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1204章 超级疯狂的计划

明左 第1204章 超级疯狂的计划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0:17:57 来源:笔趣阁

“黄河之害,显在下游,而根在上游。只注重眼前,那是治标不治本,循环反复,无穷无尽。”

要说到治理黄河水患,薛凤祚这位夏国水利第一人最有发言权。

近几年来,别人都红红火火,唯独他有些销声匿迹。但事实上他并没有沉寂,而是干了万家生佛的丰功伟业。

薛凤祚带着工作小组深入大明,从陕西、甘肃、宁夏开始,一路沿着黄河水道勘察,历尽千辛万苦,几经生死,取得了治理黄河最重要的第一手水文资料。

“那就需要统一天下之后才能着手吗?”

对于他的论断,祁彪佳有些气馁。

祁彪佳是徐州地方官员,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国家大政方针,他也插不上话。

一想到徐州地方还要忍受黄河水患,他便不高兴。

孰料薛凤祚的心情也不是很好。

“即便将来统一了天下,治理黄河也绝非旦夕可成。其中的困难,只怕连国家都承受不住。”

一边说着,他一边观察左梦庚的神色。

想要看看这位领袖,究竟有多大的魄力。

他很怕左梦庚听到治理黄河很难,因此而产生退缩,那可就麻烦了。

殊不知,对于治理黄河一事上,左梦庚的态度比他还要坚决的多。

毕竟有跨越历史长河的见识,左梦庚比任何人都清楚,黄河必须要治理,还要治理好。否则的话,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将会严重拖累前进的脚步。

“说说你掌握的情况。”

薛凤祚进入工作状态。

“自从殿下提出大兴植被、保持水土的概念后,我们就一直在跟踪调研。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完成植被较好的泰山地区和沂蒙山区,河流的水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他不光说,还拿出了数据。

“就以大汶河为例,现在河流的含泥沙量比五年前足足降低了32%。即使是用肉眼观察,也能够看到水质清澈了许多。当然了,大汶河的含泥沙量本来就不高,但已经效果这么明显。倘若黄河上游地区能够完成绿化和植被覆盖,将会极大的减轻中下游地区的泥沙堆积。”

祁彪佳从他手里拿过数据,只看了一眼就瞠目结舌。

“黄河的含泥沙量这么高?”

他看到的部分,黄河徐州段的含泥沙量竟然高达每立方米五十斤。

薛凤祚苦笑不已。

“这还是徐州段,黄河已经平缓了许多,泥沙大部分都已经沉降了。在河南孟津关以上,河水的含沙量高达七十斤以上。”

祁彪佳倒吸一口凉气。

“我也见过长江,并不会如此。难道黄河源头有甚古怪之处?”

真正实地考察过黄河的薛凤祚最有发言权。

“黄河在进入陕北之前,水质非常清澈,甚至还在长江之上。因此泥沙滚滚的源头,就在山陕二地。”

个中原因,薛凤祚已经明了,但肯定不如左梦庚知道的更加全面。

“陕西一地,千百年来都是我中华民族精华之所在。秦、汉、唐,这里几经兴盛,同时也繁衍了大量的人口。可人口一多,就需要消耗资源。在煤炭无法大规模采掘之前,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自然只有木材。加上人口增加,开垦荒地,结果导致陕西一地草木为之一空。而缺少了草木的培固,土壤变的稀松,被河流一冲刷就带走了。”

祁彪佳对于环保方面的了解并不是很多,此时听来,啧啧称奇。

“历来治黄之策,只着眼于当下。竟从未有人发觉,黄河之害在其上游。”

左梦庚感慨连连。

“即便是发觉了,也没有用处。虽说植树造林就能增加绿化,但人的生存也不能不考虑。而且植树造林听起来很简单,实则工程非常浩大,需要无底洞一样的投入,但见效却非常缓慢。盛世时期,不管怎么做都赶不上人口增加的速度,也就无法抑制环境的破坏。战乱时期,人不如狗,苟且偷生都做不到呢,就更加顾不上其他的了。”

“殿下,咱们统一全国后,可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这条大河,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得治好。”

薛凤祚意志坚决,颇有些殉道的意思在里面。

能够治好黄河,他真是百死而无怨了。

左梦庚只能宽慰道:“到时咱们治理黄河,还是比较容易一些的。西北等地经过这一番长年战乱,人口锐减,遍地荒芜。人少了,对自然的破坏也就减轻了。咱们就可以趁机完善西北之地的环保系统。”

“不止西北,河南之地也可以着手。”

在左梦庚不明所以的时候,薛凤祚竟然讲了一个惊天的大计划。

“殿下,黄河自孟津段开始放缓,流速不足导致泥沙大量沉积,结果变成了地上河。沿岸的百姓饱受其苦,胆战心惊。毕竟河水就在脑袋顶上,一旦某一刻破坝而出,那可就是灭顶之灾。以往社会安定,河南之地人口众多,就算是有能力治理,也没法下手。不如趁着河南人口锐减、关联薄弱之际,在河南重新挖掘一条河道引流河水,然后将旧河道清淤挖掘,使其恢复旧有面貌,则整个河南再不会深受其害。”

卧槽!

左梦庚当场就是一个激灵。

大哥,你真敢想啊!

这难度不亚于给珠穆朗玛峰装电梯、给长城贴瓷砖了。

你以为挖河道就是在地图上画一条线那么简单吗?

其中涉及到的地质问题多如牛毛,真的是以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能够解决的吗?

不知道为什么,几乎是一瞬间,左梦庚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许多景象。

红旗渠、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

就算不提挖掘一条足够容纳黄河奔腾的新河道可行与否,单单是对旧河道进行清淤挖掘,清出来的土石方该有多少?

能不能再造一座珠穆朗玛峰?

在这个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的年代,需要多少人力去挖?

挖多久?

国家财政能不能吃撑?

别夏国刚刚统一天下,就因为这不靠谱的工程再次灭亡了。

那自己不成了隋炀帝第二了嘛。

然后后人行走于新黄河岸边,吟诗一首:

尽道夏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