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63章 背叛之徒

天下末年 第1163章 背叛之徒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回宫后,高诚等人就去了身上的丧服。

苏则殉国,固然是大周的一大损折。若是换到往常时日,全国举丧亦无不可。

然,今时不同往日。

大周所面对的局势,极度不利,天下大局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估。

在这等紧要关头,一个不小心,那便是亡国亡族的下场。

为苏则举国行丧,只会分散众人的精力,浪费为数不多的国力。

“陛下,中枢府已经拟出对苏都督的追赠,且追封为雍国公,谥号武平,陪葬帝陵。其嫡长怡,嗣其爵,三代而后降,至县侯止。另赐封其父为安阳侯,其母为昭平君,其正室为渭阳君,其嫡次子为武功侯。陛下以为如何?”

阎象握着一张帛布,读完其上内容后,便看向高诚。

若是以中枢府上下及其他人的看法,这般封赏以经足以犒苏则历年之功了。国公之位,虽是追赠,但其长子苏怡继嗣,可是全大周唯一一位活着的国公。

除去皇太子和长公主外,爵位能比他苏怡还高的,只有魏王和汉中王。甚至在场的一应国朝重臣,最高的也不过是县公之爵。

“雍国公吗?低了些,追赠苏则为雍王,谥号不变。另外,苏怡嗣雍国公之爵,世袭罔替,与国同休!其余苏式族人封赏,便依此书之言。”

高诚沉思了片刻,下定决心。

苏氏是高氏在关中最信任的家族,而想要让苏氏压下杨氏、杜氏、韦氏等,成为关中士族的领头羊,就必须给予足够的支持。

世袭罔替,相信这四个字足够了!

“陛下,追赠苏都督王号亦无不可,只是这世袭罔替……”

阎象略带着担心,话说一半,凝视着自家陛下。

今日大王的表现,可不像以往那般深思熟虑啊!

高诚明白阎象的意思,大周时至今日,爵位能够世袭罔替的只有魏王、汉中王、燕候三人。这三人都是归顺的诸侯,保留其宗庙并无不可。因为大周的官员们都明白,这三人无论如何,也影响不了大周政局的走势。

即便掌握着第二骑兵军的公孙续,也一样得小心翼翼行事,不敢参与到大周军政派系之争。

而苏怡不同,有着雍国公的封号,以及其父在军政方面的影响,日后势必会掌握不小的权利。现在也许看不出来什么,但早晚有一天会打破权利的平衡。

然,那又如何?

大周庙堂,只是自己维持统制地位的工具而已,大集权势必在行。

更何况,苏则一死,军中必须要有信得过之人替自己守住军权。

“苏氏一族,与国有大功。朕与都督又有结拜之义,既不能履其诺,唯有尽力补之,总不能弃天下百姓不顾,应诺同死吧。怎么,阎相感觉不妥当?”

高诚一番话,直说的阎象心中颤颤,急忙躬身请罪:“臣失言,请陛下降罪!”

“无事,朕只是开个玩笑,阎相不必在意。”

见阎象老老实实请罪后,高诚也随意给了其一个台阶下。毕竟,阎象是自己人,方才应该是其担心别处。

可,就是不该质疑,斥责一句,让他明白就成了。

“陛下,那便如此定下。臣这便回府拟命,稍后送往尚书台。”

“阎相莫要心急,都督故去,虽是大事。然当务之急,还是要想想法子如何应对眼下的局势。那贾龙如何处置,再拖下去只怕对大局。”

高诚唤住阎象,今天要处理的可不只是苏则的事。

阎象眉头紧蹙,一想起战局,也是满脑子浆糊。

益州贾龙叛乱,朝廷的行动终究还是慢了一步。派去查验的御史台官员,还没进入益州,他贾龙就反了。

好在益州归顺大周时日也不短了,士民顺意,贾龙拉起的乱军只有守备军中自己的心腹,不到五千之人,攻成都又失利,威胁不了益州的安危

可贾龙眼光也够老,一眼就看出了大周要害,借着益州守备军主将的身份,轻而易举的拿下了葭萌关,顺道截下了刚从成都出发,准备发往长安的粮秣。

兵力不多,扼制险要,粮草充足……

这是大周第一起军队叛变!

值此关键之局,影响极其恶劣。消息送到未央宫已经三天了,但朝廷一直在尽量封锁消息,甚至更是要以军事戒严的借口,来糊弄往来百姓以及军队。

可不管如何隐瞒,早晚都会瞒不住的啊!

阎象将目光转到贾诩、郭嘉身上,自己处理政务居多,封锁消息自己还能维持几日。如何解决,就不是自己的专项了。

看到阎象将目光转向贾诩、郭嘉,高诚不由在心中暗自叹了一气。

文和和奉孝要是有良策,自己也没必要去问阎象。

“唉~贾龙占据葭萌关险要,益州守备军虽仍有万余人,但士气低落,根本没能力夺回两关。现在,还是让益州守备军全力防范西进的荆州军吧,待第九军主力回到汉中再说吧。”

贾诩还是这番话,这几句话于朝堂上不知道说了多少回了。非是自己不尽心尽力,而是着实难为啊。

仅是贾龙叛变还好,荆州刘琦临阵反戈,更是让大周措手不及。徐荣那边还好,行事谨慎,只是被荆州水军烧了些粮秣,各军损伤不大。

可荆州军的目光,并没有放在南阳方面,而是放到了江州啊。

那里,是益州东大门!

常年驻守在此的是益州守备军副将杨昂以及邓贤的守备师,兵力在五千左右。另外一个师由吴兰统率,驻扎在武阳,现在应该已经回防成都了。

至于其余的益州守备军将士,大多数都叛变了,跟着贾龙跑到了葭萌关。

而荆州军进攻江州的兵马有三万之多,还有水师八千余人,战船三百余艘。

唯一能够庆幸的是,江州囤粮不少,蔡瑁的水师也正在火速赶往江州。

“还是那句话,先放弃朱提,调严斌所部,回防江州。无论如何,江州门户不能失。只要荆州军进不了益州,贾龙也不过疥癣之痒。”

郭嘉拧着眉头,再次提出这个建议。

高诚沉默着没说话,贾龙所部叛军的确没啥能力夺取成都。毕竟,第一次出奇不意,都被任岐给击败了。现在有吴兰所部在,更没有夺取成都的机会了。

但朱提撤军的话,就宣告着前几年好不容易营造的南中前进基地,就要平白让给雍慎了。同样,也代表着大周再无力阻止雍氏一统南中地区的步伐。

不过,这个问题很好做出抉择。南中再强,也最多时不时骚扰益州。可撤回的严斌所部去哪,才是自己左右为难的问题啊。

“还是调回成都,先剿灭贾龙。如今关中诸府库积粮已经见底,益州积粮无法转运关中的话,要不了一个月,前线就得断粮了。”

“葭萌乃是险要,严斌、吴兰合兵也不过万人,难以夺回。还不如放到江州一试,先除外患,再安内乱。”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