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95章 张机

天下末年 第1195章 张机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品济先生,可否与朕实言,这良方何时能用于东岸众百姓?”

高诚侧目凝视,眉头微皱,面含忧心之色,随后又言道:“朕于陇县长一十八载,东征西讨十八载,三十六岁间,所见疠气、洪涝、干旱不下二三十次,几近乎岁岁逢灾。重者遍及数州之地,轻者亦是阖县尽死。而官府不救,任由庶民亡难,此固汉室失常,朕方而代之,所图者便是早日结束这乱世,以安天下万民。”

“今岁赵国失势,正与朕推行新田之制良机,怎奈又出了瘟魔,祸害苍生。岁旦以来,豫州郡县,先是饥荒席卷而至,后有瘟疫滔滔索命。百姓闻朕微名,相携奔投。朕本想尽数收纳,划与田野,使咸等安心躬耕。甚至,不惜据汝南之地,以为分地考虑。现在,瘟疫横行,一日不除,汝水以东一日不得安宁,几十万至于此处的灾民,便一日不得静心,朕着急啊!”

听着这番话,张初心中的感觉还是有些~。虽说陛下言辞之间,不乏尊己贬他之意。但无论如何,在处理饥荒和瘟疫上,陛下已是尽心尽力。至于新田制如何,自己只是医者,不便牵连其中。

思考了下,张初轻叹一气,言道:“陛下心念百姓,老朽敬服万千。不过,如今药材尚不足供以大量百姓。依老朽之见,暂缓两日,待准备充足,再广济万民。”

“文良,怎么回事?朕记得先前就已经派人传讯长安和孙府君了啊,各类药材缘何至今未至?”

张初这么一说,高诚当即将目光转到徐荣身上。徐荣倒不会不知轻重,应该是另有隐情。

徐荣摇了下头,言道:“关中那边的药材臣已经派人催过几次了,但路途长远,最快的一批也得三日后才能到。至于南阳方面,分地一事几乎调动的南阳所有官吏、军队。又不能大肆宣传,实在抽不出人力来。”

“这……”

高诚想到了,但还是佯作愠怒状,又似乎稍有懊恼,甩了衣袖,与张初道:“唉,是朕考虑不周了,竟误了此番大事。”

“这样,文良汝稍后遣一校将士,立即征发南阳当地所有药材以及医者。现在良方既成,消息散开也无碍大局。当务之急,还是要尽早施救百姓。吾等早一刻,就能活数十人之命。”

高诚略作思忖,向徐荣下令说道。转头,又与张初言道:“品济先生,汝这边也要准备一番,最好多书录些药方。待南阳医者至,使其观阅习读。此外,百姓那边,朕命人先宣抚,免的到时百姓信不得此方,耽误救治。”

“陛下放心,老朽回去后便书录药方,及用药之数。”

听着陛下的安排,张初不由心生感慨,短短片刻,考虑的如此周全,几乎让人难有善谏。

“陛下,末将请命,愿领将士,东渡汝水,至民营宣抚。”

张初话音刚落,下座吴懿便蹭的一下站了起来,挺身而出。

高诚眉头微皱,言道:“子远,汝病体方有好转,还需静养。宣抚一事,安排下面将校即可,不必亲往。”

“陛下,末将身患瘟疫,得而复安。若想要尽快劝抚万民,末将是最合适的!更何况,疫气既除,安能复侵,还望陛下允准!”

吴懿没有放弃,躬礼再请。

高诚看向张初,自己多少知道一些,吴懿痊愈的话,身体内肯定会产生一定的抗体,二次感染的几率会大大降低。但是具体情况,还得看他的主治医生。

张初会意的点了点头,没有多说话。显然,在张初看来,吴懿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换作其他人的话,感染瘟疫的可能性更大。虽说良方已有,但可能会引起军中不必要的恐慌,对于即将救治百姓的计划,有着不小的影响。

“陛下不必担心,家师良方,不仅可除疠气,更有防范之效。不只是吴懿将军,诸将士只需渡河前饮下药汁,做好防护,便可使邪魔不侵。”

旁边张仲景突如其来的说道一句,让张初有些讶色,自己咋不知道还有这奇效呢。

高诚眉头愕然抬了下,看向张仲景的目光中,多了几分赏识。

自己要的就是这句话,以安将士军心。

否则,光吴懿一个人去也不顶用啊。汝水东岸几十万灾民,少说也得去千把人才能有些效果。

而只有两位神医的话,才能让将士们真正安下心来,勇敢的面对瘟疫。

“既然有此奇效,那朕……”

“子远,回去后选拔锐士,告诫诸将士,纵是有良方佐佑,仍需小心行事。面巾、手套等防护务必准备齐全,时刻不得擅下。此外,需要与病患保持一定距离,病患衣物、被褥等物品,一律不得接触。”

“朕即日起亦会坐镇营内,告诉弟兄们,朕相信他们,朕亦与他们同在!”

“陛下放心!”

被高诚这两句话一冲,吴懿牙口一紧,躬身应令。

“陛下,机尚有一言,斗胆请陛下闻之。”

“仲景,有何话旦言无妨,不必拘束。”

“谢陛下!”

谢礼过后,张机扫了一眼帐内众将,遂言道:“陛下既心怀万民安康,机以为何不广散良方,施布于天下。豫州广阔,百姓众多,其内医者更有不少。只需晓以良方,彼等便可自救。如此,汝南郡外的豫州百姓,也能得以活命。”

说完,张机便垂下头来,似有作思,似在静候。

旁边张初眉头紧蹙,有些担心自家徒弟这番话引起的反应。

高诚面色倒是安常,思索着张机之言的可行性。

但下面诸将,就未必能彻底会意张机的意思了。

“陛下,张神医心怀众生,医者仁心,乃天下百姓之幸。可若是良方传于四方,那齐国正如久旱逢甘霖啊。或,碍于国朝大计!”

第五军师帅王邑拱手作言。

话说的很委婉,起码没折张机的颜面,留了几分余地。

“不错。若依大计,明岁吾大周或可尽取齐地,成就霸业,陛下一统……”

“王咸!”

年纪较轻的王咸话还没说完,便被杨柏一口喝下。

随后杨柏又冲着王咸使了个眼色,示意其莫要多言,好生坐着。

徐荣目光瞥了眼杨柏后,没有说话,回过头来,注视着思索中的陛下。

这杨柏虽说军事能力差了不少,许多东西都不懂。但知道察颜悦色,明事理,知分寸。

似王邑、王咸这番着急举动,虽说陛下不会太过介意,可总归莽撞了些。

“文良怎么看?”

思索了小一会儿,高诚问向徐荣。

徐荣微微俯身,抬礼言道:“不是不可行!不过,明岁的计划,恐怕都需要重新规划。”

“这不是大事,南阳新田制的推行,文良有没有感觉太过容易了。该动的人,一个都没动!”

高诚似乎忘却了张初和张机在侧,道出了些许二人不知晓的内情。

徐荣瞥了眼张初两人,随即言道:“若是陛下感觉不当,那明岁三军养精蓄锐也好。毕竟,安置了这么多灾民,对于中枢府来说压力不小。粮秣方面,多多少少也有些紧张。”

“嗯~那便依仲景之言。这两日让军中文吏,都到品济先生帐前听命,尽可能多的书录药方。另外,命传讯宛城、长安,印刷药方,广传天下!”

“陛下英明,臣这便安排!”

“劳烦文良了。”

“来,品济先生、仲景,耽误了不少时间,想必腹中饥矣。”

“来人,速速奉上酒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