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413章 窃国大盗

明左 第413章 窃国大盗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05:12:51 来源:笔趣阁

“张大人,如今在辽东和海上诸岛,尚有数十万军民。这些全靠登莱滋养活命。如今登莱水师撤走,这些人不死也只能投敌了啊。”

沈寿岳努力措辞,晓以大义,希望能够说动张继孟。

张继孟呢,不为所动。

登莱水师的安排,那是军部的筹划。他现在是文官,管不到军方。

早在很久以前,左梦庚就曾当众表示过,文武要分开,不能像大明一样,文贵武贱,也不能文官干涉武事。

虽然这个决定让许多人都很是犹豫,担心汉唐武夫乱国的旧事再次发生。但真的实地看了新军的建设后,众人的担忧便没有了。

用左梦庚的话来说,新军就是一支真正的职业化正规军,而且是属于政权的军队。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将新军变成私军,利用武力为所欲为。

新军的训练是按照统一的作训大纲执行的,所有的军人训练模式一模一样。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武将垄断练兵法门的可能,自然也就不会让军队变成武将的私兵。

而且新军的军官调动非常频繁,几乎没有一个将领会在同一支部队待上三年。

如此一来,也就没有了培育私人武装的时间。

更何况左梦庚虽然将文武彻底分开了,但军队的财政来源,还是交给了政务部门。

没有了钱袋子的自主,军队想要作乱也没有本钱。

特别是新军将领包括士兵的培养,也让众人大开眼界。即使是连级军官,其所掌握的学识都足以担任地方县令了。

张继孟、李邦华、侯恂等人私下讨论,都曾笑言,这样的军队,武夫也不再是纯粹的武夫,更像是君子六艺的完美体现。

不过对于还在辽东和渤海上的明军,新军这边还是有所预案的。

张继孟对沈寿岳道:“关于辽东军民的处置,我想请沈先生亲自跑一趟,同黄龙黄总镇谈一谈。据我所知,黄总镇乃忠义之辈。登州被破时,黄宗镇亦曾率军来援。你告诉他,不管他作何选择,我山东新军都不会为难于他。他来投靠,我们竭诚欢迎。他忠于朝廷,我们也不会去攻打他。不过从今以后,他的粮草辎重,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这是左梦庚的意思。

对于黄龙此人,左梦庚还是比较欣赏的。

可以说,黄龙是明朝在辽东的最后一个忠臣。

因此左梦庚不打算为难黄龙以及其麾下的明军,任其自行选择。

如果黄龙依旧忠于朝廷,那么从今以后,就只能从天津得到补给。路线很长不说,物资肯定也没办法和登莱相提并论。

但这已经是左梦庚给出的最大善意了。

沈寿岳面容苦涩,但也知道,随着登莱落入新军之手,辽东的军民问题必须解决。

新军没有武力相加,已经是最大的善意了,确实不能要求更多。

“那……那沈某便走一趟好了。”

当天,沈寿岳从登州坐船北上,一路来到了旅顺。

到了地方他才发现,这里的状况十分凄惨。

登州丢了之后,辽东军民已经许久没有得到过补给了。只靠本地耕种所得和海里捕捞,根本不足以果腹。

尤其是五月时,为了配合其他各路明军,黄龙亦曾率军从海上攻打过登州,结果大败亏输,把最后的家底都打光了。

“本镇数次向朝廷请援,结果全都石沉大海。长此下去,这么多人就算不被饿死,也挡不住鞑子的攻打。”

黄龙憔悴了许多,乱糟糟的模样根本看不出总兵官的风采。

崇祯四年时,耿仲明的弟弟耿仲裕作乱,黄龙曾被囚禁,不但被打断了腿,还被割去了耳朵和鼻子。

这也是促成耿仲明谋反献城的原因之一。

从那以后,黄龙就顽疾缠身,不良于行,可是依旧坚持在抗金的第一线。

但没有粮草补给,他即使再忠贞不二,眼看着下面的人不断饿死,也是心力憔悴。

如今看到沈寿岳前来,心底不免燃起了希望之火。

“听闻朝廷动用了关宁军平叛,可是大胜了?”

