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181章 一战功成天下知

明左 第181章 一战功成天下知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05:12:51 来源:笔趣阁

在后营和后金兵血战的时候,其他的明军在干什么呢?

袁崇焕之后,京畿的军政事务主要由三个人负责,分别是孙承宗、侯恂和马世龙。

其中孙承宗最大。

他是阁老嘛,兵部尚书及建极殿大学士,资历也是最高的。

孙承宗负责的是总揽全局,所有在京畿的战事都归他指挥。

侯恂这一次在己巳之变中的表现太出彩了。

要不是他的提醒和主动揽责,提前将张家湾的粮草收归通州城内,明朝的损失会更大。各路勤王的兵马,到了京畿连饭都吃不上。

因此崇祯任命他为兵部尚书、右佥都副御史、蓟镇巡抚,笼统负责整个京畿的后勤保障工作和战后民生恢复。

另一位则是马世龙。

这位是战将,总理各路勤王兵马。说穿了,就是负责具体打仗的人。

枢辅孙承宗、总政侯恂和总理马世龙,这是京畿明军的三驾马车。

在黄台吉撤回关外后,孙承宗就开始谋划反攻了。

可能有人觉着,黄台吉二月份走的,为啥明军到五月份才把剩下的后金军赶走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明军看似人多,但是指挥不畅。

全都是各地来的勤王兵马,而且类型不一。有骑兵、有步兵、有铳兵,还有少数民族部队。

光是将这些部队整合到一起,建立起顺畅的指挥系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因此到四月份为止,明军能做的,只是维持住战线,同时整合军伍。

从四月份之后,明军才开始大举反攻。

但之前经过崇祯的骚操作,各路将领的作战意志并不强烈,总是摸鱼浑水。如果本方人多,就卖卖力气;如果后金兵威强盛,那就随时准备跑路。

孙承宗亲自督战,打滦州数次都没打下来,就是这个原因。

好不容易靠着人数优势将滦州打下来了,听说后金军跑了,明军各部就不想打了。只想着目送后金军自己离开,万事大吉。

因此进了永平后,孙承宗问谁去收复迁安,各路将领全都闷不做声,好悬没把老孙气背过去。

侯恂一看不是办法,主动道:“收复迁安一事,交给下官吧。”

随后他也不管将领们愿不愿意,点了几个人,凑齐一万三千军队,开始往迁安进发。

老孙感动够呛,给朝廷上疏的时候一个劲地说侯恂的好话。

侯恂是勇于任事吗?

