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 > 第二一八章因此,当从报纸上猛然看到太平天

眼看着大量的宝贵资源被白白地浪费,苗根生寝食不安。

很快,工段中的工友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因为他们的那个工段长,突然变得“中规中矩”了起来。因为过去那个几乎是以转炉为家的工段长,现在只要是到了下班的时间,马上就会再不见了踪影。

“这有家和没家到底是不一样,守着热焦焦的炉子,总是没有守着新媳妇儿来的更舒坦。”

在工友们的这种看似带有戏谑的调侃话语中,其实更多的还是包含着对他们的工段长的情意,工段长太累了。

可不久之后工友们就又发现,原来,工余时间里的他们的工段长,却并没有回家去守着新媳妇享受那种舒坦的温暖。

早已完成了职工夜校学业的苗根生,又开始“耗”了夜校,只不过这回他不是“赖”在教室里,而是纠缠上了夜校的先生们。

而再过上了一阵子,上海东方大学的教工宿舍区里,也开始出现了苗根生的身影儿,他又成了东方大学的那些冶炼和化学教授们家中的常客。

同年的秋天,做足了功课的苗根生,终于向钢厂的厂部递交了一份大胆的革新方案,提出要彻底改造“他的转炉”。

不过,苗根生的建议虽然引起了宝山钢铁厂主管层的重视,却没有被付诸实施。毕竟主管层有主管层的考虑,作为天朝的第一主力钢厂,在天朝各行各业都急需得到他们这些钢铁大将军支持的时候,每年能够持续稳定地将数万吨优质钢拿出来,这才是他们的头等大事。

主管层有主管层的责任心,苗根生也有苗根生的主人翁感。

很快,苗根生又把一份同样的合理化建议,摆在了东方实业总公司老总乔宇的案头。

乔宇亲自带领东方实业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们,与东方大学的专家们一起,对苗根生的建议进行了数次详尽的科学分析和论证,最终,苗根生的建议被采纳。

一八六六年二月,上海东方实业总公司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涡鼓型碱性空气侧吹转炉诞生。在经过了反复的实践和对工艺的逐步完善之后,结果表明,该转炉已经完全达到了理想中的去磷效果。

当年十月,宝山钢铁厂完成了第一个全部采用涡鼓型碱性空气侧吹转炉的新车间的建设。这个在当时还仅拥有两座六吨的涡鼓型碱性空气侧吹转炉车间的建立意义重大,因为它使得涡鼓型碱性空气侧吹转炉炼钢法,不仅在管理、工艺技术、操作制度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严格的规范,还为今后国内的大批涡鼓型碱性空气侧吹转炉炼钢车间的上马,从各方面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苗根生所带领的工段,更是形成了“碱性、高温、大风、精料”的一整套最佳去硫工艺,不仅使化铁炉的脱硫率提高到了近七成,还使得他们自己的新转炉在炉龄和熔化率两方面,都比其它的同类化铁炉提高了一半左右。

苗根生的汗水,获得了宝钢、东方实业及天朝政府认可和褒奖。在苗根生本人成为了钢铁行业的全国劳动模范的同时,又带动了整个天朝工业系统在技术创新与技术革新等领域,进入了一个更大的蓬勃发展期。

此后的短短数年间,如钢铁行业对原料进行整粒和筛粉,采用生石灰代替石灰石作熔剂炼铁,纺织行业的细纱工作法。又如在机械加工行业的热处理工艺方面,为了适应合金结构钢这类新钢种的加工需求,气相表面渗碳、及表面淬火方法,针对镍铬钢“水退火”(回火后水冷以提高钢的韧性)等热处理工艺的新技术,都犹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

更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受到了宝钢大胆改造酸性转炉的鼓舞,广州钢铁厂也开始集中力量,不仅把从英国买来的“破烂”转炉进行了改造,还对钢厂刚刚才新上了没几年的国产平炉,也动了大手术。

他们不仅把两座十吨平炉的炉底面积,通过几次改造,最终扩大了十平米,将炉膛的容量也增至了十七吨,还对炉体结构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如他们将固定式的炉顶改为了悬挂式,并改变了砌筑炉顶的材质,建立了护炉制度并配备了专司护炉的技术师,以延长平炉的炉龄;

他们还改进了炉内的炉头、蓄热室及上升道,同时又对沉渣室进行了改进,不仅使得平炉的冶炼过程变得更加顺畅,还避免了以往那种由于渣满为患而被迫停炉出渣的被动局面。

除此之外,他们还发明了加料机,彻底取代过去的人工加料,建造化铁炉向平炉供应铁水,与废钢冷料混合配料,以热装代替冷装,大大地缩短了冶炼的时间。

正因为广大天朝工业者们有着这样一种伟大的科学态度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使得天朝的工业技术始终领跑世界。

而苗根生在十年后,将会接着以宝山钢铁厂的一个普通车间主任的身份,再次倡议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转炉的氧气顶冶炼吹法,继续着他的辉煌。

一八六七年,单单宝山钢铁厂一家的钢产量,实际上就达到了六万余吨。而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要在下一个年度,也就是一八六八年,实现十万吨年产量的历史性突破。

要知道,在同样也是完全采用着转炉冶炼工艺的大英帝国,一八六七年全国的钢产量,也还不足二十万吨。

由于太平天国政府只是默默地在实干,却从来不愿意在媒体上大肆夸耀自己的这些成就,更不会弄些掺杂了水分的所谓的统计数据,去鼓舞本就已经是十分旺盛的国民的斗志。所以,像詹姆斯.布鲁斯这样的局外人,也就更难摸清太平天国政府的真正底细。

虽然以上的那一切,詹姆斯.布鲁斯都毫不知情,但也无妨,毕竟詹姆斯.布鲁斯已经喜欢上了“剪报”,他不仅能锲而不舍去追踪着那一个个光荣名字的脚下所留下的一串串的足迹,而且还很有联想力和分析力。

其实,做人,也很应该学习詹姆斯.布鲁斯。

就好比是吃罐头。当打开一筒铁皮包装的红烧肉罐头的时候,一般的人都只会被筒内随即窜出的那股沁人心脾的浓香气息所陶醉,除去大口的猛嚼和很咽之外,估计再也难有其它的想法。

这就不行了。

你再看看人家额尔金伯爵,在享受这美味之前,他首先要看产地。

当看到手上的这筒罐头,居然能是北京自产的时候,他会有一种相当失望的感觉。接吸取,他就想弄清这个精美的小罐头盒子,到底使用的是谁家的镀锡薄板(俗称马口铁)所制成的呢?

然后,他会打开记忆的闸门,努力地去搜寻。当答案告诉他,类似这种的东西,太平天国政府从来都没有进口过的时候,他的心于是会剧烈地一颤。

尽管最后这筒罐头他还是要吃下的,但那原本香气四溢的红烧肉,口感也就自然要变得不是那么的够味儿了。

吃没味儿的时候,那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因此,当从报纸上猛然看到太平天国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那艘第一主力战舰——“昆仑号”“铁甲舰”的时候,詹姆斯.布鲁斯赫然一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