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吕布传奇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接见青年才俊

三国之吕布传奇 第二百九十三章 接见青年才俊

作者:何家四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25:06 来源:笔趣阁

建安初年,秋。

春麦尽收,冬麦将作,四郡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恢复与改善,虽然吕布没参与到屯田制的建设中,但在郑浑的号召下,许多官吏都派出家中的仆从杂役参与劳作,间或让四郡官署的官员们下田劳作一番,这其中的意义却是难以言喻。

当西凉的捷报从陇县发往大汉各地郡县时,正是秋收的尾声,对于还有着属于自己土地的四郡百姓来说,今年是他们过得最踏实的一年,也是最开心的一年。

平时那些动辄吞并土地的豪强们在吕布西征回来后收殓了不少,至少没有像以前那样公然明目张胆地横行不法,而郡县的官吏们也勤快了不少,经常巡视农田,并且领着郡国兵修缮水利和灌溉设施。

金城郡,看着封入府库的粮食,担任主薄的李儒总算送了一口气,自从甘宁西征回来告诉他吕布对今年的秋收极为重视,他就一直不敢怠慢,时常去下辖各县巡视,生怕中间出了差错。

其它地方,不少的官吏和他一样,得到了在陇县为官的亲朋好友的告诫,要么就是被上司严厉的盯着,总之今年四郡秋收征收赋税时,很少有地方官吏敢虚报数目,祸水从中贪墨。这屯田制可是吕布亲自提出来的,四郡今年能生产出多少粮食,吕布和他帐下的那些幕僚们心中可是都有数的。

几年来,经过吕布的打压和扶持,那些地方豪强也是足额交了赋税,他们当然隐瞒的人口所折算的赋税依然没有算进去,不过比起过去灵帝时,四郡在建安初年收上的赋税足矣让典农中郎将郑浑和他下属的官吏们抚掌欢庆。

想必粮食的丰收,平定羌人的十年战争的结束则让四郡的财政得以**,过去居高不下的军费开支总算可以减去了,不过成廉和魏越非但没有结束手上的盗墓勾当,反而愈发的凶狠。每次回来,他们都会聚众绘声绘色的讲述他们在墓中的惊险历程,每次都让大伙唏嘘不已。

吕布对这样的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成廉和魏越放手去干。可是话又说回来,都是下九流,同行是冤家,吕布为了掩护成廉他们的行动,开始大张旗鼓的展开护陵运动。打压那些专门挖掘陵墓的盗墓贼。

他之所以这么做,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有了那些钱财,就可以有更多钱可以用于兴修水利,进一步恢复农业。

温侯府邸,议事厅内,担任典农中郎将和主薄的郑浑在军议上公布了今年秋收时四郡的赋税,建安初年四郡共开垦田亩三十万顷,亩产二点二石,总产十六万石。折算了算赋税,折合为数千万钱。

光从数字上说,收上来的赋税无疑是庞大的,在除去来年四郡官吏和军队的俸禄和军饷后,财政上的结余剩下数十万石储粮和数千万钱,考虑到四郡还有严重的流民问题和可能发生的天灾,几乎没有盈余,尽管如此,对于郑浑这些过去年年在位财政赤字而忧心忡忡的官员来说,这已经可以算是值得普天同庆的好消息了。

屯田制才实行一年。就能获得如此庞大的成效,就已经很不容易了,经过一年的屯田,郑浑他们发现了屯田制实施起来产生了不少的纰漏。他联合贾诩他们合力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准备来年的时候在实行一个新的屯田制。

看着议事厅内振奋的幕僚,吕布自然不能扫了他们的兴致,更何况能有盈余也算是个好的开始,讨论完赋税的问题后,关于张辽、甘宁和驻扎在羌境的并州军的裁汰就拿到了台面上来谈了。

在甘宁回师金城的时。他便把李儒担忧的问题给吕布说了,现在并州军虽然有十多万人马,虽然气势上很宏大,但大部分人都是杂军。

这所谓的杂军是指在并州大军内,除了有并州老卒外,还有西凉人、雍州人、羌人、氐人,由于地处的地域不同,战斗力也存在着天壤之别。

由于并州和凉州地处大汉边缘,经常和异族作战,以至于民风彪悍,两州境内的男丁大都是熊罴之辈,打起仗来都悍不畏死。相比之下,其它地方的士兵都矮了一截。

雍州地处京畿之地,造就了太多的王侯将相,那里的男丁过惯了安逸的生活,打起仗来显得绵软无力,打顺风的仗还好,若是打逆风的时候就会丢盔弃甲,疲于奔命,严重的或许还会导致一场战役的失败。

