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183章 乱起

明左 第183章 乱起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05:12:51 来源:笔趣阁

回到城里,安歇下来,左良玉还有话要说。

“前些日子,玄扈公派了人,申明了通家之谊。你和那位徐小姐的事,我打算尽早定下来。”

听得徐光启真的派人通了气,左梦庚终于放下担心,但也有所顾忌。

“孩儿还小,婚事……”

左良玉立刻喝道:“小个屁,老子就是十六生的你。再说了,徐小姐都十八了,她能等得起吗?”

左梦庚腹诽。

十八怎么了?

后世还是高中生呢。

可到底知道这个时代不同,女子年纪大了还未成婚,是要被人指指点点的。

哪怕徐家都是基督徒,可毕竟生活在华夏,也要入乡随俗。

再一个,想起徐若琳明艳绝伦的容颜,左梦庚也不禁心底一热。

好色而慕少艾,人之常情。

“但凭父亲做主。”

这才让左良玉满意了,唠唠叨叨的,已经开始筹谋纳彩的事儿了。

左梦庚想起什么,把左荣、左华叫进来,对左良玉道:“左荣他们八个,如今都在军中,成了孩儿麾下军官。于是孩儿做主,免了他们奴籍,未经请示父亲,请您责罚。”

本来在左梦庚看来,会很艰难的事儿,孰料左良玉并不在乎。

“你现在独当一面了,这种事自行处理就是。这次立下大功,他们也有份,再当做仆人成什么样子?”

见左良玉同意了,左荣、左华大喜,代替不在的六个立刻大礼拜谢。

晚间,张春风尘仆仆地从清水关赶了回来,整个人都魔障了。

“总政,真的,全是真的!”

侯恂哭笑不得,好不容易拉住他。

“我的兵宪大人,慢慢说。”

张春顿足嚎啕,冲到左梦庚面前,竟然深鞠拜礼。

“左千总,多谢你奋勇杀敌,涨我大明威风。让那东虏也知,我大明并非没有男儿。”

这个动作一出来,所有人立时明白,左梦庚的战功是实打实的了。

侯恂最后一丝担忧消散,提议道:“张兵宪,既如此,你我二人速速给陛下、枢辅报捷才是。”

张春哪儿有不从命的。

二人合写了报捷文书,一封发往京师,一封送往永平。

灭后金五千大军,阵斩阿敏、图尔格等将,这对大明来说,是破天荒的大事。

第二天一早,孙承宗就急匆匆地从永平赶了过来。

不过老头的状态很奇怪,一张脸如同中了阴阳和合散似的。一半红润,一半铁青,也不知道怎么修炼的?

可当孙承宗通报了情况,在座的人无不脸色大变。

“山东巡抚沈珣八百里加急奏报,白莲教起事作乱,六府之地,尽遭涂炭,乞求我等让山东兵马速速回援呢。”

山东本来就没有多少兵马,去年后金入寇,巡抚王从义巴巴地带着兵马勤王,结果把自己也陷进去了。

王从义被罢官后,沈珣刚刚接任山东巡抚。到任至今,不过两月,白莲教起事就席卷了整个齐鲁大地。

左梦庚陪在一旁,闻言心底一动,知道徐雅晴是终于发动了。

她果然是在等着自己离开山东。

侯恂心思电转,立刻对左梦庚道:“等下议事完毕,你立刻率军回程。平乱之事,还少不得你出力。”

左梦庚还是临清协的后营军官,山东出了乱子,他作为本地领军,责无旁贷。

侯恂还有一个小心思。

那就是后营猫腻太多,虽然暂且隐藏了起来,可时日长久,弄不好就会露馅。

本来就想着找个理由,让后营回程的。现在出了这档子事,一切都名正言顺了。

孙承宗也支持侯恂的做法,不过还是仔仔细细询问了清水关之战的经过。

左梦庚按照众人商定的内容好好说了,又有茅元仪在一旁打掩护,更有张春亲自点检作证,老辣如孙承宗也没有发现问题。

看着阿敏、图尔格等人的头颅,孙承宗感怀至深。

“老夫当年亲督辽东,数番血战,苦心经营,大好局面刚有眉目,便被阉贼破坏,以至于局势败坏至斯。原以为今后步履维艰,辽东难复。不成想后继有人,竟成此大功。如此,老夫也就死而无憾了。”

左梦庚连忙谦逊道:“职部不过千余,蝼蚁之力。大军征伐之下,犹如一叶扁舟。如果没有阁老、总政、总理、兵宪和诸位军中前辈并力苦战,又怎有晚辈侥幸之功?”