要不然的话,被叛军关押的沈寿岳怎么会完好无损地出现在面前?

见黄龙的消息滞后如斯,沈寿岳都为他感到悲凉。

“黄总镇还不知晓?八月时,关宁军就已经在沙河败了。如今朝廷再无力平叛,更没有任何应对之策。”

黄龙身躯摇晃了一下,差点跌坐在地上。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关宁军乃天下精锐,缘何会败于叛贼之手?”

沈寿岳回答不了,因为他不知道此战经过。

“事实便是如此,如今朝廷是指望不上了。”

黄龙浑身冰冷,从来没有这么绝望过。

“那岂不是说,叛贼即将席卷山东,为害愈烈?便是连京师,也要为叛贼兵锋所迫?”

沈寿岳苦笑连连。

“原本情势确实如此,不过东昌协参将左梦庚用兵如神,已于日前克复了登州城,又在黄县大败了叛军。想来用不了多少时日,收复莱州不在话下。”

黄龙的脸色瞬间精彩起来,鼓掌大笑。

“哈哈哈哈,我就知道朝廷天命所在,岂是区区叛贼所能忤逆?那位左将军我亦是久仰,果然出手不凡啊。”

他的喜悦,更是令沈寿岳不忍。可是该说的还是得说,就是不知道黄龙得知实情后,又该如何自处。

“黄总镇莫要高兴太早,沈某此番前来,带来了那位左将军的口信。”

黄龙没有察觉到他的神色,依旧兴致勃勃。

“不曾想左将军亦知黄某,实在是幸甚。”

沈寿岳痛苦闭眼,心一横,全都说了。

“左将军有言,如果黄总镇有心投靠,山东亦有总镇一席之地。倘若总镇依旧忠于朝廷,他也不会为难。只是从今以后,辽东军民的粮草补给,还请黄总镇求救于朝廷,山东一概不管。”

黄龙当场僵住。

“此言……此言何意?”

沈寿岳顿足不已,愤懑道:“黄总镇以为谋反之人,只东江叛军乎?”

黄龙懂了,一口老血涌到了喉间。

“你是说……你是说……他左梦庚……左梦庚也打算谋反?”

不等沈寿岳回答,黄龙迷惑不解。

“不对。既然他左梦庚有心谋反,为何不与东江叛贼合兵一处?倘若如此,其势滔天,岂非更加难制?”

沈寿岳咧嘴惨笑,说出来的东西让黄龙更加绝望。

“他东江叛逆算什么东西?左梦庚岂会看在眼中。你可知,左梦庚已在登州各地开府建衙,改制立法,自成体统了。”

黄龙的老血终于吐出来了。

他当然明白,左梦庚的做法其实更加危险。

东江镇的叛军横扫山东,看似威猛不凡。可观其作为,并不比西北的流寇好到哪里去。

即便一时得逞,只要朝廷全力应对,平叛只是时间早晚罢了。

唯独左梦庚的做法,才是真的捅了大明王朝的要害。

既然已经开府建衙,自立规矩,那就说明,所谋者大,求的是万世基业了。

可对于左梦庚的做法,黄龙惊惧过后,不免冷笑。

“滑天下之大稽,他左梦庚区区一个武夫,何德何能,也敢谋国?他有这个本事吗?”

沈寿岳却怜悯地看着他。

“你可知,我在左梦庚麾下,看到了何许人也?”

黄龙愣愣看来,被沈寿岳吐露的消息彻底打垮。

“前兵部尚书、天津巡抚李邦华李孟暗。除此之外,现登州主官是山东巡按、东昌兵备道张继孟。我还打听到,侯恂侯若谷、刘宗周刘念台等许许多多名臣良才,俱在左梦庚麾下。黄总镇,你说,以这些人之能,可否改朝换代?”

一股滔天的寒意刹那间将黄龙彻底包围,令他完全失去了方寸。

怎么也没有想到,近在咫尺的山东,为何会冒出这样的窃国大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