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472章 子衿

天下末年 第472章 子衿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琰儿!”

周瑜突然改了口,让蔡琰忍不住再次抬起头来,看着周瑜。

“明日,吾欲去书与家父,请其前来长安,与蔡师一叙。若是汝愿意的话,吾家可使人先行纳采。至后岁时,瑜若未死于沙场,再续余礼。若是……唔!”

一只玉手,封住周瑜口唇,后面一句话,终究未能言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蔡琰蓦然颔首低语,眉目微闭,双手紧扣,付之胸前。

周瑜眉头一锁,心中很是不舍。可惜,男儿丈夫,不能流连于温柔乡而忘返!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说完,周瑜就这样静静的注视着眼前的女孩,目不转睛。

良久。

蔡琰这才抬起头来,言道:“周郎还能在府上停留多久?”

“不多了,待家尊至长安后,便要搬出去了。毕竟,总要在长安购置房产,以为日后所居!”

周瑜答道。

蔡琰神情一片失落,说道:“方才,琰已向太一神祁祝。有天帝护佑,周郎雄姿伟略,必然诸事皆安!”

周瑜身形一颤,心中略有窃喜,略有忧虑。

沙场之事,谁又能保证一切。万一,自己真的有所失,眼前的昭姬,岂不是要愈加伤神。

“多谢琰儿,不过且听瑜一言。若瑜有所差池,君勿伤怀!”

“不会的,不会的,肯定不会的!”

蔡琰突然心如刀绞,连连沉语。突然,似乎又想到什么,言道:“周郎是否与郭祭酒相交甚密?若是如此,大可拜请郭祭酒与大王言之一番。有诸军护持,周郎必然无忧矣!”

“琰儿,当年瑜身在洛阳之时,便与大王见颜数面。然,瑜不欲如此。若从军,必为小卒,步步而行。”

“可,可做兵卒……”

“怎么,琰儿就这么不信瑜乎?”

“不是,我只是担心~”

“吾意已决,切莫将此事告知蔡师,明白吗?”

面临着周瑜的质问,蔡琰久久不言,注视着周瑜的面庞,就是说不出那个好字。

“吾周瑜,可是八尺男儿!”

周瑜又是一句。

蔡琰沉默片刻后,这才言道:“便依郎君!”

“哈哈~好!”

片刻后,蔡琰哀叹一声,言道:“周郎,昭姬先回去了!”

“不若同归!”

“不用!”

蔡琰留下一句不用,径直离去,只剩下周瑜又不解的拍了下额头。

……

客室之内,蔡邕的讲习终于完了。

看向鲁肃和李义二人,蔡邕探出手,示向旁边二人,言道:“子敬、孝懿,来,吾与汝二人介绍两位天下才子。”

“这位是卫觊,伯觎。这位乃是伯觎之弟,名宁,字仲道。二位才俊出自河东卫氏,皆才学斐然也!”

“在下李义,字孝懿,见过伯觎兄,仲道兄。”

李义倒是没有什么感觉,恭手见礼。

反倒是鲁肃迟疑了一下,这两人出自河东,那也就是魏国之人。听闻蔡师,也未尝与河东卫氏有过交集啊!

“在下鲁肃,字子敬,见过伯觎兄,仲道兄!”

几人一番见礼后,蔡邕这才询问鲁肃:“子敬,此次射策,如何?”

“托蔡师教诲,射策过后,肃感觉必然中也!”

“噢,子敬竟如此自信。来,且与老夫详尽道来。”

“诺!”

鲁肃恭手请之,言道:“先前四书之题,虽然偏僻,然不过讲解释意。肃不才,却也自信不会有所差池。唯独,那下场三道题目,匪夷所思。其一曰:‘今汝为农夫,当若何。’其二曰:‘今汝将兵万余屯华阴,十万敌已破函谷,当若何。’其三曰:‘今楚国大变,当若何?’,这三题毫无范畴,着实费了肃一阵功夫。”

“哈哈哈……”

蔡邕却是大笑起来,稍后才说道:“子敬不知,这类题乃大王所置,曰策论。上及军国大事,下含耕种之事。便是老夫当时初闻,也是心头迷茫啊。伯觎,心中可有计较乎?”

说完蔡邕没有问向鲁肃,反倒是看向卫觊,相询问道。

卫觊略做一笑,言道:“蔡师,这第一题,觊实在没有头绪。第二题,当应坚守,而后报之长安,请以援兵。第三题,自当联荆州、汉中、吾魏国,相携攻之袁术,并二分之。觊之拙见,还请蔡师指点!”

“还算不错,可评之为中!”

蔡邕捋着胡须,笑着言道。旁边的卫宁一愣,疑惑问道:“怎么才是中,难道家兄所答不对吗?”

“仲道,不得无礼!”

卫觊一声厉喝,卫宁这时也知失礼,当即起身躬礼:“蔡师,小子鲁莽失言,还请蔡师责罚!”

“嘿,伯觎,仲道还小,些许不知亦能理解!何必严苛!”

“嗨,此乃觊见识不足,一题不答,便是评之为下,都不为过。得蔡师厚爱,予以评中,已是大幸!”

“伯觎且听听吾这弟子所答如何?”

蔡邕一指鲁肃,言语中更是带有弟子二字,顿时惹得殿内诸人齐齐看向鲁肃。

便是鲁肃,也是措不及防啊,自己这就成了蔡师弟子了?

“子敬,且道来!”

“诺!”

“正如题意所述,时值十月,秋收刚过。农夫必然要翻耕土地,以作休耕。而后,依吾大周之制,冬季参与作训,习练武备。所以,肃答之以家族健妇休耕,主家服三月之武训。而后于官府做工,获取钱币。题二正如伯觎兄所言,坚守潼关,静待援兵。至于题三,肃另有别见,答曰养精蓄锐!”

鲁肃说完,卫觊当即陷入沉思,仔细思虑着第三题。

片刻后,这才一拍腿肘,大喝一声:“嗨,觊为题所误也!”

“哈哈……”

蔡邕也笑着言道:“如何,伯觎也未曾想到吧。”

“唉,觊是未曾想到啊,此题醉翁之意不在酒哉!”

“正是,此题虽言楚国大变,可未言有何大变,是否伤及元气。又未言天下各势力,又有何举动。邕方才亦是为之所惑,直至伯觎言之,方才醒悟,怎么可能如此简单!”

“子敬大才,蔡师倒是收了位好苗子啊!”

“哈哈……”

蔡邕非常满意的捋了捋胡须,毫不掩饰自己对鲁肃的喜爱。

唯独鲁肃,急忙拱手言道:“伯觎兄谬赞了,肃先前答时,亦是踌躇再三,费时日久,比不得伯觎兄如此急智啊!”

“吾等射策题中,竟是如此?唉,义怕是要失策了!”

旁边李义却是摇摇头,倍感可惜。

“孝懿不必自馁,此为策论之题,实乃王上欲让诸学子自由作思。旦之所答,不离其意,少说也是个中评。”

“多谢蔡师教诲!”

李义当然知道蔡邕只是安慰之语,但也立即致谢,不失礼数。

随后,几人便在此连连交谈,直至天色渐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