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1279章 大局已定

天下末年 第1279章 大局已定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18:03 来源:笔趣阁

三天后,长江南北讯息往去。

吴质率领的舟师,回到芜湖附近。同时,蒋钦及李倞二人合兵,率众抵达牛渚,就近安置水寨。

至于吴奋率领的千余舟师,在濡须口受阻后,亦是率众回到春谷。强攻濡须,吴奋不是没有信心拿下,但必然会耽误许多时间。

吴质无功而返,江南诸军一路丢城失地,把时间浪费在区区濡须,着实不值当。

此外,吴郡局势一败涂地的情况下,江北诸军根本不缺粮秣补给。甚至只要周人开口,吴郡那些士族豪强巴不得把粮食送到跟前。

进攻濡须,截断周军粮秣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至于攻城略地,更没有意义。

退回春谷,再做计较,方是上策。

回到春谷的当天,吴奋便召集诸将军议,与会的军中重将,自然包括前日便奉命回春谷的吴质。

整整一天一夜,吴奋将麾下舟师的作战方略彻底定了下来。有些冒险,但只要成功了,那将大大改善己军的战略劣势。

就在吴奋下定决心的时候,高龑也率领一众幕僚,在东宫卫率的护卫下,来到秣陵。

秣陵县,说是县,但人口少的可怜,耕地也不多,比起西北边的湖熟,差的不是一丁半点。

与湖熟相比,自是因为两县,皆扼守险要,也许称呼他们为秣陵关、湖熟关更贴切些。

两县城区皆是东西倚山,北面便是未来的南京。只不过现在大多地方还是山林,再加上长江泛滥的威胁,几无开发。

不只是两县,所有位于长江两岸的县邑,都处于高隆险要之所。毕竟占据险要的同时,首先得避免被洪水击垮。

两县南面则是芜湖、丹阳、句容、曲阿这条要道,自历阳经牛渚渡过长江抵达吴县,最方便快捷的陆路便是这条线。而水道方面除了顺江而下外,还可以经芜湖,沿中江,直入太湖,进入吴郡中心。

再往南,便是句曲山,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茅山丘陵带。茅山丘陵向西带着无想山、横山丘陵带。再配合着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花山,便组成了这帝王之宅的格局。

从牛渚一路走来,高龑算是真正见识到这帝王之宅的秀丽。即便有着战争硝烟的存在,但依旧掩不住那绝世芳华。

如若依照和洽的想法,将秣陵、湖熟、句容三县合成一县,那此县日后绝不亚于关中大地上的长安城。

至于洛阳,逊色的不止一两筹。毕竟洛阳虽有八关之险,但它最大的缺陷就是耕地不足,需要源源不断从其他郡国调拨粮食。

而秣陵不一样,诸山脉环绕之间,能开垦出来的耕地数不胜数。而东面又是吴郡大地,田野广袤。东南方向的溧阳,又直接太湖。

西面有重镇芜湖,北倚长江群山之险,只要舟师不败,外部敌人想要打进来难如登天。…

见识到秣陵优越的地势后,高龑的心情好上了许多。

和洽与杜袭共同提出的规划,可不只是这么一点好处。

秣陵城外,孙辅早已恭候多时。

一应众人入城后,先是摆了一场庆功宴。

孙贲那里已经传来消息,大军不费吹灰之力进入吴国国都吴县。

吴景老贼没有做任何抵抗,直接率军乘舟船渡过太湖,沿中江抵达溧阳设防。溧阳位处芜湖东百里左右,位置非常重要。溧阳丢了,也就代表敌军可以沿中江直抵芜湖城下。

当然,从丹阳也可以直抵芜湖,但姑孰河的存在,就让人无比烦躁。这条河不算很宽,但可以容纳大部分的战舰行驶。

所以,江面舟师未决出胜负前,没必要犯险冒进。

孙贲也没有第一

时间率军追击,吴县的一应事务,足够让人头大。

不过,拿下吴县,也就代表着此行最重要的目的达到了。剿灭吴景,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早些晚些无所谓。

头功,自然是率先进入吴县的凌操。接着才是其余众人,至于周军各部,则另外按功论赏。

吴国终究还是吴国,一口吃不下,得慢慢来。

所以,高龑在孙辅面前说了许多,比若举荐孙贲任吴国大都督一职,总揽吴国各部兵马。

孙辅听了这一句话后,就再也没听进其他的了,其实也不用听了。

大周太子的举荐,不用说都知道代表着什么。阿兄大都督的位置稳了,自己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啊。

总得来说,庆功宴主客皆欢。

第二天一早,高龑便依照和洽的建议,分别与吴世子孙绍及孙贲作书一封。

与孙绍说的不多,主要便是邀请孙绍前来秣陵,共议大事。唯一的大事那就是孙绍继位,父皇的册封诏书可是在自己手上呢。

没有这个,孙绍即便在吴县自己组织继位大典,那也得不到周国上下的认可。想必这一点,吴太后会看的清楚。

别的就是举荐孙贲、孙河等不少孙氏子弟,充任吴国要职。这是大周给予孙氏的回礼,同时也代表大周全面插手吴国朝政。

至于孙绍或者吴太后愿不愿意,呵呵~

相反,与孙贲的那封书信中,倒是洋洋几大篇。最重要也是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编吴中诸族聚集的私兵。不把吴中豪族的私兵拿下,那帮家伙就有反抗大周的底气。而这些私兵也是和洽计划中的关键,必须悉数拿下。

其次是常驻于边界地区的军头,朱治、朱桓、贺齐、孙瑜、吕范等人。这些人手握军权,政治关系又复杂,强行收编不妥当。所以,高龑也只是叮嘱孙贲谨慎行事。

能不能拿下,那就看孙贲的本事了。拿下了,他孙贲的势力便会迅速扩张。拿不下,正入众人下怀。

然后才是有关吴中地区郡县主官的调任,不过事关大局,高龑推荐了顾雍、陆儁两人分别担任吴郡太守与吴县令,谢谭、虞巡担任会稽太守与山阴令。

顾、陆两家是吴郡投靠来的大族,谢、虞两家则是陆顾两家联络的,算是最先投靠大周的会稽大族。所以,有好事自然要先应着自己人。

至于最早投靠来的吴中豪族沈氏沈仪、周氏周宾,自然另有安排。

沈仪便是计划中秣陵郡太守,张氏有着其他三家同气连枝的确不好赶尽杀绝。但大周治下的吴郡,可以多两家大族啊。让吴郡四大家变成六大家,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至于如何扶持,简单的跟一一样。

噢对了,会稽那边还有个周家的家主周昂归顺,就是不晓得父皇为什么指名点姓要周昂去长安~

----------

没错,就是周昂。

其兄长周昕,在吴王孙策平定会稽之时,战死沙场。其弟周喁早年任袁绍帐下大将,在与袁术的战争中战死在洛阳。

唯独周昂,在袁绍失势后,漂泊辗转,回到了会稽老家。

在连续十几载的乱世中,会稽周氏子弟死伤惨重。无论是当年跟随袁绍与袁术交战,还是后来保卫会稽的战争中,都伴随着数之不尽的周氏子弟殒命沙场。

人老了,看的也更开了。

当今大势,属于当年自己口诛笔伐中的高逆、高贼!

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