻数人。

好在,洞过水不宽,浮桥也不长。

不等赵军发出第二波弩矢,就已有周军将士来到河南岸。

上了岸,空间就大了许多,各部曲由长蛇行转换成了方形的盾阵,开始向七十步外的赵军营墙前进。

行二十步,便遇到了赵军挖掘的壕沟。

各部将士稍顿了下阵型,阵中携带着木板的将士们,立即上前,将扛了许久的木板,甚至是长梯搭在其上,以供众多袍泽跨过壕沟。

而后抽回长梯,各曲散阵,飞速朝着营墙而去。

除去渡河伤亡的将士,余下的近千七百余人,在赵军营墙前,形成了四处进攻要点。

一直在河北岸静候的另一校两曲将士,亦是纷纷踏上浮桥。另外两曲配合郭援所部的两曲,沿着中间四座浮桥,也开始渡河攻营。

几十架长梯往营墙一靠,周军将士开始攀登,余众多聚集其左右,或以盾牌格挡箭矢、雷石,或以短弓发以箭矢,掩护兄弟们攀营。更有十余人环抱起撞木,来回撞击赵军营墙及营门。

营墙上的赵军将士,并不慌张。

哪怕是营垒初见不久,营墙的两道栅栏间还没有堆放多少土石。但这一切早有准备,周兵想用撞木撞榻营墙,有些异想天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