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66章 中原时变

天下末年 第1166章 中原时变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回望天下,大周可谓是颇具风雨飘摇之势。

益州之局,在次日的高层聚议中迅速定了论调。升任傅燮为右将军,使持节,督益州各部兵马,并抽调建设兵团于汉中所部,编为暂编军,负责剿灭盘踞在葭萌关的贾龙叛贼。

诏命下达后,即送往汉中、益州各地,傅燮亦是匆忙收拾行装,仓促南下。

有人负责剿灭贾龙所部后,那严斌所部的无当飞军也就好安排了。无当飞军兵力并不多,细数下来也不到五千人左右,近两年又不断与雍慎的南中兵纠缠。或许有些编制欠缺,但战力必然不会差劲。

由彼部增援江州,江州的守军也将会达到万余众,坚守城池的话,支撑到傅燮剿定贾龙不成问题。

其次,便是下诏于益州征募賨兵,驰援江州。这一点倒无需责派重将,由汉昌郡尉负责即可。

几道敕令传到地方,差不多需要半个月的时间,甚至传到朱提,可能需要一月之久。傅燮二十天后,就能带领部队围困葭萌关。但严斌起码需要一个半月,才能赶到江州。征募賨兵,也籍于此,免的不等严斌抵达,杨昂所部便先丢了城池。

益州之事,安排既定,剩余的便看天命以及诸将的能力了。于长安诸君而言,鞭长莫及。

但南阳战事,以及河洛战事,长安方面能够为徐荣和周瑜,争取更多的成算。

河洛还好,赵军三万步卒,在和周瑜第八军纠缠了一个多月后,便放弃了配和淳于琼攻打周国的打算。因为,苏则战死的消息,传至洛阳时,此处赵军就已无需牵制周军了。

现在,赵国原本在河洛的两万精骑,以及三万步卒,悉数陪同袁绍,进抵昌邑城外。赵军先据中原的战略目标,始终都没有改变。

如此,固然让周国上下大松一口气,但河洛一带仍旧不得不派重兵设防。甚至在河东的第三军,一直坐镇在箕关。毕竟,现在的并州还有十余万大军,总要为他们守好后路,免的再被赵军故技重施,包了饺子。

周瑜所部及三关守军兵力还保持在两万三千人左右,虽进取不足威胁洛阳,但后守足全三关要道。

唯独在南阳战场,局面却是最让人恍惚。

荆州刘琦的背叛,使得徐荣先前准备的一系列进攻计划,全都化为须有,还损失了不少粮秣。

如今,徐荣率领的第五军、第九军、第十军、第十一军四个军六万四千余精锐,聚集在穰县、筑阳之前。其中主力三个军布置在穰县南岸,第九军布置在筑阳左右。

徐荣亲率主力,对阵赵军主将赵睿。湍水北安,赵睿统帅着足足近十万人左右的赵军,以安众为托,布置大营,横至涅阳。其背后,又有宛城为据,豫州各郡大征粮秣,补充军用。

以不到五万人的兵力,攻打足足十万赵军驻扎的营垒,徐荣也不敢打包票说取胜。甚至,即便是刘琦未叛之前,联合荆州水师的胜算也只有六七成罢了。

而今,希望更加渺茫。

因为本就不多的兵力,还要分出一个军,专门防范荆州军。

益州贾龙兵变后,原本准备应对刘琦背信的汉中水师,也要转而南下。使得南阳方面,只有靠第九军在筑阳跨河结营,免的被荆州水军截断后路。

筑阳为沔水、筑水交汇之处,河面宽阔,第九军整整一万八千人左右,还填不满这座水陆相勾连的大营。若不是荆州水师抽调了不少战船,朔江西进,苻健心里也没底气能拦住威名赫赫的荆州水师。

此外,第九军还要负责监视邓县、樊城两地的万余荆州步卒,可谓是分心乏术。

如何在南阳战场上打开局面,莫说徐荣了,纵是长安诸公卿也是一筹莫展。

赵睿帐下的兵力大多数是楚国降兵,这点所有人都知道。可人家兵力众多就是兵力众多,出营交锋或许赵军占不到便宜,但坚守营垒,也使得周军束手无策。

更别提还被刘琦搞了这么一手,从南阳打开局面的战略构思,也皆因此付之东流。

现在的局面,就是硬拖了。

拖到赵国稳扎稳打的消灭齐国,全据中原之时,在外的诸军都得回撤,做好战略防守的充分准备。

这些情况,高诚心中也清楚的很。仗打到现在这份上,赵国只需稳扎稳扎,让并州、南阳坚守不出,牵制住大周的兵力。让彭城的颜良,拖住东吴的兵力。主力跟曹操慢慢耗,耗死齐国后,赵国就必然会达成南下的战略目的,即夺取中原。

拿下中原后,赵国肯定不会当即进攻周国,他们需要休养生息,恢复中原宁静。但这段时间内,大周也要休养生息,还要勾勒战略防守。

现在,自己的想法就是即便打不败赵国,也要多耗一耗赵国的实力,拉进两国的综合国力。毕竟,此战大周至始至终仅是出兵不足二十万,而赵国却动用了近四十五万大军,再加上楚国的降兵,不下五十万。

这其中战死的就不多说了,眼下各处战场的赵军还有近四十万的兵力部署。每过去一个月,赵国为了维持大军,消耗的粮秣起码是周国的三倍。毕竟,兵马多了,需要的民夫就更多了。

不消多久,再坚持半年,大赵即便拿下中原,也得个两三年时间休整。

两三年后,大周也能够将折损的国力,恢复过来了。

到时,再行交锋便是。

二十二日,高诚再度启行,往弘农赶去。

位于弘农的天子行营,是大周在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指挥中心。

方行半日,高诚在途中并不知晓,长安、弘农分别派发信骑,朝着行进中的大周天子所在策马狂奔。

而此时此刻的弘农行营内,已是一片匆忙。

陛下不在,营内权位最重的大将军严颜,升帐聚议。

宽阔的中军大帐内,大将军府内的一众幕僚,以及参军寺内随营参军,皆聚集在沙盘四周。

围绕着沙盘议论不休,而左右忙忙碌碌的佐吏,不断送来各种情报,又承大将军严颜所下军令,往函谷、伊阙、陆浑、箕关、南阳分发。

诺大的行营四门,信骑一个接一个奔出大营……

似乎,发生了不得了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