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93章 最难

天下末年 第1193章 最难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若能与吴国、荆州结盟,再加上辽东公孙度,四家合盟,对于吾齐国而言,无论是制衡赵国,还是对抗愈加强势的周国,皆有利无弊。”

程昱附和一句,随然语气瞬变,担心说道:“可是,吴国却未必会愿意与吾齐国结盟啊。依昱之见,起码三两年内,吴王不会有此心思!”

程昱说完,旁边的陈群亦言道:“对。吴王孙策前与荆州暗盟,已是引起周帝不满,否则也不会有第五雋深入江夏之事。吴王,不会看不到周帝对此事的态度。其次,荆吴结盟,有长江便利,两家水师豪盛,远非周国所能及。而与吾大齐结盟,只怕孙策和刘琦都不会太感兴趣。”

“仲德和文长的意思,孤明白。说白了,大周还没取得中原,让孙策、刘琦暂时没太大压力而已。更何况,赵国尚存,换做孤也不会插手中原,躲在江南,依托长江,积蓄实力,岂不更好!”

听着两位谋士之言,曹操开了句玩笑话,随后目光骤凛,幽然说道:“江南之地,偏居于外。居此者,多目光短浅之辈,心无宏图之徒。孙策和刘琦,根本看不到眼下中原几为周国囊中之物。吾大齐能打出巨野之胜,已是天幸。想要复刻,何其之难。不过,彼等短视之流,并非无用。此时责人往行,先搭上联系也不错。起码,总得给周帝找点头疼的事对不对!”

“……”

听了前半句,再听后半句,俨然让人有些咋舌。

程昱眉头来回舒展,思忖了下言道:“怕就怕周帝心生警惕,早做谋划。如此,恐难再及此事。”

“没错。周国现在大搞分田之事,震动天下。中原诸多士族,闻之而丧胆,利于吾大齐内合。但周国境内的士族,却未闻有奇异之志。不出意料,彼等掀不起什么风浪了。再加上疫情控制得当,周帝几无所虑。此时遣使,周国君臣必能看出端倪,如出应策,坏吾等大事。那日后,想要再对抗周国,几无冀望。毕竟,周国田制,尽揽民心。”

相比起程昱的担心,荀彧更担心的是周国推出的新田制。一番话语间,纵是提及出使结盟一事,但掩不住其对周国田制的担忧。

说到周国田制,曹操也不由凝重面色,目光掠过诸君,问道:“诸位,对于周国新田制一事,怎么看?”

荀彧已然提过,便不再多言。程昱并不谙熟政务,闭目合口。

谙熟田制的枣袛,开口言道:“不得不说,周国君臣,慧谋如海,而周帝待民,仁厚非常。周国新田制,臣近日来揣摩细思,深为撼然。”

“说说,比吾屯田制如何?”

曹操端视着枣袛,清楚其方才这番话的重量。

枣袛摇了摇头,言道:“胜之百倍!大观两者,看似相拟,然细分之,两相庭径。吾之屯田,租于百姓耕之,收以租粮。而周国田制,虽名为诏租,实则乃永业田也。只不过,换了个名字罢了,而这个名字也使得周国百姓手里的地,除了大周皇帝,谁也动不了。甚至,周帝为了保证无人可动这些诏租,更有敕令。”

“田地非百姓、官吏所能买卖、置配,自然也就保护了百姓所有耕田。此外周国短时间内接连成立了国土台、司礼监两个官僚机构,显然是在为田制保驾护航。再加上周国官制监察甚严,田制推行之中纵是有所瑕疵,也难阻大势。”

“其次,周国田制对于民心的收拢,臣只能说无与伦比。且周帝亦明诏,皇室族人与天下庶民无异,皆是分配八十亩。更诏除田赋,言百姓之田,只需交付税粮,不再缴田赋。臣,无话可说,唯敬也!”

枣袛说完,室内众人皆陷入了沉默。

别的不说,就这诏除田赋一项,足以纳天下人心。

税是税,赋是赋。

税就是百姓该交的税粮,比如大周的田税是非常高的十一税。也就是说,百姓要将收成的十分之一,缴纳给官府。当然,齐国现在的租田也是十一税,不收高点不足以供需。

而赋则是指税收之外的另外征收,以前是以军需居多,比如布匹、草料、秸秆。而现在,早就不只只是这些军需品了。比如算赋,也就是人头税,也是囊括在赋内。

正所谓税以足食,赋以足兵!

