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下末年 > 第901章 司马懿

天下末年 第901章 司马懿

作者:慕寒千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9 17:27:14 来源:笔趣阁

“元皓,欲荐何人?”

袁绍问及,余众也皆附耳相闻,想要看看究竟是哪家子弟,竟得田公如此青睐。

田丰笑而言道:“大王,此子已在殿外恭候,一见便知。”

“噢~”

袁绍心中好奇,给身旁内官使了个颜色。

内官当即奔走出殿,很快就见到了已在恭候之人。

见之很是惊讶,倒不是认识此人,而是此人看起来也未免太年轻了吧。尚未及冠,一副儒嫩之色,略有颔首,礼节倒无所失。

然而,年岁啊,仍旧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天埑。

“小郎君,王上传见。”

“多谢内使通传,感激不尽。”

司马懿冲着内官见了一礼,整理了下身上衣衫,平复着心中的波澜。

“小郎君不必多礼,随吾来吧。”

内官说完,提步踏阶。

司马懿也狠狠的呼吸了两下,踏上那阶梯,尽头便是整个大赵的最中心。

近来几月,沮师忙于军中事务,不可开交,便让自己先跟随田公学习。几月授学,自己能够感受到田公对自己的欣赏。

今日,更是伴随其入邺宫。

可中途,便被人传召至此静候。

从站在台阶下的那一刻开始,自己就在想该怎么面对赵国君臣。

到现在,仍旧思绪如麻,不得其解。

毕竟不是先前去拜访沮公,自己腹中早已做下定论。现在,就看这几日心中所想,会不会用的上了。

————————————————————

“小子司马懿,拜见大王!”

事到临头,司马懿反而浑身放松下来,大大方方的见礼言道。

殿内众人,看着眼巴前的毛头小子,无不是诧异非凡。这其中,听说过河内司马氏的人很多,听说过司马防的人也很多。

甚至司马防之子司马朗,知道的人也不在少数。

可唯独这司马懿,闻所未闻!

不同于别人,袁绍早在司马懿拜沮授为师时,就知道了此人。司马防次子,字仲达。

河洛之变后,司马家遭遇灭顶之灾。司马防及其三子,皆殁。

只是没想到,原本应该在袁氏记录的关东俊杰上划去的司马懿,居然还活着。而且,还来到了赵国,拜了沮公与为师,学于田元皓。

“孤道是谁,原来是沮公高徒。田公所荐,使公与无功也!哈哈哈~”

袁绍向着田丰开了句玩笑话。

田丰亦是面显笑意,沮授摇摇头苦笑道:“王上,仲达天赋异禀。臣本想教导二三载,再为国举才。今日田兄先行,且看这孺子表现如何吧!”

“公与大气!”

袁绍赞了一声沮授的气度,转看向司马懿,笑着言道:“仲达,今中原楚、曹、孙大战,群臣献两策。一乃弱曹之策,一乃坐观之策,孤意难决啊!”

说完,众人目光皆注视着殿内的这位少年郎。

司马懿微微颔首,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思忖了片刻,俯身躬礼言道:“启禀大王,小子年岁尚轻,历事不足。胸腹之见,不过尔尔,万不敢与庙堂诸卿相论,更不敢定诸国栋之策。”

话音一落,殿内众人,面色各异。

袁绍有些皱眉,心中也在奇惑这小子究竟是不敢,还是没有想好如何回答。至于有才无才,沮授和田丰可不是瞎子。

但别人心中的想法,就未必如此了。

有的人认为这司马懿年纪轻轻,倒是深得进退之道。无此言,即便其今日高谈阔论,日后在赵**政之间也是寸步难行。

毕竟,这是一场权力的争斗,一孺子冒然闯进来,不被搅得粉身碎骨都是天大的运气了。没看到,殿内很多人都闭口不言,坐视审配、郭图相辩吗?

连他们之中的某些人都不敢妄言,更别提这区区司马懿了。

而有的人则认为这司马懿不过如此,空顶着沮授高徒的名号,腹无定论。

“仲达,不必拘谨,尽可言之。”

袁绍看到了沮授和田丰的从容淡定,再度开口言道,想要看看这个小家伙是不是还打算推了去。

果不其然,司马懿突然之间也有些失据。

自己还是逃不掉啊!

于是,再度俯身,朝着两侧的赵国重臣言道:“小子若有失言之处,还望诸位长者,莫要怪罪。”

随后,这才挺起胸膛,向着袁绍言道:“敢问大王,欲何时举大军南下?”

“噢~今岁如何?明岁又如何?几载后又如何?”

“若今岁南下,则攻楚国。若明岁南下,则攻曹操。若几载后南下,则两相并攻。”

司马懿神色越来越淡定,坦然说完后,便肃身等候着他人的再度发问。

袁绍没有再言,而是逢纪站出问道:“仲达所言,皆出兵攻伐,莫非以为吾之策有不足之处?还望司马~仲达指点!”

逢纪说完,司马懿心中便晓得其与审配应该是主张按兵不动的一方了,回礼言道:“逢中丞言重了,小子初涉世事,理应多向中丞请教,岂敢言指点一词。不过,既是论策,当不弊言辞,方乃吾大赵名士风范。”

“懿斗胆而言,还望中丞勿怪。按兵不动,于吾大赵此时而言,并无不可。待到曹使君与楚王拼个两败俱伤,而吾休养足粮,再挥师南下,确实妙计。只可惜,曹使君帐下亦有荀文若、程仲德、戏志才、陈公台等谋略绝伦之人,又岂会坐等吾大赵成渔翁之利!”

“懿不知彼等如何谋策,但吾大赵若无动静,必然处被动之局。正所谓,两军对垒,料敌为先。中丞乃颍川名士,当知一步失,步步失之理。”

“妙!妙!妙!”

郭图见到逢纪落了颜面,当即不忘再补上一刀。

而后,又言道:“仲达,还请明言为元图兄解惑啊!”

逢纪当即面色涨红,盯着郭图那贱贱的笑意,恨不得当场撕了这贼厮。

而司马懿,也皱起眉头。

自己礼仪尽到下,果然还是出了差池。

可现在,骑虎难下之时,当迎难而上。至于日后,待回去后,再向沮师和田公请教应对之策吧。

“既然如此,吾大赵当自定谋略。一如田公对阵王司徒,任其百般妙计,唯吾依计独行。今岁,吾大赵尚需修养,难以动大军。但大将军处可增兵两万,按兵不动。再使长公子率并州兵马攻河内,以为日后计。明岁,冀州可恢复八成元气,有举大军一战之力。”

“若为数载计,当先攻青州,夺此积蓄兵马粮秣。而后以长公子所部,袭扰河洛,制楚国心力。使其东不能灭曹,南不能平孙,内不能休养。如此,大军南下之时,楚国心力交瘁,曹操势弱兵少,难阻吾天兵定鼎中原。”

司马懿说完,再度行礼言道:“小子妄谈谬论,献丑了!”

没有人回话。

袁绍注视着这少年,心中在感慨。

田丰、沮授皆是喜之若狂,仲达的表现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大赵国策乃是一统河北,再拥强兵南下山东。而后西进关中,一如光武故事,并统中原。

现在,司马懿说的这么多,全然就是如何南下山东的策略。

什么今岁伐楚、明岁伐曹,数载后两相伐之,连起来就是如何一步步的拿下中原之地。

屯兵平原、河内,势必使楚、曹心生紧迫,急于一战。楚胜则河内动,使其不敢并兖州。曹胜则攻青州,击其后腹。

让楚、曹、孙,处于一种畸形的平衡状态下,来为大赵谋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