至于那些羌、氐等异族士兵,打仗或许不怕死,但是他们劫掠惯了,胜利的时候就会劫掠平民百姓,不服管教,所到之处,寸草不生,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孙子兵法说:“兵不在多而在精”,意思就是说军队的质量不在于士兵的多少,而在于是否精锐,相比巨鹿之战就可以明白,所以当李儒提出这个问题后,吕布就和贾诩他们商量了一番,都觉得这件事迫在眉睫,需要尽早实施,去其糟糠,留其精华。

自光武皇帝中兴以来,大汉的国防政策总体是保守的,甚至称得上消极,光武帝定都雒阳后,不但郡国部队和边境部队大量裁军,就连中央军也进行了调整和缩编。

尤其是罢郡国都尉官;罢郡国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罢边郡亭侯吏卒这三条政策,直接导致边防武装力量衰退,国无常备之兵,士卒缺乏训练。

对于幕僚们的担心,吕布自然知道,队伍参差补齐,经常会发生斗殴的事件,裁减部队是必然的,但是如何裁减,这倒是一个大的问题。

“主公,估计在等一段时间我们就要入蜀,那些掺杂在部队里的异族士兵好办,把他们挑选出来,放到姜叙将军的虎豹营,作为我们入蜀的先锋部队,如果不愿参军的将他们遣散回羌境,至于雍州兵,可以把他们挑选出来作为屯田兵,如果不愿意的,咱们可以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回归故土,对于并州军和凉州兵,军龄限制在二十五岁到四十岁之间,其余的也让他们回乡吧!”贾诩看到吕布因为这个问题而皱成一团的剑眉,当下便将心中所想给吕布讲了出来。

“我也同样认为应当如此!”陈宫紧随其后,赞同贾诩的决定,紧接着程昱也同样附议,这样,吕布帐下的三个首席谋士算是齐了。

看着忽然间鸦雀无声的文臣武将,吕布终于开口说话了:“贾先生之言,并非没有道理,不过府库财政紧张,也不能蓄养太多兵卒,让甘宁和张辽裁军两万,可以遣散那些不愿意戍边的士兵,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吕布和贾诩他们都表态了,议事厅内自然没有人会再提出反对的意见。

散议后,贾诩以及几个谋士都没有急着离开,待众人散去之后,贾诩方才说道:“启禀主公,厅外有人想要求见,他们都是这次前来汉阳郡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

吕布心中一喜,好奇道:“哦?既然被先生成为佼佼者的人,某倒想见见,让他们进来吧!”

“诺!”

贾诩行了一礼,旋即转身朝议事厅外走去,没让吕布等得太久,贾诩便再次回来,他身后跟着六个人。

这六个人中,有五个人看着很年轻,面容清秀,全是单衣布履的儒生,另外一个人带着一面斗笠,看不清面容,他身穿一件半旧的白色儒袍,腰悬佩剑,身上带着一股风尘之气。

“马玄”“马康”“马津”“马良”“马谡”“法正”“单福”

“拜见温侯!”

六人进入议事厅后,依次向吕布报出了自己的名字,然后上前一齐躬身行礼。

程昱道:“司马八达,马氏五常,都是大汉年轻一辈的佼佼者,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马玄作为马氏五常的老大,听完程昱的夸赞后,不敢怠慢,当下连忙行礼:“先生谬赞了,晚辈诚惶诚恐!”

按礼节来说,程昱与他们父亲同辈,马玄他们是程昱的晚辈,而且程昱早就名声在外,是他们自然不敢怠慢,儒学,讲究的就是尊师重道,程昱虽然不是他们的老师,但是学问比他们高,于老师也没啥么差别。

程昱笑着点点头,把目光投向法正:“法正,法孝直,扶风人!”

法正奇怪道:“先生何以知我?”,他敢说他从来没有见过程昱,而且他也没有马氏五常那样名动荆襄,他很奇怪程昱怎么会知道他。

程昱道:“如果我说得不错,你乃是是齐襄王田法章的后代!”

法正笑道:“不错,秦国灭齐国,田氏子孙均不敢自称田姓,因此改为法姓!”

程昱点点头:“你的祖父当年被征辟为平氏县令,善于处理政务,擅长查察奸人坏事,因此在任期间,盗贼甚少为患,是当时有名的名士,我的祖父求曾经到过你们法家,你父亲法衍也是在下的挚友,所以知你!”

程昱说完之后,又将目光投到单福身上:“单福,本名徐庶,字元直,我没说错吧!”(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