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777章 冬季攻势(3)

天下末年 第777章 冬季攻势(3)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颜良主力大军的动静,并没有瞒过周、汉两军的斥候。甚至,颜良压根就没打算隐藏踪迹。

大军一路高歌猛调的朝着高奴返回,可谓是看傻了不少人。

尤其是距离最近,刚刚接到王司徒密信的张杨和王隗二人,面面相觑。

这,赵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密信上字迹以及印在角下的章,无不说明着此乃王允亲笔。可上面所描述的内容,却与现实大相庭径。

“王兄怎么看?”

张杨转头看向王隗,毕竟人家好歹是一家人。若是依司徒密计行事,纵是出了差池,自己也能摆脱一部分责任。

王隗当然知道张杨的心思,也不点破,而是紧紧盯着密信,再结合斥候所报,颇是难决。

如今,汉军驻扎在高粱亭好几日了,既不敢轻兵冒进,抵进襄陵。又不想就此作罢,退兵北返。正值犯愁之际,司徒传来密令,要自己等人奇袭端氏。

这……

赵军主力刚退出端氏,自己等人就受命奇袭端氏,未免有些太巧合了吧。要知道晋阳距离端氏数百里,往来一遭也得半月功夫。

半个月前,他们还没被周军正面击败。半个月前,赵军主力驻扎端氏。甚至,半个月前,周国各路大军都还未进入河东地界。

不怀疑才是假的!

未卜先知,怎么可能存在?

那所为谶讳之言,也只不过是些许名士,肆意揣测罢了!

自己方才可是第一时间来怀疑密信的真假,很可惜,它是真的!

也就是说,贤弟远在晋阳,连河东局面都不太清楚的情况下,要自己等人远袭端氏。

“稚叔,出兵吧!”

王隗沉索一阵,仍旧意欲出兵。不出兵也没办法了,襄陵城有着周军第一军在,他们仅余的不两万七千余将士,连正面阵战都打不过,更别提攻城了。

张杨注视着王隗,目光迟迟不去。十余息后问道:“王兄,奇袭端氏,乃九死一生之局。吾等兵卒众多,想要隐匿行踪,势必要留下民夫和大量粮秣。且尚不知端氏究竟有多少赵军,一旦顿兵坚城,周军必会断吾等后路。而且,纵是拿下端氏,后面还要进攻高奴。高奴城坚池深,又有天井关为犄角,兵精粮足,何以破之?”

“此事非吾等所忧,只需依令行事即可。司徒腹藏谋略,布筹天下,必有妙计。”

王隗给自己打了一针强心剂,轻兵犯险,若是没有良策,贤弟断然不会如此行令。

张杨暗叹一声,言道:“也罢,便如此吧。不过张镇东,肯定不愿意冒险。”

“管他作甚,有军令在,其若不从,隗必杀彼!”

一说到张燕,王隗当即上了火气,言语中杀气腾溢。

张杨白眼一翻,没有说话。

……

除此二人外,第二骑兵军军将李式,也收到两封颇是蹊跷的密信。

一封来自第一军军将严颜,一封来自安邑城内的阿翁。

身在北屈县衙内,李式愁眉不解的来回琢磨这两封密信代表的深意。

自解临汾之围后,自己帅诸骑北上,一日而吓退匈奴单于,平阳遂解。继而北上,前抵北屈,匈奴见势,遂仓皇逃窜,复北屈县邑。

至此,南下的匈奴骑兵,已经悉数被逼退,远离河东富庶之地。原本驻扎在平阳的马玩所部,也率兵返回襄陵,归于编制。

成分当然有些夸大,可事实也没啥区别。

自己的第二骑兵军拢共就跟匈奴骑兵交战了一次,在平阳城外,先头一部精骑,对阵五千余匈奴断后之兵。

面对如墙而进的大周铁骑,匈奴人仅是短兵交接片刻,便狼狈而逃。之后,了解了这一战结果的呼厨泉,想了一下,感觉打不过周军骑兵,于是径直离去,都不给自己追杀的机会。

北屈,只是一座被匈奴人放弃的城池。自己来到北屈的时候,匈奴人早就跑到了蒲子。

明日,自己也正打算率军收复蒲子,而后断了汾水东岸的汉军后路。可偏偏在今夜,收到了两封密信。

一前一后,相差不过两个时辰。

两封密信,都是要求自己立即放弃汾水以北的所有县邑,退回安邑。

这合理吗?

汾水以北,被匈奴人夺取的县邑,只剩下一座蒲子。观呼厨泉之胆气,大军一至,胡夷必走西河。

收复丢失的县邑,功劳不大。

但第二骑兵军仅靠一战,便喝退数万胡骑,仓皇北逃。这名声传出去,第二骑兵军上上下下面上都有光。

或者说拿下蒲子后,再退回安邑,也差不了许多。可现在蒲子未下,胡骑尚在河东,自己骤然退兵,必然导致军中士气低落。

既是密令,普通军吏、士卒肯定没机会知道。他们不了解情况,只会多想。

如此也就罢了。

偏偏两封密信上,要求自己回军的兵力也大相庭径。

来自于严颜的密信,只是让自己率领一师兵马回援安邑。而阿翁的信,却是要自己全兵南下,救援安邑。

也就是说,令非出一人,否则不会如此模糊不清。

严颜的密信不多说,上面真真实实的盖着第一军军将玺印,日后肯定会报于长安,是为公文。而阿翁的信,是其亲笔信,父命难违。

思虑了良久,李式这才定下决心。

随后,唤来心腹大将胡封、李蒙。

李蒙乃李氏宗族旁支子弟,乃自己堂弟。胡封乃阿翁外甥,自己表弟。

皆推心置腹之人,足以信之。

至于军中副将姜隐,李式可不敢让其知晓此事详情,也决不会使其知晓两封书信的差距。

胡封、李蒙一入帐后,拱了下礼,有些神魂不清。

他俩可不比李式,没有烦心事骚扰,早早便睡下了。结果倒好,谁曾想夜半之际被叫了起来。

李式将书信的内容,悉数告于二人后。两人当即清了下神,仔细品味着其中差距所带来的影响。

“二位贤弟,为兄意遵父命,不知尔等如何看待?”

“这还用说,吾等李氏宗族,一荣俱荣,一焚俱焚。阿兄所为,亦蒙所为也!”

“封虽李姓,可亦与李氏同进退。”

一人一句的表态,让李式大松了一口气。只要两人无异心,姜隐根本做不了任何改变。再说了,第二骑兵军上下,多是阿翁旧部,

虽然不晓得阿翁要做什么,但总感觉不是什么好事。

罢了罢了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