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37章 连环营

天下末年 第1137章 连环营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公元199年,大周明武七年,大汉昭宁七年。

正月初一,今岁的第一天对于全天下的百姓来说,都既怀着希望,又隐藏着担忧。

从去年春耕后,整个北方就已经为战争阴云笼罩。秋收一过,数不尽的军队、民夫,都开始为战争做准备。

八月中,战争打响,幽州、冀州、并州、凉州、司隶、兖州、豫州、青州、徐州、益州。一十三州,除了南方荆州、扬州、交趾外,烽烟四起。

战争规模,瞬间达到了这十五年来,难以企及的高度。

上一次还是黄巾之乱,朝廷和叛军五十六万军队,在八州各地作战。而今,却是周、汉、齐、楚四国交战,动用兵力几有八十万众,民夫更是数以百万计。可以说,整个北方所有民户,全都参与到此次大战之中。

而至今日,短短数月时间,军队死的死,伤的伤,谁也没办法统计具体有多少人倒在沙场之上,民夫就更加无人问津了。

但楚国已灭,齐国、周国皆损失惨重,局势明显朝着自北向南的赵国倾斜。如果没有意外,这场战争,应该就是当年光武帝一统北方的翻版了。

到了这关键时刻,无论是哪一方势力,都不敢放松警惕,皆在全力以赴。

比如,大周!

界休南十六里外,越来越多的周军将士集结起来,开始朝着前面不远处的赵军营寨杀去。

汾水东岸,是大周十二军的将士,而西岸则是十三军的将士。其后,是骁骑校、羽林骑、虎贲校三支血战两日的精锐。

前攻部曲后面不远,便是姜叙大纛,这是他第一次统帅如此之多的兵马作战。

先前还好,自己只是以羽林中郎将的身份,统领羽林骑、骁骑校、虎贲校、三河精骑四支部队,也就八千人马左右,顾的过来。

可现在随着十二军、十三军一到,再加上还没赶来的京畿守备军主力,自己需要指挥的兵力暴增至六万五千余人。

自己的身份,也被陛下临时提高到了中军中郎将,使持节。虽然比起十二军、十三军军将、师帅等人的武职低上不少,但却是有资格统帅他们。

中郎将,在大周朝职中是个特殊的存在。依照正常情况下,校尉之上便是偏将军,一般都是副师帅顶的武职。再往上则是师帅顶着的名号将军,随后便是军将、副将顶着的重号将军、前后左右将军。至于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就属于国之重臣了。

而羽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却是国朝唯二存在的中郎将。再加上他和杨阜的特殊身份,不由会让别人多想很多。

中军中郎将,没啥意义,国朝没有给中郎将定下武职中地位。但使持节,却是国朝公认的权利象征。

国朝以前持节大将,只有苏都督和徐车骑,在对抗鲜卑南下一役中,役毕即撤!

他姜叙是第三位持节大将。

所以,自己心中也清楚姊夫的心思。

苏都督所率主力危在旦夕,国朝局势难免有所动荡。值此危急之秋,忠诚已经超过了才能!

两天六寨,就是自己给陛下交的第一张答卷,后面还会有更多。

拿精锐的羽林骑、骁骑校,充当步兵攻寨,死伤近两千,换来的六座营寨以及赵军两千多颗脑袋。

要说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毕竟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

但陛下要的不是伤亡,而是能否迅速打破赵军阻拦,解救出被困在并州的大军。

“贾军将,汝亲自坐镇军后,督促十二军攻营。赵营不破,胆敢后退者,一律格杀勿论。”

见前攻部曲已经抵达既定位置,姜叙也毫不客气的冲着贾逵说道。

贾逵点了点头,丝毫不拖泥带水的拱手应道:“节将放心,大都督提携之恩,逵念及于心。今大都督受困,末将定竭尽全力。”

说完,贾逵便纵马离去,直奔前面十二军第一师而去。

见此,十三军军将张猛,也不禁握紧了拳头。不仅仅是贾逵,他张猛也是由苏都督向陛下举荐,才一路高歌猛进,坐到军将的位置。

“张军将,汝立即渡河,督促十三军将士攻营。同令,赵营不破,擅自后退者格杀勿论。”

“末将谨遵节将之令!”

已有准备的张猛,当即拱手应声。

而后,姜叙又冲着身后的杨阜说道:“杨阜,汝率虎贲校随后渡河,为十三军后继。”

“末将得令!”

“李深,汝骁骑校随本将中军,为十二军后继。”

“诺!”

“传令三军上下将士,国朝养军数载,奋命便在今朝。任何人,擅自后退者,后军皆可杀之。”

“诺!”

“下令,击鼓,攻!”

“击鼓!”

“击鼓~”

“进!”

