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八百五十一章 坐实贼名

汉室风云录 第八百五十一章 坐实贼名

作者:来不及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0 04:02:33 来源:笔趣阁

刘邦之哭来的太突然,来的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些莫名其妙。

这一哭让群臣一愣,随后张良和陈平几乎同时反应过来。

张良立刻示意灌婴等战将,陈平示意刘交、周苛等文臣。

卢绾较为能懂刘邦,见其哭随后亦明白。

于是群臣和诸将一片哭声。

张良和陈平劝刘邦从地上起身,勿太伤身。

刘邦道,“项羽大逆不道,当伐之。”

董公便立刻进谏道,“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故而明其为贼,敌乃可服。项羽无道,放杀其主,天下之贼也。夫仁不以勇,义不以力,三军之众为之素服,以此告之诸侯,以此名东伐,四海之内莫不仰德,此三皇五帝之举也。”

闻言,刘邦心喜面怒,“善!立刻为义帝发丧。”

刘邦立刻传令,命三军集结,他要亲自为义帝发丧。

残阳犹在,春风拂来竟有些微凉,大有秋风萧瑟的感觉。一阵风吹过,卷起轻尘,在残阳的照射下竟出现蒙蒙的彩雾。

十数万的汉军形成一个圆形,戈矛林立,一片肃然,黑压压人头,红红的一片,竟无一人说话。

无声的士卒站的笔直,那携带的威势,比厮杀声还令人畏惧。

在圆形的中央是一个高台,临时迅速搭建而成。

圆形中忽然出现一个缺口,一行人向高台走去,为首的自然是雄姿勃发的刘邦,身后乃有两列相随,一列张良、陈平、刘交、郦食其等,一列卢绾、灌婴、靳歙、夏侯婴、孔聚、陈贺等。

文臣武将随刘邦缓缓登上高台,片刻后一辆轺车辚辚隆隆从那缺口中驶入,车上坐着一老者,须发皆灰,但两眼却炯炯有神。

刘邦又亲自走下高台,去迎接这灰发老者。

灰发老者谢道,“董公不敢有劳大王之驾,吾可自登台。”

高台上夕阳吹风,凉意已浓,或许春风中本来还带着寒冬余寒。

刘邦一脸的阴沉,一脸的悲情,任何人皆看得出刘邦今日心情不太好,不然脸上的笑容怎么不见。

不仅酒窝迷人笑不见,就连那常挂在嘴角和眼角的笑亦不切,昔日那个亲切可亲的刘邦不见。

此时的刘邦如同当年母亲刘媪去世一样,阴沉似水。

站在靠近的士兵见汉王如此,各个脸上不敢有丝毫的笑容,皆是一脸的激昂。

夕阳下沉的速度很快,眼看即将落下,刘邦终于开口。

诸多士兵皆在等着,等着刘邦这次南渡至洛阳的第一次露天讲话。

刘邦的话就是立功的机遇,故而每个士卒皆竖着耳朵听。

清清嗓子,刘邦终于开口,“天下公立义帝,北面事之,如今楚项羽大逆不道,竟然恩谋害其主,残杀不服从者,顺其者昌,逆其者亡,再次挑起战争;

暴秦乱世,民本亦水火之中煎熬,如今暴楚再起战端,其罪犹盛于秦,竟不天下安定;

此天下之贼,当诛杀,方享太平,今寡人亲为义帝发丧,三军皆素服,哀临三日,共诛杀楚之杀义帝者,有功赏之,无功嘉勉……有罪则罚,望三军之众,齐心协力,共伐无道之楚!”

刘邦的话不多亦不少,恰在刘邦讲完时远处的那轮红日坠入山林之中,不见踪影。

远处山林的鸟儿批命的飞,欲在夕阳未落前归巢,期待着早日与雏鸟团聚,可惜还是晚一步。

庆幸晚霞尚在,鸟儿们并没有因为黑暗而慌乱飞行的队形。

最后一片晚霞被夜幕吞噬后,变得很安静,山林中偶尔会传来狼吼虎啸。

夜幕中洛阳城千家灯火使得这座城像是无法入眠的少女,失眠。

今夜注定将是无眠的一个夜晚,在王城内的大殿上此刻亦是铜灯闪烁,酒香四溢,还能闻到阵阵的肉香。

似是酒宴,却没有酒宴的气氛,刘邦的眸光一直很凝重,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凝重过。

群臣诸将皆知刘邦是个乐观的人,更是一个不认命而执拗的人,很少有困难可以如此击垮刘邦。

此时的刘邦神情如同被击垮一样的凝重,但却没有击垮的颓色。

刘邦、张良、陈平、董公四人围坐在一张长案上,郦食其、灌婴等文臣武将或三五成群,或二三成队,根据人以群分自觉的搭配着。

刘邦、张良、陈平面前的炖肉已经变凉,但无一人去食,平时爱酒的刘邦此刻亦未曾饮下一爵。

众人不曾想那董公居然可以和刘邦等人坐在一起,群臣诸将中不乏

张良道,“吾等苦思伐楚口号,不料这天赐的口号竟在董公这里。”

刘邦心喜,面色已经很平静,“天赐董公,寡人不曾想,项羽真敢方杀义帝。”

董公道,“项羽此事做的极为隐秘,但董緤曾为楚将,恰逢知其事,偶尔得知项羽阴令九江王黥布、恒山王、临江王击杀义帝之事,或因此事,项羽不顾及曾冲锋陷阵,竟因曹咎妾之事诛杀于吾。”

陈平道,“此事形成檄文,当可抵十万大军。”

刘邦点点头,他自然知晓以此事做檄文,必可号令天下。在此之前诸侯王愿亲从者并不多,目前唯有韩王信、河南王申阳以及俘虏的殷王司马卬,至于赛王司马欣和翟王董翳已经没有多少兵,并不足以值得号令。

西魏王、赵王、代王、燕王、齐王以及南方诸王之前皆不在号令之中,没有足够的口号,不知该如何号令项羽所封的南方三王即临江、恒山、九江。

纵使不会跟他汉王去伐楚,能保持中立亦好。

可刘邦没有把握,甚至张良亦无良策可确保动三王之心。

如今以项羽放杀义帝之贼名号召天下诸侯王,愿从者必然有之,南方三王纵然不从,必然会保持中立。

坐实项羽天下之贼名,南方三王绝不敢助楚,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违,与贼为伍。

况且此三王皆在项羽阴令诛杀义帝者中,三王若敢动,必然会引火烧身,无人愿意背负杀义帝之骂名。

纵使义帝仅乃虚名,如周天子一般,并非实主,可名义上终究是君,弑君者无人愿做。

即便此乃项羽阴令,可三王乃执行者,无人愿意成为最终杀义帝者。

按照董公所言,此最终击杀义帝者乃九江王黥布,如此刘邦才明白为何项羽北伐田荣,黥布不愿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