赋,在急需钱财和军需品的战争年代里,比税要高的多。百姓真正苦的也不是税,而是赋和役!

“周国有民千万,若是除赋,那每年可是足足少了几万万钱啊!周国君臣舍得?”

曹操不由皱起了眉头,这一点自己有点不敢相信。

说难听点,现在大家打仗打这么猛,八成都是靠收的赋来打的。至于那点税,也就够人吃饱。

杂苛繁赋,才是收钱、收粮的关键。

“据闻,早在数年前,周国的算赋就已经接连降低了多次。不过,臣倒是另有发现,才明白为何周国降了算赋,税收却不减反增的关键!”

“是何发现?”

“个人所得税!”

“嗯?”

“大王、诸君,这些年周国大刀阔斧的修路、修渠,想必早有所耳闻。对于周国给予役夫日钱,也知之不少吧。而大周这个人所得税,便是从役夫的日钱中征收。甚至,还包括了官员、掾吏、将校、兵丁、工匠、商贾,以及那些作坊中的佣工。其,实与算赋无异。”

枣袛说完,众人不由面面相觑。

还能这么玩?

“不过这些税,应该是直接缴纳到周国府库的吧。大周少府,仍旧是一无所得,长久下来,皇室无余,必然势微。”

陈群一眼就看出了算赋与个人所得税的差距。依照惯例,赋是属少府所掌,不入国库。而少府这个皇室大管家没了钱,皇族自然也就没了钱。

“周帝并非昏庸,必然有后制之手,日后可见。眼下,大周田制一成,也许士族不羡,可庶民黔首必蜂涌而入。”

枣袛回了一句,自己可不相信这位明武皇帝,会将钱权,悉数交到周国的中枢府手中。

陈群刚想再辩,便被曹操抬手制住,言道:“周国,一两年内应该不会攻取中原。日后,有时间探查。现在瘟疫、粮食的问题都商议过了,那就说说最后一个问题吧。”

“大王,臣不敢附议。秋收之后,纵是有青徐为继,但兖豫受灾严重,主动进攻河北,只怕民心难安。其次,周国卧虎在侧,大军轻出,后方孱虚,易为周国所掠。”

曹操话音刚落,荀彧当即劝谏言道。

曹操皱起眉头,没管荀彧,目光直接看向程昱。

程昱会意,言道:“打,必须打!前番大战,赵国虽然惨败而归。但彼坐拥河北富庶,今秋不发,明秋便是河北之兵,再番南下报仇雪恨了。那时,吾等还能再打出一场巨野之胜,扭转乾坤吗?”

“仲德兄,吾齐国兵丁十七万。赵国经此之败,损兵折将近二十万之巨,此消彼长,何不能胜?”

荀彧径直作言。

“然,河北之地,仍不下三十万锐卒。袁绍尚在,其只需挥臂招使,河北健壮必应从之。最关键的是,到明岁秋收之际,周国只怕仍在忙于更制,赵国可专于一注。”

程昱无奈颔首,继续言道:“赵国底蕴深厚,周国实力强劲。今秋,若不趁着周国忙于分田,赵国元气未复,来日必是吾等死于彼手。”

“没错!”

曹操目光转向荀彧,凝神肃容,言道:“文若,今秋是唯一的机会。孤,也有信心在入冬前,再败赵卒。大齐,只有鲸吞冀州,才有资格和周国,决胜中原!”

“唉,非是臣不明局势。然粮秣不济,纵是大军再胜,亦难以乘胜追击,夺取冀州广袤。一旦时日迁延,方兴国势必然颓降。”

“那也只能打!休养生息,国朝可比不过赵国、周国。再者说来,只要再胜一阵,赵国便不足以为大患了,可以慢慢图之。国朝,也才能抽出精力,与周国角力。”

“文若兄,大王所言正理。夹于二虎之间,如不能坐观虎斗,必要蛰起击其一,而后食补彼肉,再拒其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