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陈船疑兵之计

汉室风云录 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陈船疑兵之计

作者:来不及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0 04:02:33 来源:笔趣阁

小标题:韩信临晋疑兵,周叔苦心谈忧

看到这么个人进谏魏豹拜周叔为上将军,统领西魏全国防御,这是出将入相的节奏。

这让柏直很不爽,眸光中闪过一丝杀意。

魏豹则是眉头紧皱,他不希望这个时候周叔和柏直之间出现问题,如果二人不和,西魏就很危险。

单靠他魏豹很勇猛的杀敌肯定不行,西魏自身不硬,魏相项它也不可能很尽心的为西魏卖力。

魏相项它从楚国带来的楚军号称数万精兵,其实不过万余精锐而已,根本不像南下征讨黥布那样调十万精兵攻打。

主要还是靠自己,这是魏豹给自己的定为,既然将来薄姬当生天子,他魏豹是要做天子之父,开国之祖的人,自然要多多靠自己。

魏豹不知道该怎么平衡二人的火气,互相不顺眼的局势,这蔡寅此时的话让魏豹有些为难。

蔡寅道,“既然大王欲南下坐镇安邑,西魏都城必须要有上将镇守,臣以为当拜周丞相为上将军,统领西魏兵马,坐镇国都,如此相国才能率楚之精锐随大王与大将军南下抗汉。”

蔡寅道出此言的话理论依据很简单,就是大王南下坐镇安邑,平阳必须要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来坐镇,军政一把抓。

周叔作为丞相本是魏相的助手,可理政务,再授予上将军衔领兵,如此军政皆可临机而断。

如汉来个声南击北,平阳也可无忧。

听完蔡寅的一番话,魏豹已经明白这番策略恐怕不是出自蔡寅之口,恐怕是周叔所为。

不仅魏豹,柏直也认为此乃周叔假借蔡寅之口道出而已。

魏豹的眉头皱的更紧,如果拜周叔为上将军,那么就会和大将军的职权有冲突,最令魏豹担忧的是军政独揽于平阳,一旦反叛,那可是灾难。

不放心,魏豹心中不放心,纵使现在周叔无反心,可谁能保证未来之事皆在掌握之中。

一旦汉魏之间的形势出现逆转,那可不好说。

寂静,大殿上一片寂静,只剩下呼吸声和脚步声,魏豹不自觉的踱起步。

秋八月的天气才不过刚入秋,但不知为何魏豹感到一阵阵寒风悄悄的往他心里钻。

感到一阵阵的恶寒,甚至汗毛倒竖。

就在此时一句中气十足的声音让魏豹感到一股暖流流遍全身,“大王,臣虽贵为魏相,然终究从楚而来,所率部下不过万余人,坚守城池足矣,然攻汉兵力尚显薄弱;臣非魏人,数万魏地男儿恐不信臣,愿得固守平阳之职,周丞相与大将军可并力御汉……”

话音未落,魏豹立刻接话道,“魏相所言甚是,寡人意已决,群臣诸将听令。”

项它、柏直、周叔、王襄、冯敬、孙遫、武蒲等齐刷刷的列队听令。

魏豹略微思虑,决定将周叔和柏直的建议折中一下,于是有下面的安排,“周叔、孙遫率吾西魏一部主力陈兵蒲坂塞临晋;王襄、冯敬驻守安邑城外,深挖沟壑,筑其壁垒,随时待命支援各方;武蒲守汾阴,防备汉军从夏阳偷渡;柏直与随寡人坐镇安邑……”

讲完这些之后,魏豹的眸光看向魏相项它,语重心长的说道,“西魏国都平阳,寡人交予项相国,守好平阳,使给军食,即乃吾西魏第一功臣……”

言至于此,话锋一转,魏豹继续道,“如能请代王陈馀发兵相助,西魏距汉无忧,纵使马踏关中亦有可能,此事全权交予相国。”

话音一落,群臣诸将知道魏豹同时吸纳柏直和周叔的建议,平衡的相当不错,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布局。

诸将中不乏一些对魏豹的敬慕之情。

这个安排算是比较完美,三位各有安排,一个主抓前线,负责以蒲坂为中心的贯穿南北的河水总防线;一个负责镇守汾水之南的战场中心安邑,另外一个则是镇守国都平阳,即负责粮草的供给,还负责向赵国的陈馀求助。

西魏的群臣诸将皆认为只要这三点守好,纵使汉遣数十万大军来犯,又有何惧!

可话音尚未落地,周叔又提出异议,“大王,臣有隐忧。”

魏豹诧异,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悦,他魏豹自认懂兵法知谋略,这个安排相当不错,何来隐忧?

周叔说有隐忧,那就是否认他魏豹。

没有人喜欢自己总是被他人否定,魏豹的眉头魏锁,但还是一副笑容在脸,“有何隐忧?”

这一句隐忧,又使得即将结束的会议延长,恰恰就在此时汉使郦食其入西魏,欲劝魏豹从汉,魏豹欲暂停兵事会议,准备接见郦食其。

由于来的不是时候,魏豹没有立刻接见郦食其,而是被西魏的群臣诸将缠着又商量几天,始终没有统一的好方案时,魏豹这才暂停,接见郦食其。

待魏豹拒绝从汉而郦食其走后,魏豹原本疑惑不定的心,这才渐渐迷雾消散。

郦食其使魏后,河西数日间发生变化,这恰恰给周叔心中那隐约的担忧得到证实。

汉军大量集聚临晋,在临晋之东,河西之安已经出现很多的战船。

不仅是战船,汉军还大量征集民间渔船,河水之岸上绵延十数里,全是船只,黑压压的一片。

这种消息自然很快传到西魏。

群臣诸将一片紧张,知道西魏将面临大战,国家将进入紧急状态,群臣还想和魏豹再商榷一些,尤其是周叔还抓着自己的隐忧想和魏豹好好商谈。

魏豹则道,“大略已定,立刻执行下去,事不宜迟,绝不能让汉渡过河水。”

群臣诸将各就各位,魏豹也立刻出平阳赶往安邑。

途中随行的除大将柏直,还有周叔、孙遫、王襄、冯敬等将,尤其是周叔途中还在跟魏豹说他的隐忧。

周叔道,“大王,臣昔日曾结识韩信,此人用兵诡道多变,虽言韩信有意陈船渡临晋,然臣恐此乃韩信陈船疑兵之计,如汉军从郃阳、夏阳乃至龙门山某一处出兵,直击平阳,岂不大大不妙?不可不防。”

郃阳(今合阳县)、夏阳(今韩城市),这两个地方是可以渡河的,龙门山也藏着隐秘小道,随不能行大军,然出一支奇兵,终究是个大大的隐患。

经过周叔的观察和推断,夏阳最有可能会有偷渡之兵,在此向北可击平阳,向南可袭击安邑。

这种隐忧,周叔非常诚恳的向魏豹阐明。

柏直见魏豹眼眸中有不悦闪现,便质问周叔,“纵使汉军耍诈,偷渡夏阳直击平阳,怎就大大不妙,此岂(难道)疑惑魏相可否守城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