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1470章 大手笔

明左 第1470章 大手笔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0:17:57 来源:笔趣阁

精细至极的地图上,一条醒目的线条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也把所有人都惊到了。

左梦庚皱起眉头,沿着线条查看了一番,问道:“这是新的计划?”

薛凤祚实话实说。

“当初陛下的设想太过于强人所难,我们经过实地考察,拿出了这个全新的方案。”

说起当初左梦庚提及的治黄策略,在座众人全都莞尔不已。

就连左梦庚自己都老脸通红,知道有些荒唐。

“说说你们的思路。”

薛凤祚恢复严肃,进入状态。

“当初陛下有言,可否在河南境内重新挖掘新的河道,引流黄河之后,对原有河道进行清理。可经过我们实地勘测,这个方案并不可行。”

他将大家的目光拉到河南境内。

“河南南部地区山脉连绵,进行河道施工的话,难度太大,极其耗费国家力量。而且这些地方的海拔都稍微高于现有河道,河水根本引不过去。这些地方也没有现成的河道,施工的话就要从零做起。就算把国家财政都扔进去,也难以做到。”

他先阐述了其中难度,也就是左梦庚的设想。

关于如何测算海拔,这是很多工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在左梦庚的指引下,帝国已经熟练掌握。

现在能用的办法,就是最原始的几何水准测量法。

以青岛海面为基准点,每隔三十五米设立标杆,依次测算各地海拔。

为此这些年来工程部地理司和情报部测算司的工作人员不知跑了多少路,总算掌握了稍微精准的数据。

也为这一次的治黄工程提供了帮助。

否决了左梦庚的设想后,薛凤祚开始讲述他们比较现实的方案。

“经过我们实地勘察,黄河地上河的河段,基本上起源于广武境内的桃花峪。从这里往上的河段,危害性并不大。因此我们认为,可以从桃花峪附近挖掘新的河道,连通到卫辉境内的卫河,借用卫河河道令黄河改道北上。”

各位中枢大老纷纷趴在地图上,查看细节。

蒋巍关切问道:“这个设想可行?”

薛凤祚信心十足。

“广武段海拔九十余米,而卫辉海拔六十八米左右,完全可以将黄河水引导过去。”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还是明白的。

既然广武比卫辉海拔高,中间又都是平原地带,只要挖掘出河道来,足以令黄河转向。

而接下来的工程,也不难猜测。

就是扩宽卫河河道,令黄河水流向北方,不再南下侵占淮河河道,彻底解决两淮的水患问题。

两淮本来就水网密集,黄河一来,导致这里的水资源严重过剩,因此水灾频发。

让黄河改道后,再经过治理,肯定可以令两淮重新变成鱼米之乡。

关键问题是,改道后的黄河流向哪里?

左梦庚查看地图。

“卫河一路过去,可就是临清了。那边人口密集,施工难度岂不是更大?”

临清是帝国起家的地方,十多年没有经历过灾害和战火,而且诸多工业、商业繁荣发展,导致人口已经超过了两百万。

要是把黄河引到这里来,对帝国而言绝对是伤筋动骨的。

薛凤祚既然敢把方案拿出来,怎么没有万全之策?

“只是借用卫河河道,在大名府这里就会进行分流,令黄河转向北上,在肥乡并入漳水,到武强后与滹沱河汇合。至于之后是一直流淌到天津卫入海,还是重新挖掘新的河道,都是合适的方案。”

左梦庚明白了,也不禁为水利部的大胆拍桉叫绝。

当初决定要让黄河改道的时候,他就强力否决了黄河侵占大清河河道的方案。

因为在这个时代实地看过大清河的状况后,左梦庚实在为这条河流的消失扼腕不已。

实际上大清河本身的水量非常可观,如今在没有黄河侵占的情况下都能走船,也成为了上都连通到海的重要航道。

反而是黄河到来之后,令这条河的航运价值大幅降低。

最最重要的是,山东半岛以泰山、沂蒙山脉为水塔,有一套独立的水资源系统。

黄河的到来,破坏了半岛原有的水资源体系,反而造成日后山东经常性的出现水资源短缺。

因此黄河改道北上是必然的,但绝不能破坏山东半岛的原有水资源体系。

薛凤祚和水利部虽然更改了左梦庚的设想,但在这方面还是严格遵守的。

于是就有了这条全新构思的路线。

而对于新构思中的诸多不解之处,大家也展开了热烈讨论。

“倘若走卫河河道的话,必然还是会对临清等地产生影响。这个问题你们打算如何解决?”

薛凤祚当即回答。

“可以通过河道大小的不同,令河水在大名府分流时,绝大部分北上,少部分流经临清。”

他又补充了一句。

“黄河的泥沙肯定会对临清等地造成影响,不过我们测算过,百年之内这种影响还在可控范围内。而且足量的黄河水,有利于运河河道的补充,避免运河北段堵塞。”

他这么一说,左梦庚就明白了。

黄河改道,人们最担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海量的泥沙会造成淤积。

然而淤积是必然的,但影响绝对不会那么快,完全可以在日后进行改善。

相反随着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加剧,维系运河济宁段到燕京的正常畅通,成本已经越来越高。

随着黄河的到来,让这一段的运河能够得到水源补给,反而是好事。

“既然天津卫要作为省府,我的建议是改道后的黄河最好不要侵占卫河河道(海河)。”

身为河北省政的钟三林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了建议。

天津卫即将作为河北省省府,又是河北为数不多的出海口,他当然不愿意让黄河侵占卫河河道。

一旦造成港口泥沙堆积,将会影响航运。

而且黄河要是穿城而过,将会给天津卫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恐怕日后的岁月中,要时时和这条河作斗争了。

给黄河寻找一个新的入海口,才最符合河北省的利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