“……”

营外周军士气磅礴,恢宏激昂。营内守军,则多是灰心丧气,死气沉沉……

前面六寨攻受,给了他们太多震撼了。

没错,他们这些后寨兵员,都有支援前寨的经历。但纵是如此,还是被周军杀得节节败退。

现在营内那些从后面营寨上来的袍泽,还没有与悍不畏死的周军交战,尚不知彼等凶狠。否则,也会跟他们一样,毫无斗志。

“周军上来了,准备作战。”

“杀!”

……

同一时间,界休城内外。

数以万计的周军将士,在张济、马玩、张绣、王凌等人的指挥下,亦是发起对界休城外北营、西营的进攻。

只不过,赵军并非毫无防范。

一日酣战下来,周军拿下了赵军西营。只不过,没了营垒,赵军尚有界休城墙可依。

而周军,没有足够的攻城器械。

赵军兵力充足的西营营、北营,依旧屹立不倒,阻隔着周军南下的道路。

面对这般情况,张济也只能将希望放到奇袭赵军南营的徐晃身上。

南面进攻赵军营寨的姜叙所部,倒是有所建树。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姜叙可以不间断的轮换部曲攻营。

一日之间,便下了赵军汾水两岸四座营寨,威风更甚!

若是诸事后事皆如今日,杀到界休,最多只需要七天时间。

速度已经超过陛下及国朝诸卿的厚望,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损失太大了。

今日破四寨,光战死的便有一千八百余人,伤者更有两千之多。近四千的伤亡,可不是小数目。

然,没办法。

不惜代价的强攻,连国朝最精悍的羽林骑、骁骑校都要死伤大半,更何况是战前刚刚组建不久的十二军和十三军。

赵军营寨,成为了周军临时的休憩点。

中军大帐,伫立于众多士卒帐篷之间,不仔细观察,根本发现不了。

趁着晚喰之际,姜叙再度聚集了帐下的一应大将。

虽然自己是陛下亲命的节将,但除了攻营拔寨时段外,姜叙还是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

围着舆图,几员大将一边啃着干栗饼,一边讨论着下一步的战术安排。

“张兄,十三军今日损失不轻,明天让虎贲军先打第一座营寨。第二座营寨,再交给十三军的弟兄们吧。”

姜叙说完,咬了一口饼,在口中咀嚼,目光注视着张猛。

张猛摇了摇头,说道:“不必如此,趁着今日连破两寨,士气尚可。明日还是让某帐下打头阵,待到将卒乏倦,就要靠义山的虎贲了。”

“张兄,虎贲军今天都看了一天了,某帐下兄弟可急的不轻。”

“不用不用,虎贲乃是精锐。日后咱们还得打界休呢,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是虎贲再损失惨重,到时候打界休就没那么轻松了。”

张猛委婉拒绝了杨阜的话。

不过,话也在理。

后面还有十八座赵军营寨要打,估计打下来完,十二军和十三军起码死伤过半。到时候只靠后面的京畿守备军打界休,难如登天!

“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伤亡太大了。”

人群中,皇甫坚寿摇着头,感慨言道。

闻其言,帐内诸将,包括姜叙,都无奈的连连叹气,手中的栗饼,也顿时不香了。

“不这样打,又能怎么打?大都督那边岌岌可危,吾等晚到一天,他们便多一分全军覆没的危险。那可是国朝八万精锐之师啊~”

“今天死伤四千人,换了四座寨子。后面还有十八座,不谈军心士气,到了界休,起码还要死伤一万六千人以上。士气,难啊!”

听着张猛和贾逵一人一语,姜叙也愈加困惑,不知道自己如此行事,究竟是对是错。

也许,他们即便到了界休,也没能力解救出苏都督帐下的八万精锐。很可能,国朝还会平白搭进去两个军。

“坚寿倒是有一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皇甫兄且言。”

“听闻节将命三河精骑,翻山越岭,去攻赵军最后一寨,欲绝沿途赵寨之后。那何不如多遣精锐,越过山林,将诸赵寨都分隔开来。如此,赵寨之间便不得互救,又前后为吾所困,士气必降,可屠也。”

“嗯?皇甫兄可否详尽道来?”

“诸君且看,此为赵军两寨,寨间隔约一里半。遣一部,不消多,千人足以,驻其间。若其后寨之兵,已入前寨,则顺势夺后寨。若敌皆在营内,必合兵攻吾这千余人,而其寨则兵力空虚。若赵军不为所动,各自坚守,吾则两面夹击前寨。”

“且破前寨后,合兵之余,吾另一部千人,已至其后寨之后,如法炮制,攻伐不止,赵军前后难应。”

“妙计,若依此计行,穿插部曲甚至可以联合起来夹击赵寨。”

“哪怕只是隔断赵寨前后,静候主力至,亦能大大减少破赵寨时间。眼下,每攻赵寨,敌皆不少于千人。纵是破寨,余寇又逃窜至后寨,其余寨又有兵马驰援,守营之兵始终保持在千人左右,给吾等造成的麻烦可不小。”

“坚寿之计,正可破赵将连环营之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