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1784章 哈萨克汗国灭

明左 第1784章 哈萨克汗国灭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24:42 来源:笔趣阁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这句话,正好可以用来形容奥斯曼帝国。

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浩大的帝国居然在短短的一年不到的时间里,竟然到了天崩地裂的程度。

面对着盟军的几路围攻,奥斯曼人不得不痛苦地进行取舍。

最终,北非被他们抛弃了。

没办法,光是看看地图就明白,相比起其他地方,北非到处都是荒漠,实在是过于穷困,而且距离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区域过于遥远。

在这种地方作战,除了过多地消耗资源和后勤之外,没有多少好处。

于是默罕默德四世下令,舍弃北非之地,全力防守核心区域。

但是驻守在埃及的维齐尔穆斯塔法却认为,北非不能舍弃。

粗看起来,北非似乎很鸡肋,但是这个战略位置很重要。一旦全部丢弃,国防军和北非的叛军就能从这里很轻易进入中东,并且隔海对君士坦丁堡等地进行骚扰。

他给穆罕默德四世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陈明厉害,同时在埃及积极备战。

同时他也明白,在北非广袤的沙漠地带和国防军作战,纯粹是自寻死路。所以他击中兵力,打算死守尼罗河三角洲这块不可多得的绿洲。

国防军要想从北非进攻西亚,就必须通过这里。

而这里又和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区域相距不远,很容易得到支援。

最终,穆罕默德四世同意了他的计划。

随着奥斯曼人的大幅度撤退,北非的局势立刻翻天覆地。

摩洛哥的两股割据势力,再也抵挡不住国防军的兵锋。

第九团先是消灭了盘踞南方的赫利亚,随后又消灭了马蒙,彻底取得了摩洛哥的控制权。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干扰。

欧洲各国已经承认了帝国对摩洛哥的占领,加上消灭奥斯曼帝国的大事在前,背后没有下绊子。

不过在这之后,国防军同一股独立势力发生了战斗。

那就是在绿洲地区的阿拉维人。

这伙阿拉维人的首领谢里夫·拉希德野心勃勃,早就看到了摩洛哥衰落的迹象,因此一直都在积蓄力量,准备取而代之。

原本的历史中,就是他消灭了赫利亚和马蒙,在摩洛哥建立起了阿拉维王朝。

不过现在帝国出现,夺取了摩洛哥的政权,谢里夫·拉希德就想趁机割据。

国防军岂容这样的势力存在,立刻对其进行了彻底的打击。

阿拉维人的战斗方式还比较原始,也没有什么外援,哪里挡得住第九团的攻击?

加上阿尔及利亚的地方势力也成为了帝国的盟友,最终谢里夫·拉希德的美梦被彻底打碎,最终葬身于浩瀚沙海深处。

消灭了这股势力,摩洛哥的局势就等于稳定了。接下来就是各种治理措施,让当地人感受到好处,也就不会有什么变故了。

第九团开始东进,会合了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等地的义军之后,贴着地中海沿岸进展神速。

他们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很快来到了尼罗河三角洲西边的阿拉曼一带。

在这里,穆斯塔法早已部署了周密的防线,静等国防军打来。

他决定在这里和帝国一战而定北非的格局。

获悉奥斯曼军队足有十几万之数,路宝星没敢轻举妄动。

陆战三师在这里仅有一个团队兵力,其余的都是北非地方武装。战斗力什么的,根本就不能指望太多。

一个弄不好,说不定会大败亏输。

他决定稳妥起见,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努力构筑阵线,同时给尚可喜去信,希望得到远洋舰队的帮助。

尚可喜立刻察觉到事关重大,亲自率领第三支队游弋到了埃及北面的大海上。

可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

远洋舰队再能打,那是在海上,对内陆的战斗还是鞭长莫及。

而且远洋舰队没有更多的陆战兵力,上岸之后可是战五渣。

究竟该如何破局呢?

就在路宝星万分纠结、盟军人心不稳之际,南边突然传来了好消息,而且是天大好消息。

“太好了,太好了,这一次定然能够一战定乾坤!”

什么好消息呢?

陆战三师全体兵马都来了。

不过陆战三师的主力没有去摩洛哥,而是在吉布提完成的登陆。随后在埃及人的引导下,一路顺着尼罗河而下,另一路在西洋舰队的护送下进入红海,在苏伊士强行登陆。

也就是说,穆斯塔法苦心孤诣要在阿拉曼和盟军决一死战,结果后路却被陆战三师的主力给抄了。

现在已经不是盟军能不能打得过奥斯曼人的问题了,而是奥斯曼人究竟能否逃出生天了!

就在北非局势惊天逆转的同时,哈萨克汗国也终于到了最后关头。

萨莱楚克,哈萨克汗国最后的立足之地,如今已经被三十万国防军围的水泄不通。

杨吉尔汗盼星星、盼月亮,也没有盼来俄国的援兵。

俄国的援兵不能来了。

就在萨莱楚克西北方向四百里的亚历山德罗夫盖,俄国大军和国防军先头部队发生了碰撞。

第七师第25团以五千兵力在大平原上硬撼五万哥萨克骑兵,杀的对方血流成河,胆战心惊。

随即郑成功率领所属部队运动到位,同第25团两边夹击,打的俄军狂退三百里,一时半会儿难以恢复士气。

左暄妍接到战报,知道自己的计划实现了。

她立刻下达了破城的命令,同时让骑二师、骑四师在伏尔加河下游渡河,对俄军进行大范围的迂回包抄。

俄军统帅别理斯佐夫接到前线战报,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不敢再让军队前进,而是就地构筑阵地。

他的做法,犯了致命失误。

第七师和第二师压根就没管萨莱楚克之战,已经迎头压了上来。

萨莱楚克,城墙已经不见了踪影,哈萨克人的悲歌渐渐消散。

无数国防军涌入城中,也将红旗树立在了最高处。

杨吉尔汗最终在失望中纵火,结束了自己的王权霸业。

至此,整个中亚全都落入帝国之手。

帝国的足迹开始触摸到了伏尔加河流域。

俄国人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向东开拓,最终引来了东方的巨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