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1195章 完成积累

明左 第1195章 完成积累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05:12:51 来源:笔趣阁

“耕种之术,自秦汉唐宋以来,时至今日可谓跃进千里。农田所产,早已数倍前人。然即便如此,天下生民能否果腹,依然要看老天爷的眼色。近些年来灾害一日胜于一日,只凭旧有的土地,再如何耕作也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有所改善,只有两个方法……”

黄士俊对于农耕并不是很了解,但也知道左梦庚所说的实乃至理名言。

华夏是农耕民族,千百年来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了提升种植的技术呕心沥血,各种农耕着作更是层出不穷。

然而人力有时而穷,面对着如今格外惨烈又接踵而至的各种天灾,真的是让人徒呼奈何。

以往一说起如今的动荡局势,不少人都会归咎于帝王和朝廷。

仿佛只要帝王和朝廷修身修德、广兴仁政,便能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不能说帝王和朝廷一点责任都没有,可如果都推到帝王和朝廷的身上,未免太过于苛刻。

黄士俊本身就是朝廷高官,对于帝王的所作所为、朝廷的运转施行全都无比熟悉,自然不能跟那些白目书生一般,非黑即白。

今日见左梦庚抛开帝王和朝廷的作为,甚至也不管地主、藩王、官吏的恶行,只从最基本的耕作之处讲起,不由的让他心生钦佩。

这人虽然是大明的叛逆,可是却持论公正,远胜天下人。

能取得偌大的基业,实在是有无与伦比的过人之处。

同左梦庚一比,紫禁城中的那位皇帝实在是相形见绌。

左梦庚可不知道黄士俊的心中翻江倒海,思虑万千。

他还在说着自己的见解。

“要想妥善的应对天灾**,第一个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耕种的技术。倘若有一天能够不管天时、不管地利,依旧能够五谷丰登,那么自然没有饥饿之患。”

这个说法,令黄士俊摇头叹息不止。

“虽是至理名言,可是天道有常,非人力所能及,行不通的。”

左梦庚点点头,并没有反驳。

虽然他知晓后世无数种令人惊叹的农业技术,但凭心而论,即便是在科技那么发达的后世,农业也不能完全脱离天时、气候的影响。

“第二种办法,就是积极对外开拓。手中掌握的土地越多,那么就可以更好的分摊损耗成本。如此一来,尽管天灾仍在,可是百姓收获的渠道变多,自然而然就可以衣食充足。”

第二个办法,也是他正在做的,更是这个时代欧洲国家也在做的。

黄士俊却不认同。

“开疆拓土,帝王之愿也。然而千百年来,强如皇汉、兴如盛唐,也难逃国衰民退之局。夏王殿下切莫要陷入迷途。”

说来说去,他的所思所想还是困于儒家之道。

左梦庚哈哈大笑。

“玉嵛公,可知我夏国早已拓地千里、产粮无数?这才是我夏国能够国泰民安的根本原因。”

黄士俊瞠目结舌,有些不敢相信。

“如今天下格局历历在目,老夫虽然愚钝,却也时时关注。实不知夏国拓地千里,所言何出?”

左梦庚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自得。

“夏国与大明不同,眼光从未局限于中原之地。时至今日,夏国已在辽东极北之地建立行省。此地比满清所据之辽沉更远,但是沃野千里、土地肥沃。除了一些未开化的土着之外,实乃无主之地。现如今这些土地都在我夏国手中,更是迁徙的百姓过去,用心开垦。就在年前,那边传来汇报,已然迎来丰收。”

左梦庚就像一个炫耀玩具的孩子,令人拿来地图,展示给黄士俊看。

待看到吉林省之所在,黄士俊什么都明白了,不禁顿足哀叹。

“唉,当年太祖皇帝封锁海疆,片板不许下海,方有今日之恶也。”

他是有大智慧的人,一下子就看到了大明的问题所在。

正是从朱元章开始的闭关锁国之策,才让大明失去了对外开拓进取的时机。

不过他还是有一些事情参悟不透。

“据闻极北之地天寒地冻,奇冷无比。这都蛮荒之地,也能种植粮食吗?”

左梦庚详加解释。

“极北之地一年当中大半时间确实寒冷无比,但是却也有数月时间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加上这种地方素来没有经过开垦,土地肥沃无比。只要稍加培护,其中所产远胜中原。根据那边的汇报,今年一亩地产出小麦,大约有一石半左右。”

他用了大明的计量单位,却让黄士俊有些湖涂。

“这个产出,似乎并未比中原高出多少啊。”

左梦庚笑吟吟的。

“那玉嵛公可知,极北之地每人耕田多少?”

黄士俊情知其中大有文章。

“多少?”

左梦庚伸出三根手指。

“为了鼓励百姓移民过去,我夏国规定,每个百姓在极北之地可以分得土地……三百亩。”

黄士俊一惊之下,竟然将胡须拽掉了一绺。

可是他却根本顾不上疼痛,完全被这个数字给吓到了。

“三……三百亩?怎会这般多?”

直到这时,他才终于明白左梦庚所说的、用更多的土地来摊薄天灾造成损害的原理。

每个人三百亩土地,除非在天灾之下全部损毁,否则的话即便只有五分之一能够产出,收获的粮食也是非常可观的。

而且即便极北之地的土地每亩产出稍有不如中原,可是……

三百亩土地!

加在一起,产量可就太恐怖了。

左梦庚也说得明白,那边的土地都是新近开垦,尚未成熟,因此产量才这般少。如果经过长年累月的培育,生地变成熟地,只怕会更加喜人。

“今年夏国本土多处遭遇灾害,田产损失很重。可正是由于极北之地大获丰收,因此百姓根本就没有挨饿的风险,这才有玉嵛公看到的祥和安宁景象。”

对于吉林省的开发,左梦庚颇为自豪。

就在今年,所有的投入都换来了回报。

根据吉林省统计,省内所有耕地产出的粮食足足有十五亿斤之多。

可吉林省现有的人口,连其中的十分之一粮食都吃不完。

因此趁着冬天海域平静,多余的粮食已经开始络绎不绝的向本土和朝鲜运送,极大的缓解了两个地方的粮食压力。

至此,夏国境内最后一点反对开拓的声音都消失了。

同样由于极北之地的顺利开拓,极大的充沛了夏国的底气。让左梦庚准备解除蛰伏,开始将目光看向整个天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