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1740章 俄国的应对

明左 第1740章 俄国的应对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20:17:57 来源:笔趣阁

柳树开始发芽的时候,远东的消息终于经过了万里跋涉,被送到了莫斯科。

沙皇俄国终于为他们的极度扩张付出了代价。

太过于遥远的距离,令他们对远东并没有太过于严密的控制。当莫斯科得知消息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冬天的休整,国防军已经重新开始进攻了。

拿下雅库茨克的国防军顺着勒拿河一路而下,花费一个月的功夫拔掉了日甘斯克。

鄂霍次克方向的国防军则开始扫荡北极圈地区。

希尔维斯克被发现,当地的哥萨克探险队被消灭。

另一路俄国人在往振平海峡(白令海峡)进军的时候,迎头和国防军撞上。

双方在下科雷马斯克爆发战斗,结果毫无悬念。

至此,俄国人往勒拿河以东的探索被全部扼杀,也意味着从此以后这片辽阔的土地再和他们没有关系了。

而最让俄国人胆战心惊的,还是贝加尔湖附近。

攻下了巴尔古津的国防军在冰雪消融之后,兵分三路越过湖水,开始进攻伊尔库茨克。

在基廉斯克的安德烈勋爵得到求援却毫无办法,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向后方告急。但是路途太远了,远水完全解决不了近渴。

克宫。

阿列克谢一世看着远东的来信,发觉这个春天并不如何温暖。

“契丹人不宣而战,是对我们严重的挑衅。目前市场已经收到了极大的影响,皮毛税的征收开始出现不足。陛下,我们必须做出应对。”

国库大臣别津斯基忧心忡忡。

如今俄国的状况很不好。

经过三十年战争,早已将国库打光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恢复,全靠远东的开拓提供财富。

现在东方出现了问题,俄国即将无法维持。

阿列克谢一世脸色十分难看。

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一心想要打造大俄罗斯帝国。

为此,他积极参与欧洲局势,令俄国十分活跃。

结果三十年战争中,俄国被教训的很惨,西进的想法被彻底打断。

要命的是,国内的改革也十分不顺利。

他刚即位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国家经济出现了危机,因此暗示自己的老师莫洛佐夫拿出办法。

在莫洛佐夫的主持下,国家杜马通过了新的盐税法令,对盐商收取高额盐税。

这一下惹恼了盐商们。

尤其是盐商的背后都是顶级大人物,迅速采取了最激烈的手段应对。

暴动很快席卷了莫斯科,不但洗劫了莫洛佐夫的住宅,还杀死了杜马书记官和御前侍臣。

盐商们还要求阿列克谢一世交出莫洛佐夫,否则誓不罢休。

阿列克谢一世迫于无奈,只能下诏将莫洛佐夫流放,这才平息了暴动。

但盐业改革无疾而终,俄国的财政依旧在恶化。

一计不成,阿列克谢一世又想了其他的办法。

他打算从宗教入手。

同年,一个来自于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的修道院院长尼康来到莫斯科,受到了阿列克谢一世的接见。

谁也不知道两人谈论了什么,但尼康就此留在了莫斯科,还被任命为了新斯帕斯基修道院的大修士祭司。

尼康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鼓吹统一各地的教会宗教法事的章程,让阿列克谢一世欣喜不已。

就在去年,大牧首约瑟夫病逝。

在阿列克谢一世的强力支持下,尼康继任,开始着手进行宗教改革。

然而他改革的内容,却引起了人们的极大恐慌。

此前人们一致认为,莫斯科就是第三个罗马,是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但高于拜占庭。

可尼康却提出,要把莫斯科教廷的礼仪按照拜占庭方式进行改革。

尼康还鼓吹沙皇是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统治者,而俄国的首都应该在君士坦丁堡,莫斯科及全俄的东正教大牧首应该是整个东正教世界的精神领袖。

这一系列的言论和举措,闹的宗教内部一团混乱,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阿列克谢一世原本还信心满满,觉得问题不大。

他本打算趁着第聂伯河下游爆发反对波兰的大起义的绝好时机,出兵侵吞这块膏腴之地。

同时将国内的宗教改革留给尼康,完成一箭双雕。

结果一切都在筹备中,远东却传来了糟糕至极的消息。

从库兹涅茨克到雅库茨克,长达上万里的庞大地域都遭到了帝国的攻击,许多好不容易占领的地方都丢失了。

这对于视土地如命的俄国人来说,怎能忍受?

可是究竟该怎么应对,阿列克谢一世也十分挠头。

远东实在是太远了。

真要从国内出兵,那漫长的距离、海量的补给,光是想象就让人头皮发麻。

国家财政已经崩盘,真要这么做,恐怕国内立刻就得造反。

可不救援远东,皮毛税就要大幅度萎缩,依旧是对国家财政的重大打击。

尤其是第聂伯河下游的乱局让阿列克谢一世眼热不已,错过了这个机会,可就再无希望了。

思来想去,阿列克谢一世到底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

过于遥远的距离,是最好的冷水,足以让人冷静。

“先生们,我建议向契丹派出使团,申明我们的主张,暂时稳住东线。只要我们解决了第聂伯河的问题,现在的一丁点麻烦很快就能解决。”

众位大臣细细思量,发觉也只能如此。

俄国的战略环境其实很不好。

虽然三十年战争结束了,但是和瑞典的敌对依旧持续,因此北方必须维系庞大的军队。

而第聂伯河流域近在眼前,是最好的产粮地。掌握了这里,就能解决粮食危机。

相比起来,远东提供的皮毛税固然十分丰厚,但到底过于遥远。

要想妥善解决,先近后远就是唯一的办法。

说到底,俄国高层对于帝国的决心缺乏必要的了解。

他们只以为是哥萨克开拓者摸到了帝国的边界,因此才引起了帝国的反击。

都说契丹人更善于种地,不善于开拓,也许表达一番善意,就能稳住局势。

经过一番商议,俄国派遣外交衙门第二大臣古德诺夫为代表前往远东,负责与帝国交涉一事。

古德诺夫出发的时候信心满满。

他并不知道,当他到达远东的时候,将会面对怎样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