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198章 体制

天下末年 第1198章 体制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对于民兵体系,朕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构建。与野战军、守备军不同,民兵属于乡里非常备军事力量。兵员自分田户口中选拔青壮,适时耕训。规制~县置民兵社,其下乡置民兵大队,亭置民兵支队,村落以什伍置之。”

高诚皱着眉头,说道着几日来的构思。

段语不长,却是耗尽脑汁下出的决定。自己从中推翻了依军中编制规划的想法,放弃了沿用府兵鹰扬卫府的构置阶层。因为按照军中编制,来规划民兵各级体系,有些困难。毕竟,常年战乱下,乡亭不比军伍。大乡**亭,小乡五六亭,各有不一。若是一刀切的话,必然会出现为了满足民兵编制,强征百姓入伍的现象。

而隋唐的鹰扬卫府制度,也同样最多下设到县。且鹰扬府属于军方正规编制,与自己的构思有着很大的冲突。在后面明时卫所,虽然进一步下抵乡里,但卫所编制繁杂,且同样属军方管辖,一样不可用。

自己需要的不是战兵,而是预备役!

自己要的是后世共和国主力军、地方军、民兵三结合的人民武装力量体系。

当然,结合时势,如何将将民兵与野战军、守备军结合起来,也是一件费脑筋的事。

“陛下,缘何不沿用国朝军制,对民兵进行编伍。而今,再行他制,颇显繁琐。”

徐荣的话,让高诚神色略颓。

“文良,不是朕不愿沿用军方编制,实乃地方乡亭大小不一,口户或多或少。吾等规划的再好,终归还是要下面的人办事。朕担心有些人为了政绩,凑足编制,肆意妄为。虽说短时间内全民皆兵并无不可,但长久下来必然会出大乱子。所以,朕一开始便说了,选其青壮,而非悉数纳之。”

高诚没有心急,向徐荣说道着自己的担忧。

闻言,徐荣似有明了的点了点头,而后又问道:“可是民兵社的具体编制如何定论?每个县的口户亦是不同!若统一定制,必然还会摊派至下。若编制不一,又不利于调度、统筹。”

“这一点,朕还没有思量过多。民兵的筹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忙完这边的事,朕回到长安。结合大将军府、中枢府、总参寺后,才能尽可能的制定出合适的人员编制。”

高诚眉头紧蹙,事情就是这么麻烦。

一个人员编制的大小,都得让国府要台,联合参与探讨。更不用说后面还有职司、归属等一系列的问题了。

一听到陛下说得回到长安,联合三府聚议,徐荣便明白过来,民兵的事,只怕比当年改制还要麻烦。

于是,开口谏言道:“兹事体大!国府现在既忙于分田之事,又要顾应天下局势。益州那边还在筹建郡县学校,凉州那边驰道的修建,也应该又提上日程。这么多事堆在一起,国朝压力很大啊。”

高诚点着头,压了压手,言道:“朕明白,但有些事,早一日定下规矩,日后就能省去更多的麻烦。另外,朕对阎相、严卿还是很有信心的,文良不必过于担忧。”

“陛下,此仅为其一。臣还有别的担心!”

“噢,说说看。”

“民兵制度不能说不好,但也不能说很好。汉室倾崩,民生困顿是为其一,其二便是军权散落地方。陛下以新田制作为收拢民兵军心的法子,可假若有一天田制崩坏,民兵制度亦应声而倒。随后,便是地方掌握更大的军事力量对抗中央。再者,眼下正值分田,士族本就心生不满。如今于乡里筹建民兵这等军事武装,士族必然会上下其手。说到底,在乡里之间,士族豪绅的力量,远远大于朝廷。”

徐荣一后一前,说出了他自己认为的民兵体系两大缺憾。

但高诚不这么想,遂言道:“先说眼前,士族豪绅在乡里的力量的确强大。但只要分田不出差池,百姓必然弃彼而从朕。没了百姓的根基,士族拿什么来与得到黎庶支持的朕对抗。士族豪绅,会有些动作,但大势难阻。而这大势,便是南阳分田功成的那一刻!”

“再说日后,天下熙熙,千百载来,何有不灭之国?民兵体系最大的好处,就是给予黎庶一定的力量,来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虽然说这份力量在皇权以及士族豪绅面前,依旧显得脆弱不堪。但对于百姓而言,就是实打实的莫大好处。因为,他们手中也握的有刀了!”

“也许有一天新田制会崩坏,也许有一天这些民兵会举起手中的武器对向高周,但底子有了,胆气有了,就没人再敢肆无忌惮的欺压黎庶了。至于高周之后,这片大地上新的帝王会如何选择,朕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一番话,听的徐荣一怔一愣。

见过斩木为兵的黔首起义军,但没见过皇帝主动给造反的人送刀子的。

“陛下,臣以为还是维持朝廷统治为上!”

“文良错矣!”

“可……”

“朕自有思量,文良不必多言。对了,朕打算以大将军府统制野战军,以车骑将军府统制守备军,以卫将军统制民兵,总参司筹谋、武备、军需。文良以为如何?”

高诚打算了徐荣想要继续说出来的话,话口一转,给了徐荣新的难题。

徐荣嘴角泛苦,看的出来陛下决心已定,那自己说再多也是无用了。

只是,方才那些也就算了。现在再削大将军府权利,也没啥大不了的。可是,怎么就突然给车骑府摊了个这么大的事。

“陛下,臣未开府,又无幕僚从属,统制守备军,大有不妥。陛下欲分权制衡,臣心中明白。不过,臣还是要说一句,大将军若威信渐失,天下武备必然倾颓。”

听到徐荣说出的最后一句话,高诚缓缓陷入沉思,手指不断地在腿上叩着。

自己也有过考虑,军权多分,对于皇权而言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纵观古今后世,军权都继而一往的集中在一个主要军事机构下。即便是军种划分开来,一样有着更高层级的指挥机构,掌控着三军军权。

自己想要尝试,有担心有所冒失,故而询问徐荣。现在,徐荣亦言不妥,那可能真的不妥。

“臣不知道陛下有没有考虑过,现在国朝军制成时久矣。但前番中原大战,南北两路军皆含纳数军将士。先前有臣与苏都督坐镇督指,其下诸将摄吾二人威望,无有不服。然伯奕代替苏都督指挥北路军时,军中多有不服之辞。”

“文良想要说什么,尽管道来。”

“陛下,日后兵出关东,显然要准备更高一级的编制,使其含纳数军之众。今有姜叙持节督军,朱玉在于前。可节将所督兵马最多也就是十几万人,臣再想如果出现更大规模的战事,需要几十万大军出战一处之际,持节显然愈显乏力,更需军中宿望坐镇。国朝未至前后左右将军,固三军宿望,莫过于大将军、车骑、卫将军。大将军国之鼎柱,多坐镇于后,总揽全局。而车骑、卫将军,则不能在坐镇于后了。”

徐荣拐着弯说了不少,长篇大论下就表达一个意思,车骑、卫将军不适合掌握地方军权。

仔细听完的高诚,回过味来,不由白了徐荣一眼,有些无语。

“罢了罢了,那民兵的指挥权,就交到少府手中吧!”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