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七百章 何处归去

汉室风云录 第七百章 何处归去

作者:来不及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0:05 来源:笔趣阁

一将拉住灰伯,“灰伯,隐蔽!”

灰伯反而用力挣脱,反而向对岸奔去,此将吃惊的看着灰伯奔向那到处是箭矢的对岸。

灰伯在努力的奔向熊心,在他眼里那就是他的孩子,灰伯不能让熊心孤零零的死去。

奔跑,奋力奔跑,灰伯忽然感到胸口一凉,接着便是有一股热意自胸口溢出,像是有什么东西从身体里慢慢离开。

灰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倒在熊心的身旁,眼中留着笑意,心里有一句话未曾说出,“熊心为王,灰伯错矣……”

秦虽灭,天下并未定,人心思安,安在何处……

故王陨落,新王生,不是每个故王皆是那么幸运。韩广被追杀于无终,熊心被追杀于郴县,旧人去,新人来,所幸的是恒山王张耳被人赶出来,被人追击,却还是顽强活下来。

赵地还在张耳脚下,只是眼中已经看不到襄国,看不到曾经的信都。

眼中只有残垣断壁,只有一片的萧瑟,曾经的邯郸城,赵国之都,与武臣在此城曾君臣一场,如今再看,已人非物亦非,被章邯毁坏城郭,早就失去昔日赵都的风采。

此刻的张耳沿着小路逐渐在远离邯郸,渡过漳水一直南下,眼中的残恒断壁也渐渐模糊。

身后的景色已经远去,模糊,隐藏于山林之后,眼前的景象却变得模糊,不知何时薄雾降临。

山中秋雾浓而寒,张耳眼前一片雾蒙蒙,心中更是一片迷蒙,他已迷路,心亦迷路。

助其脱困的殷兵已经回去,雄赵赵气昂昂的回去,殷王司马印很得意,当时张敖表示要感谢,但司马卬拒绝,在司马卬眼里能救出衡山王,仅仅此事便是最大的回报,至少可以证明他殷国非弱国,不比恒山国弱。

或许以后可能不会有恒山国,除非张耳能借到兵复国。

张敖走到张耳身旁道,“父王,为何停下,敖识得路,向左可缩短数日路程,提前渡河。”

张耳却苦笑摇头,“非人迷路,而乃心迷路矣。吾空有贤名,如今天下诸王中,似无所归附…悲哉…”

贯高道,“大王本乃楚立,可入楚借兵收复赵地,何言无所归?”

贯高之言,赵午和张敖皆以为然。

目光看着张耳,眼神中期待着张耳的决定。

张耳犹豫,残阳西落,繁星点点,张耳还在犹豫。他究竟在犹豫什么?张敖、贯高、赵午等皆想和道。

甘公仰望星空片刻,收回眼神时,他从那已经被愁容占据的脸上,挤出一缕笑意,“大王为何不投归汉王,汉王已入关,且大王与汉王有旧交。”

这是一个很大胆的提议,不投楚,投汉,此时此刻人人皆知汉王攻入关中,已经正式宣布与楚相争,废除楚的分封,不再承认项羽的分封,早晚会成为楚的打击对象。

即便有再多言语可以修修补补,楚汉决裂势在必然,即便有张良的一句“汉王失职,欲得关中,如约而至。”

张良这么说,项羽未必这么信,但他却这么做,的确没有先西击汉。

西向入关击汉,补给未必有向北击齐那么容易,因为楚与齐接壤,并没有隔着别的国家。

可向西不同,中间隔着河南、韩二国,还有一个王陵盘瞩的南阳。

项羽是一个自认为百战百胜的战神,他相信自己的战力,可引兵大败秦,可无敌于天下,更懂得兵法上的一些常识。河南与韩如果从中作梗,怎么办?会很麻烦,梁地彭越如果从后袭扰,断其粮道怎么办,无论怎么思考,项羽从军事上判断的结果皆同,北击田荣要比西击刘邦容易。

项羽相信只要他将田荣击杀,以儆效尤,天下诸王何人还敢再反楚,包括汉王。

甘公和张耳自然不知道项羽此刻心中所想,甘公提出归汉,张耳依然犹豫,他不希望这种惨状再重演,故而选择很慎重。

张耳道,“汉王虽与吾有旧故,然楚项羽又彊,汉弱,且我乃项羽所立,我欲……投楚……”

张耳的声音很轻,似乎不愿更多的人听到,张耳取消寡人的称呼,不再称孤,而自称我。

甘公再次反对,“汉王入关,五星聚东井,东井者,秦分也,先至必霸。楚虽彊,后必定属汉!“

语气坚定,闻之令人无法质疑,此乃一种魅力,不单单是语言。

言毕,张耳再次陷入沉默,众人皆看着张耳,静静等着。

默然良久,张耳道,“如甘公所言……”

秋风吹散夜幕,秋日温暖赵地,却无法融化赵人脸上冰冷的惧意。

如今赵人善战,却不好战,武臣时直接叛秦归附武臣,以为已经免去战火,可不久李良反叛,战火再起,李良死,赵歇为王。

看到赵国贵胄为王,以为安定的赵国日子即将开启,可是等待他们的却是章邯大军的到来。

赵地再一次陷入战火,而且这次比以往皆大,大的将邯郸城郭摧毁,赵地男儿脸上先后出现恐惧和怒意,但终究恐惧占据主导,直到诸侯来救,秦兵被灭。

直到听闻关中之秦被灭,秦的根-咸阳彻底被拔除,赵地人觉得总算迎来安定。

秦已灭,赵地变成恒山国、代国,还有一部分被西魏拿去。不管怎么样,赵地总算安定,可不久令他们又失望。

陈馀和张耳决裂,彻底的撕裂,跟随张耳入关再回赵的还有许多是陈馀的部下,多为陈馀调教出来的。

面对齐的援助和陈馀的愤怒,他们毫不犹豫的转到陈馀魔下,此为襄国未坚持多久便被攻克的原因。

陈馀占据襄国,赵地人的脸上表情甚为复杂,既有期待,又有愤恨,还有一丝丝怨。

期待陈馀能带来安定祥和,能得到生活的改善,以前赵地的日子不算好,亦不太坏,秦灭掉赵国后,实行新的政策,新的变化本该好的,可惜赵人对秦有恨意,这点恨意使得秦法的好处未能在这片土地施展。

恨意使得秦国法制未能在这里上行下效,只留下秦的坏。

如果足够好,估计只能裹挟着走。

如今赵地的再次易变,赵人希望日子能好些,只要日子好,休管襄国城上插哪家旗帜。

旭日尚未穿透云层,大地依旧朦胧,一辆马车停在林中,准确说是倒在草丛上,草丛上的露水沾湿车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