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1274章 战略会议

明左 第1274章 战略会议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0:17:57 来源:笔趣阁

长久以来,夏国在人才吸引方面效果并不甚佳。

当今天下,毕竟儒学为尊。

读书人对于夏国的离经叛道,自然无法接受。即便不视若仇寇,也绝不可能委身投靠。

现有的人才,要么是颠沛流离、生死难料;要么是怀才不遇,郁气凝结。

总之,但凡在大明稍微滋润一些的人,都不太可能投靠到夏国来。

现如今充斥在夏国各个层次当中的人才,很多其实都是夏国自主培养的。

要么就来自于域外诸国,比如朝鲜、比如葡萄牙、比如荷兰,甚至还有各地的土着。

但不得不说,一个残酷的事实就是,很多时候人才并非只靠培养就能得到的。

那些原来在历史当中闪耀过光芒的人,必定有其过人之处,绝非寻常之辈可比。

虽然中华大地万万生灵当中,肯定有沧海遗珠。但是要想发现并培育成才,这个概率实在是太低了。

因此这么多年来,夏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当中,最多的反而是大明并不重视的理科和工科领域。

即便是这些人才,抛除掉左梦庚作弊式的指引之外,到底有多少水准,其实也很难界定。

至于行政领域,其中的差别就更加明显了。

以内阁的几位成员为例,出生于草莽的陈止、王昀、蒋巍三人,在能力和大局观上明显就不如侯恂、李邦华、黄道周、瞿式㭒等名臣。

反而是在军中,这种现象稍好一些。

毕竟军事领域乃是左梦庚的特长,他一直十分注重军队的建设。

加上战争无比残酷,大浪淘沙之下人才的培育虽然更加困难,但能够存活下来的必定都是精英。

至于国家建设领域,左梦庚虽然头疼,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不断的加大教育投入。

什么时候能够开花结果,他也没有准确把握。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论战竟然起到了无心插柳的作用。

刘宗周对于道与术的本质阐述,彻底揭开了传统儒家尚上、尚虚的本质,一下子压倒了张溥等传统大儒,取得了思想领域的绝对主导权。

随后左梦庚对于东方哲学的总结归纳,又帮助无数的人寻找到了看待事物本质的途径。

这两件事对于当今天下的思想潮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可以说,从这一刻起,中华的思想发展开始走上了全新的道路和方向。

有无数的人愕然发现,那个被传统王朝视为叛逆、被文坛士林视为邪门歪道的夏国,竟然已经独树一帜,远远的走在了时代前面。

夏国发展出来的思想高度,已经令世人高山仰止。

这个发现不可避免的让许多人的观念产生了转变。

他们迈出了第一步,选择向夏国靠近,希望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而这个靠近,等于是打开了夏国吸收人才的大门。

投奔到夏国来的人才,既有德高望重的名世大儒,也有年富力强的后起之秀。不管是文治武功,还是德科教研,数量和质量都非常充沛。

这极大的缓解了夏国的用人压力。

明显可以感觉到,上上下下的政务为之一顺,国家运转的效率提升了一大截。

这种切身感受之下,每个人对于问鼎天下都充满了信心。

八月末,第一家纸币制造工厂在济南东郊正式成立。

这是一家特殊的工厂。

不与外界联系,不进行商业活动,里面所有工作的人都严格保密。

工厂外面足足驻扎了一个团的兵力保护,一只苍蝇也休想飞进去。

里面的工人也并非是夏国人,虽然造出来的纸币能够服务于全国,但是干活的人处境却很凄惨。

因为这些人全都是战俘。

有被俘虏的朝鲜人、东瀛人、台湾岛上的土着、西班牙人、吕宋土着。

同样也有女真人。

长年累月的战争下来,夏军抓获的俘虏足足有几十万之多。

对于这些人,当然不能一杀了之。那样实在是太有干天和,也不符合夏国的宗旨。

只是圈禁起来养着,同样不行。

即便给这些人吃最差的食物,穿最差的衣服,都是一笔不小的消耗。

于是左梦庚便祭出了后世的法宝。

劳动改造。

这些享受不到权力的俘虏,被带到各个地方,从事最沉重、最危险的工作,有效的为夏国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然了,死伤也相当惨重。

不过夏国也不是一味剥削,同样给出了承诺。

只要在这样的劳动之下干满五年,没有出现意外死掉的话,便可以重获自由。

这个希望之下,所有的俘虏都没有怨言和仇恨。一边用心干活,一边默默的计算着日子。

看到别的俘虏到期之后,领着一定的工钱欢天喜地的离开了,战俘营其他人全都羡慕不已。

被送到造币厂的俘虏,同样也怀着一样的想法。

只可惜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和一般的俘虏不同。

他们今生今世都不会获得被释放的机会了。

即便以后去掉了战俘的身份,也必须要在监管之下生活。

这是由于货币的重要性决定了。

内内外外的形势,让所有人都明白夏国一统天下已经不远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夏国召开了一次空前绝后的战略会议。

出席会议的人,不但有内阁和高官,还有立法会、检察院和各大国家级企业负责人。

军方的所有高层,包括各大军区负责人,也都纷纷赶回济南。

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所有方面的高层云聚一堂,将要决定夏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战略走向。

万众期待当中,左梦庚徐徐走出。看着济济一堂的鼎盛局面,当真是心潮澎湃。

“从崇祯元年起,我们全力奋斗,历经十几年的风霜雨雪、拼搏牺牲,终于迎来了今天的局面。直到这一刻,相信我们大家才有足够的信心,向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保证,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民族带来蓬勃的新生。诸君,前途固然光明,路程同样艰险。希望大家不要懈怠,不要自满。我们的前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永远也没有尽头。唯有以最大的意志,最大的理想,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大同社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