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左 > 第577章 十面合围

明左 第577章 十面合围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21 05:12:51 来源:笔趣阁

徐州。

叛军打来的消息,让满城大乱。

徐州虽然自古以来,可到底多年未经战事,承平日久,让这里的人们一旦遭遇战火,除了惊慌失措,完全没有应对之法。

官员士绅,偎集一团,惶惶难安。

知州陈桂栋面如死灰,一个劲念叨。

“水患之害尚未消除,叛逆又至,诸位可有良策?”

满堂寂静,谁也说不出话来。

天启四年,黄河在山东境内决口。滔天的洪水漫灌,导致徐州全城被淹。

水深达一丈三尺有余,官廨民舍全都被淹没,死者无数。

江水漫灌过后,沉积的泥沙又把古城湮没。

一直到崇祯元年,徐州才开始在废墟上重建。

历时六年,知州换了三任,依旧才完成一半。

别的不说,徐州的城墙还有许多的缺口呢。

结果东江叛军一路打了过来,眼看着要兵临城下了。

没有完整的城防,徐州该怎么守?

陈桂栋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遭此厄运,甭说官运前途了,只怕连小命都要不保了。

他更加不知道的是,原来的历史上,仅仅两年后,他就会死于西北流寇的攻城中。

现在攻城的时间提前了,也换成了东江叛军。

可是以徐州的状况,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同知顾万生也不想死,急急道:“可向漕运总督他们去信,请总督大人火速派兵援助。”

徐州属南直隶,按理说出了这么大的事,理应向南京求援。

可南京太远了。

而且南京文恬武嬉,就算有兵也远水解不了近渴。

相反就在淮安的漕运总督衙门,手中就有兵马,或许可以帮忙。

在座一个老者却没有任何喜色。

“淮安据此数百里路,即便走运河而来,也是鞭长莫及啊!”

之前东江镇在山东祸乱不止,他们这些南直隶的官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还有心思调侃、耻笑山东的同僚灰头土脸。

现在好了,东江镇的兵锋距离徐州城不足五十里,他们才明白什么叫乐极生悲。

淮安府到徐州最近的路途,就是走运河。

可一个大问题就是,这段运河同样也是黄河河段,属于逆流。

河道里逆流的船想要走快也是不能,因此淮安府的兵马是来不及了。

推官张艳生似乎想到了什么。

“咱们徐州本地就有兵马啊,快去请了公总戎来。”

他这么一说,陈桂栋和顾万生同时大喜。

“哎呀,怎么就将公总戎忘了呢?”

厅堂里气氛古怪,人人憋笑。

在这徐州城里,谁不知道陈桂栋和总兵公恒矛盾重重。

东江叛乱刚起时,公恒就建言,徐州毗邻山东,为防万一,理应加强武备。

可陈桂栋当场反驳了回去,只是说徐州重建重于一切,没有多余的钱财加强武备。

再者东江叛军主要活动于登莱一带,离徐州千里之遥,公恒的提议纯属草木皆兵。

可谁都知道,陈桂栋和公恒之间的矛盾,并非出于公议。

陈桂栋是温体仁的得意门生,而公恒乃是东林党。

两人是不可化解的政坛死敌。

陈桂栋是知州,死死压制了公恒这个徐州副将一头。

不过如今情势逆转,东江叛军真的打过来了。

大难临头之际,众人才想到武将的重要性。

陈桂栋身为文官,别的本事或许一般,脸皮绝对够厚。

他装作没有听到众人的窃笑声,立刻派人去请公恒。

公恒来的很快,一身戎装,显然已经进入了状态。

他还不是一个人来的,带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书生,还有其他几个武将。

生死面前,陈桂栋决定礼贤下士一番,主动起身相迎。

“公总戎,如今徐州危在旦夕,阖城父老安危全靠将军了。”

公恒看都不看陈桂栋一眼,转身对其他人道:“诸位敬请放心,有公某在,徐州万无一失。”

陈桂栋脸色难看,恶毒的眼神死死盯着公恒。

他已经想好了。

等此事过去,定要让公恒吃够苦头。

区区武夫竟敢如此跋扈,又是死对头的人,不好好整治一番,难消心头之气。

张艳生是中立派,这个时候正好出头。

“公总戎,本地兵马不过千余,真能挡住东江叛逆吗?”

公恒朗声而笑。

“只靠本地兵马当然不行,不过公某已经请了强援来。”

陈桂栋顾不得私人恩怨,惊喜道:“此言当真?援兵何在?”

公恒却冷笑着看过去。

“呵呵,知州大人,援兵在哪儿……已经和你无关了。”

陈桂栋当场僵住,一张老脸红了之后迅速泛青。

他绝没有想到,公恒居然敢公然嘲讽他。

“混账,你可知上下尊卑?”

公恒傲然而立,将身边的书生引了出来。

“诸位,从今以后,徐州的事和你们无关了。”

这一下,不光是陈桂栋,顾万生和张艳生全都勃然变色。

就在徐州诸位官员震惊当中,那个书生弹弹衣袖,笑道:“自我介绍一下,鄙人夏允彝,奉山东行政委员会之命,从即日起,担任徐州市市长。诸位之职责,今日可以交付了。”

陈桂栋跳起,指着他们惊呼起来。

“你们是山东反贼!”

他随即反应过来,呼喊道:“来人呢,将这些反贼抓起来。”

屋内安安静静的,屋外也安安静静的。

彷佛他这个知州的命令如同空气。

陈桂栋愕然,四目看去,发觉除了顾万生和张艳生和他一样惊惶外,徐州本地的士绅居然全都老神在在,似乎早有预料。

公恒身后的一个军人走到门口,随手打开厅门,衙门里的情形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只见徐州官府里的书吏、衙役等,全都被归拢到了一起,抱头蹲在地上。

在他们四周,全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那个军人走回来,笑道:“陈大人,顾同知,我军不欲伤人,希望你们不要妄图抵抗。好好收拾东西,回去同朝廷复命吧。”

陈桂栋仓皇退了两步,跌坐在了位子上。

他明白,大势已去了。

是日,徐州易手。

这个中原古战场、两淮门户、长江的北大门、山东的南大门,正式落入了新军之手。

同时,新军也堵死了东江叛军的南逃之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