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室风云录 > 第九百八十二章 京索间现迷重

汉室风云录 第九百八十二章 京索间现迷重

作者:来不及先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0 04:02:33 来源:笔趣阁

小标题:楚兵急追刘邦,京索间现迷重

苦战数日,丁义一脸愁容的来找周勃,“周将军,城中粮草将尽,楚军又欲做久攻,汉军处境艰险。”

提到粮草,周勃自觉有些大意,作为一路别将独挡一面之人,自然对什么考虑的皆很周到。

数年下来,早已形成镇密的思维习惯。

为驰援汉王,以逸待劳,只带七日干粮以做赶路之用,然后想着就地取食,当年别将定陇西时已养成这种情况,不料这次阴沟翻船,入得曲遇才发觉城中没有多少存粮。

周勃的眉头挑动,“大王,现至何处?”

有人可能觉得稀奇,迅信不达,如何及时得知刘邦离去后行至何处?

永远不能低估人的智慧,尤其是秦未楚汉之际人的智慧,历经诸子百家,世上奇术异学已经达到一个顶峰。

即便秦始皇焚书坑儒也不能禁全,不过消其万一,始皇一去,藏书的,默写的,一样样恢复过来。

说这么多,就是要说说奇术,周勃也掌握一种,那就是音律,通过合于自然的音律来传达消息。

为确保刘邦安全撤向荥阳,在至曲遇后,便在通向荥阳的各个要道安插身怀绝技的斤候,既可以暗中迷惑敌军,又可以快速传达信息。

单宁道,“已至京索之间。”

得知汉王已至京索之间,周勃眉头舒展,眼眸突然增亮几分,似心中已有计策,究竟周勃欲待如何暂且不提,单表那京索之间。

京索指的是荥阳之南的两座城池,京县和索城,索城距离荥阳最近,在荥阳西南方向,和北面的敖仓如同星辰拱卫明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蓝天之下,城头之上到处是红色的旗帜,迎风招展。

不仅京县、索城之上旗帜飘扬,其城外也不乏旗帜。

山头间、溪水旁、草木间、土源、水泽等处处可见营寨壁垒,到处可见红色的汉旗飘扬。

最令人倒吸凉气的是这些营寨的木栅还带着叶,沟壑旁还堆着新土,竟然是新建造的营寨,处处可见军帐,这一幕不仅让一路西行身心疲惫的刘邦感到惊讶,也着实让率军追击的龙且感到震惊。

一入京索之间,龙且的自信开始受到撼动,楚士卒锐气也跟着锐减。

龙且见入目便是营寨壁垒,认为已到荥阳城的防线,没有一场恶战是无法进军到荥阳城下。

龙且下令原地休息,先遣人探路,数名斥候回来后,龙且和周兰二人询问的问题不太同,龙且大致问一些有几处营寨,大概有多少顶军帐,估计有多少兵力,是车骑较多,还是步辛较多等问题。

周兰的询问却是有些不同,得到的答案不能满足,又亲率斥候兵近距离探查。

近距离周兰发现其中有猫腻,营寨是新建的,沟壑是新挖的,里面还没有引水为池,最主要的是他抬头看天,已是午餐之时,却没有一缕炊烟升起。

没有炊烟,难道欲唱空寨计?

熟读兵法的周兰知道有一种瞒天过海的计策,不同于金蝉脱壳,这计策虚虚实实,难分真假,信之则止步不前,不信则有冒进之嫌,着实为难。

周兰和龙且一路行来,遇到的汉军阻力,多为硬碰硬,汉将为护汉王,一个比一个猛,基本都是武力阻扰,用计策的少有,绝没这种情景。

如今来到京索之间,周兰不知不觉生出一身冷汗,明明尚未到炎夏,哪来的汗。

人言无知者无畏,的确是无所惧才不知怕为何物,越是熟读兵法越是觉得这京县之北,索成之南,处处危机,步步有险。

如再以常法待之,必然有险。

周兰回禀龙且,道,“吾率斤候仔细探查,知此京县之北,索城之南,大大小小皆可见营寨壕沟,寨内无炊烟,沟内无池水,乃虚实之计,大司马当慎之。”

龙且一听心里不太高兴,什么叫大司马慎之,好像他龙且就天生该上汉之当一样,说什么虚实之计,言大虚空,没有实质,如何慎之。

遇到懂自己的人不容易。

龙且道,“以亚将之言,当如何击汉?”

周兰快速的思考和整理着自己的策略,此行的目的之一是荥阳,是围困荥阳的刘邦,一路向北,皆有营寨,该击何处,何处才有汉军的伏兵,分兵击之,乃下下策,汉将巴不得楚军如此行事,好来个各个击破。

分兵乃兵力充足的情况下,分兵突围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之分兵需要慎之又慎,敢这么做的也只有霸王项羽。

周兰道,“虚实之间,难辨,与其寻找汉军战,不如诱蛇出洞,待其露出马脚。”

这是要等着对方出击,等着挨打的办法,用笨办法来应敌,龙且觉得不妥,自己率楚精锐高昂而来,怎能被动挨打。

周兰说这里是汉的地盘,在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找汉军太难,但可诱其出来,击之,并非被动挨打,楚军亦可以虚实应之。

龙且不解“如何虚实应之?”

周兰道,“汉将用此虚实伸张之计,一为壮势,二为伺机擒主将,楚可移星换位,以旗帜和行仗疑惑汉军,大司马可藏于军中。”

言毕,龙且已知晓周兰的意思,就是以帅旗和阵仗来迷惑汉军,简单说就是找个人假扮大司马龙且,龙且本人可隐藏在军中悄然穿过这个危险的地段。

只要能穿过这个处处是坑,不知何处会爆发的地方,顺利完成对荥阳的围困,那么就是一功。

有此功不仅可以在西楚国站稳脚跟,还为项羽亲至做好迎接工作。

龙且已经感觉到高处不胜寒,作为三大司马之一,没少惹人眼红,儿时的交情并不可靠,唯有军功和封地才是实的,立功之心敢叫龙且冒险。

如能避险,自当乐意为之,龙且道,“愿闻其详。”

周兰说出两个大方案,一个是大军在后,分兵探路,让一支支分兵去踩点,即便遭遇汉军猛攻,后面的大军可以立刻支援,如果汉军也耐着性子不出击,楚军便如同搬运货物一样,一车车运过去,但究竟那辆车里才有真货,一切看货主。

周兰的意思就是让龙且隐藏在这一支支的分兵中,而且每支分兵需首尾可看到,能够及时呼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