当然不是。

这段时间他和左梦庚的联络一直都没有断过,知道后营的行踪和计划。

左梦庚请他务必想办法拖延明军收复迁安的时间,给后营处理战场提供条件。

当看到没有人愿意去收复迁安时,侯恂便主动揽过了这件事。

他在孙承宗面前慷慨激昂,一离开永平,就和各路将领们说,咱们不急,慢慢走就成。

各路将领一听可就高兴坏了,纷纷对他称颂不已。

于是这一路明军走走停停,每天行军不过三十里。从永平到迁安,愣是走了两天。

为了防止清水关一战被人发现,侯恂甚至还给远在遵化的马世龙去了命令。

让马世龙收复三屯营后,无须东进,径自向北,收复大安口、洪山口、喜峰口等关隘,防止北方游牧趁机入关劫掠。

马世龙一听很有道理,就带军从三屯营北上,没有来迁安这边。

于是左梦庚就得到了两天左右的清理战场时间。

利用这个时间,后营上下伪造了一个虚假的战场。

清水关的关墙被他们利用后金遗留的火炮轰了一遍,造成多处破损。然后又刻意制造出刀劈斧凿的痕迹,仿佛这里真的发生过激战一般。

最后再在关城内外撒上人血,制造血腥气息,刀枪剑戟等各式兵器还有死马、破损的盔甲等也都布置好。

一切的一切都那么的惟妙惟肖,即使茅元仪这个见惯沙场的人都没瞧出破绽来。

为了保密,原来清水关的守军和那些后金俘虏,被左梦庚下令全部处死。

后营将士的遗体全都火化了,装在坛子里,会运回临清。

这一仗,后营总共阵亡军官和士兵共九百三十五人。其中包括副大队正栗香筑,以及三位中队正、三位小队正。

最终受伤挺过来的,有一百三十二人。今后无法从军的,占其中的一半。

这个战损,绝对是伤筋动骨了。

不过这一战对后营的锻炼价值,也是绝对空前的。

明显可以感觉到,后营上下所有人的身上都多了一层彪悍和杀气。

这种气质,虚无缥缈,但就是存在。

经过这样的蜕变,后营今后在任何战场上,都不会惧怕任何的敌人。

后金军的尸体,左梦庚也命人收敛了,堆放在一旁。

这个可不能处理了,必须要等朝廷的监军看过才行。

这些可是实打实的战功。

两天后,原本的战场已经大变了模样,完全看不出原来的痕迹。

左梦庚一声令下,后营将所有火炮拆除,分开装箱。然后又拿了一部分后金和清水关遗留的火炮充作门面,还让士兵们换上了普通明军的棉甲。

至于多出来的人数,则换上了老百姓的衣服,暂时扮作民夫。

随后左梦庚命人割下阿敏、图尔格、察喀喇、鲍承先、高鸿中等人的人头,飞传牒报,送往迁安。

这一天晌午,一万多明军才战战兢兢地走进迁安县城。

发现这里已经空无一人,各路明军立刻就活泼了起来,纷纷鼓噪着到处搜查。

也不知道是在搜查隐藏的后金奸细,还是在搜查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对于明军的军纪,侯恂早已经失望了,只是安坐,并不去管。

“迁安克复,均靠各位之功。事后报与朝廷,赏馈自不必说。”

众将连忙恭维,推说侯恂功劳第一。

他们打了这么久的仗,还是跟着侯恂最舒服。

这位从不逼他们前进,安逸的很。

“迁安既复,那么清水关不能不收回来。各位,谁要接此大任?”

唰……

宛如冷风过境一般,所有将领都好像变成了泥胎菩萨。

开什么玩笑?

守着迁安坚固的城防不好吗?

去清水关?

谁知道清水关的女真人走没走?

万一没走,岂不是羊入虎口?

就在谁都不想动的时候,数骑从北而来,浑身披着煞气,吓的守城的兵丁赶紧关了城门。

这些骑兵在城外停驻,惹得城上紧张万分。

难道是鞑子又打回来了?

不是他们认不出明军的军服,而是当下明军和后金军的军服几乎没啥区别。

将领还好,下面的小兵不看发型,很容易混淆。

因为后金的铠甲、战袄,很多都是从明朝缴获而来的。

对于城墙上的紧张,那些骑士并不在意。其中一骑上前几步,大声喊道:“速速禀报总政大人,临清协后营两日前与东虏大战清水关下,全歼敌军,阵斩东虏大贝勒阿敏、图尔格等将。”

城墙上瞬间炸锅了,所有人都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出问题了。

一个把总趴着城墙喝道:“哪里来的骗子?莫不是鞑子奸细?这等伎俩也想诓骗我等?”

那骑士指着手里的木盒子,道:“阿敏、图尔格等敌将头颅在此,你拿去呈给总政大人,一辩便知。”

说罢,此人将几个木盒都揽在怀里,独自来到了城下。

城上的守军更加议论纷纷,看这做派,不像作伪啊。

那把总也迷糊了,想了想,左右不过几个盒子,也不怕有什么鬼,便让人放了篮筐下去。

不多时,几个盒子被吊到城上。

把总为防其中有机关,一个个都打开来查看。

结果每个里面都是一颗人头,面目狰狞。

最主要的是,这些脑袋全都刮的铮亮,唯独后脑勺位置上一缕金钱鼠尾。

看到这儿,把总不由得信了几分,当即让人持了木盒,奔去禀告给侯恂和诸将。

一听说后金军被灭,连阿敏、图尔格这样的大将都被斩杀,侯恂等人全都惊诧莫名。

围着那些脑袋转了几圈,侯恂只觉得心跳都要爆炸了。

那个少年告知他要在清水关打一仗的时候,他只以为是一场普普通通的伏击战。趁鞑子着急出关之际,杀几个人充充门面罢了。

谁曾想到,竟然将五千多鞑子全部消灭,还斩杀了阿敏、图尔格这样的大将。

尤其是阿敏,这可是后金四大贝勒啊!

大明和后金打了这么多年,斩杀的将领那都是有数的,连参将都没有几个。

现在竟有亲王级别的奴酋授首。

这是什么?

这是泼天的大功啊!

侯恂明白,如果此事为真,那个少年只怕要立刻名扬天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