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860章 卧底?

明左 第860章 卧底?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4:42 来源:笔趣阁

“崇祯当真夺情杨嗣昌了?”

左梦庚得知此事,一脸见了鬼的表情。

尽管这件事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可真的听闻后,左梦庚还是哭笑不得。

“究竟是谁给他的胆子,让他可以信重杨嗣昌?”

对于崇祯信赖杨嗣昌并且委以重任之举,左梦庚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说杨嗣昌的父亲曾被崇祯处以重罪,罢官流放,最终还死在了流放之所。身为罪臣之后,杨嗣昌本应没有翻身的可能才对。

可奇怪就奇怪在,明明降罪其父,可崇祯却又对杨嗣昌信重有加。

在崇祯的心目中,杨嗣昌乃是国之干城,是挽狂澜于既倒的唯一希望。

这一次张凤翼玩忽职守、欺上瞒下,对于清军的入寇束手无策,选择以死谢罪。究竟谁能够主持大局,崇祯不顾满朝文武俱在,竟然要起复杨嗣昌。

此时的杨嗣昌因为杨鹤和后母去世,正在老家丁优。

按照封建官场的惯例,丁忧之人是要守孝三年才能回归官场的。

可崇祯等不及了,他需要杨嗣昌赶紧回来,替他主持大局、挽救大明。

杨嗣昌是挽救大明的最佳人选吗?

最起码通过此人的种种事迹来看,此人非但不是挽救大明局势的最佳人选,更像是一个卧底。

历史证明,杨嗣昌的表现十分古怪。种种举措不但没有成效,反而还将大明一步步拖入了深渊。

他那所谓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计划,其实根本不可能成功,而且到处都是漏洞。

最关键的是,为了执行他这个计划,崇祯再次加征剿饷,进一步弄得民不聊生,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百姓起义反抗。

之所以差点打的农民军全军覆没,李自成只剩下十一个人逃入商洛山,并非是因为他的计划巧妙,而是因为下面的将领抗命,不按他的安排打出来的。

至于杨嗣昌,最为后人所铭记的,自然就是坑卢象升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却成为了崇祯信任最久的重臣,长期把持着军政大权,然后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昏招,彻底把大明朝玩完了。

左梦庚始终觉着这家伙很可能是一个影帝级的演技派。

他甚至用自己的生命向崇祯展示了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忠臣形象,可是他真正的目的,很可能是为父报仇。

毕竟凭心而论,杨鹤在整个剿灭农民军的作战中整体表现尚可,谈不上多大的罪过。

可崇祯却给杨鹤定了重罪,导致其人生的最后一段时间过得无比凄惨。

想想当时的情况。

杨嗣昌还在朝为官,能够屡屡面见崇祯,进言献策、步步高升。而他的父亲却只能困在充军之地,最终贫病交加,死于风雪之夜。

身为人子,杨嗣昌的心里没有恨吗?

如果没有的话,才不正常呢。

可杨嗣昌的表现始终积极上进、忠心为国,彷佛真的对父亲的遭遇视若无睹。

即便不从杨嗣昌的动机来考量,崇祯的用人之道也显得滑稽可笑。

按照帝王心术来讲,既然已经将杨鹤定了重罪,那就不该用他的子嗣;相反如果下定决心要重用杨嗣昌,那为何不赦免了杨鹤?

如此一来,不是能更好的邀买人心?

反正在这件事上,崇祯的表现显得非常的拙劣而天真。

他的帝王心术用的最好的一次,就是消灭魏忠贤和阉党,除此之外处处都是败笔。

得知朝廷的新变化,左梦庚就知道大明并不会因为他的影响有任何的挽救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努力增强自身实力。到时接管了这大好河山,重振中华。

当下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即将到来的朝鲜之战。

国之大事,在戎在祀。

左梦庚也只好狠心不顾宝贝女儿的不舍目光,踏上了征程。

他来到了登州,第四师的驻地。

第四师在这里已经驻扎了五个多月。

先期的整编之后,就借助登州靠海的便利,开始了艰苦的训练。

作为原本纯粹的陆军,这一次要执行跨海作战任务,怎么样适应大海,是摆在第四师面前的难题。

这个适应的过程很痛苦、很漫长,让第四师上下全都刻骨铭心。

不过效果还是很喜人的。

这些旱鸭子们如今已经能够翻江倒海、追波戏浪,变的比鲨鱼还要凶悍。

“时间差不多了,你们第四师必须要在近期之内赶赴济州岛,做最后的作战准备。要跟战士们说清楚,这一仗无比凶险,我们要面对的可能是满清的倾国之力。在战场上,绝对不许轻敌大意。”

左梦庚对第四师的军官们进行了训话,同时还深入了士兵们中间,和大家谈心交流。

“殿下,朝鲜那么远,咱们干啥要去那儿打仗啊?”

果然有士兵想不通,当着他的面问了出来。

左梦庚招呼大家席地而坐,就在校场之上进行了一番朴素的讲解。

“大家伙说,现如今的生活好不好?”

这个问题还需要迟疑吗?

士兵们轰然叫好。

有人兴高采烈地道:“俺小时候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一顿就只有一个馍。现如今想吃多少吃多少,顿顿都有肉。就连家里都盖了新房子,爹娘、弟弟妹妹都有新衣服穿,这样的好日子以前都不敢想。”

这种发自内心的幸福,最是感染人的心情。

左梦庚笑呵呵的问道:“那你们有关心过物价吗?”

士兵们面面相觑,显然他们对此是没有什么感受的。

因为他们整天都在军队里,领了薪水要么存在身边、要么就给了家里。在军队中所有的吃穿用度都不花钱,当然也就没有物价的概念。

左梦庚耐心道:“就在去年,大米还是一石二两银子。可是到了今年,就已经涨到了三两五钱。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士兵们纷纷摇头,显然不懂这些。

左梦庚掰着手指头给大家计算。

“咱们现在的人口和去年相比,足足增加了三百多万,可是咱们手头的耕地却还是那些。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土地却要养活更多的人口。你们说,这粮价能不涨吗?”

大家恍然大悟,同时更加好奇这跟他们远征作战有什么关系?

左梦庚的话及时传达。

“这往后啊……咱们的人口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迟早有一天多到地里产的粮食不够吃了。到了那个时候,就算咱们的手里堆满了银子也买不到粮。没粮食就要饿死,你们说能行吗?”

所有人都吓坏了,完全不敢想象那样的情形。

更有不少人就是逃荒来到山东的,经历过饥饿的可怕,更加不想回到那样的岁月。

“既然人口增长咱们无法阻止,那怎么办呢?只好走出去,去寻找更多的土地。只要土地多了,是不是可以种更多的粮、就能养活更多的人?”

士兵们若有所思,再不复之前的迷惑不解。

对于此次出征作战的意义,许多人都不再觉得事不关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