见他将功劳往众人身上推,大家都很开心,纷纷对他夸赞起来。

见这少年胜不骄、败不馁,时时保持警醒,孙承宗愈发喜欢。

“可惜山东乱起,不然的话,老夫真想带你去辽东。有你这等良才,辽东大有可为。”

左梦庚只是谦谢,内心呵呵。

辽东那个大坑,也是能去的地方?

您老再次起复辽东又如何?

还不是须臾罢官,至死未得崇祯青睐。

询问完毕,孙承宗和侯恂做出决定。由他和侯恂立刻带着阿敏等人的头颅进京呈递。

左梦庚也别耽搁了,即刻启程,返回山东平乱。

除了左梦庚外,同样还在京畿的新任山东总兵宋纬也要出发。

可怜的沈珣,如今手头是一点兵马都没有。不知道坐困愁城,怎么哭呢。

终于可以回家了,左梦庚高兴非常,生怕有变,回去辞别了左良玉,又接了黄宗羲。

当天回到本部,阖营即刻南下。

紫禁城。

后金的退去并没有让崇祯的心情好上哪怕那么一点。

因为糟心的事儿就好像海浪一样,一波接着一波地摧残着他。

“山西本地官府和各军都是干什么吃的?竟然让陕北乱贼过了黄河。现在陕西、山西一起糜烂,是不是要看着乱贼打到京师来,他们才开心?”

陪着崇祯的曹化淳根本不敢抬头,更加不敢劝解。

扪心自问,换成他处于崇祯的位置,估计也要吐血了。

这边后金入寇,打的京师一日三惊。正举国勤王呢,结果却让陕北的乱贼找到机会,突破了黄河天险,杀入山西。

如今晋西北一带被搅成了一锅粥,许多州县都被攻破,山西本地根本无法控制。

为什么呢?

因为山西的兵马被耿如杞和张鸿功带着入京勤王,山西本地一片空虚。

按理说,打完良乡之战,山西兵马可以回师了吧?

可惜这一战将山西兵马彻底打残,所余不足两千人,连巡抚耿如杞都因伤重而不得不辞官。

没奈何,好不容易到了五月,眼瞅着后金要退了,崇祯才能调遣各路兵马进入山西去对付乱贼。

可这边的调度刚刚完成,山东又传来噩耗。

白莲教起事,足足有十余万众,山东六府都遭了战火。

山东巡抚沈珣、登莱副将张可大、临清兵备道张继孟以及兖州、青州的王爷们求救书信,几乎是一起送到崇祯面前的。

崇祯一看,差点当场脑淤血。

现在的他,哪儿还有兵可调?

京畿打成了废墟,蓟镇各处关隘也要重新修整。最主要是的辽东的局势,随着袁崇焕的落马,也需要重新调整。

这两处就将大部分的兵力给耗尽了。

好不容易剩下一些,也都派去山西了。

崇祯茫然四顾,赫然发现,自己竟然成了光杆司令,只能看着乱民到处肆虐。

“陛下……陛下……大捷!”

一个小太监兴冲冲跑进来,高举着奏报,迎头就被崇祯用镇纸砸了。

“混账,瞎嚷嚷什么?”

小太监被砸的满脸血,无比委屈,但还是努力坚持着。

“陛下,是报捷,还是大捷。”

他怕崇祯不耐烦,一股脑都说了。

“日前临清协后营在清水关设伏,全歼东虏五千余众,阵斩东虏奴酋阿敏、图尔格、察喀喇、那木泰、鲍承先、高鸿中等诸将,只有汤古岱率残余数骑逃之夭夭。”

崇祯僵住了。

他没有去接奏报,而是盯着那个小太监。

“狗奴才,谁让你来谎报军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