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 > 第八五八章 大收官——红旗飘飘 十二

太平天国 第八五八章 大收官——红旗飘飘 十二

作者:兰色幽香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1:55 来源:笔趣阁

readx(); 与上午那种有人发问,林海丰一个人作答的情况不同的是,现在的会场上,每一个针对林海丰的发问,都会引起一次次的,立场鲜明的,而且还是充满着火药味儿的大争论。

譬如前面那有关杀俘,以及有意地将奥斯曼官兵致残的事情,尽管林海丰本人已经发自肺腑地承认,他当年还年轻,有些时候还很不理智,以至于做出了如此的很不妥贴的决定。

但是,作为林海丰的拥护者一方,却无论如何都不认可林海丰当年所作出的决定有什么不恰当之处。

倾销鸦片,挑起鸦片战争,而为了自身的利益,最后甚至又不惜代价地公开做腐朽的满清王朝的后盾和打手,英吉利人对中国人民发犯下的罪行早已是罄竹难书。

对这种流氓加强盗般的国家和士兵,难道就不应该给他个毫不留情地以暴制暴?

还有那个什么奥斯曼土耳其人,硬是要逆天而行地与浩汗人和新疆的叛乱匪徒合穿一条开裆裤,预置我国以分裂的地步,难道还要跟这种恶贼讲以德报怨不成?

尤其让林海丰的支持者们腰杆子能够挺得直直的是,在△他们看来,正是林海丰当年所作出的这些看似不近情理的决定,彻底击垮了英吉利人,特别是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脊梁骨,才会使得世界反殖民战争中的我工农红军在奥斯曼土耳其如入无人之境……

而针对所谓的“东方红事件”,在林海丰亲自解释,再加上最权威的当年的知情者傅善祥作证,已经说明了这起事件存粹是专门负责此次接待任务的法兰西方面的布尔布隆,为了讨好林海丰和太平天国政府而私下鼓捣出的事情,尽管当时没有及时地予以制止。但招待会刚一结束,傅善祥即代表林海丰和太平天国政府向法方表达了不满,并还向国内作了说明的情况下,一些人依然答复很不合理之时,林海丰的支持者一方,同样也是不依不饶地指责对方简直是吹毛求疵的无理取闹。

辩论到最后。林海丰的支持者们甚至毫不客气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在他们看来,他们的老校长林海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行动上,都无愧于这个国家和人民的指路人的荣誉,是全国人民心中真正的领袖,也是国际运动的一盏导航的明灯。

所谓的“东方红事件”,不过就是法兰西方面根本再也想不出还会有什么更好地的赞美方式才能表达出他们那发自内心的崇敬之情,而做出的一种合情合理的举动而已。

当然,林海丰是不能像他的这些铁杆拥戴者一样来解决问题的。

为了能够彻底地让大家释去心中的疑问。关于“东方红事件”的最后的、最根本的解释,是接到“求救电”之后,快马加鞭地也赶到了会场上来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路静。

代表中央态度的路静的到来,总算是解了林海丰的围。

饶是如此,林海丰在出了一身身的透汗之后,还是有着相当的后怕和悔恨之情。

林海丰所后怕和悔恨的,当然不是眼前的这种疾风暴雨般的责难,和轰轰烈烈的群众性的大辩论。

从来到一百二十年前的这个世界那一天起。林海丰就立志要将他的导师的美好憧憬,提前在这里真真切切地描绘出来。而他自己。则更是想严格地按照他的导师的教导身体力行。

但事实说明,他林海丰尽管可以照猫画虎般地描绘老人家的理想之景,却根本难以学透老人家的这个人。

有意或者无意之间,人的本性使他林海丰都留下了这样或是那样的遗憾。

不管怎么样,对林海丰的帮教促大会,在林海丰自己看来。那还是相当地成功的。

有问题公开提出,给帮教促对象足够的解释空间,“造反者”与“保皇者”尽管是唇枪舌剑斗得风起云涌、互不相让,却都没有理就在老子们一方的霸道。

林海丰看的很清楚,其实无论是对他的造反者还是保护者。其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他林海丰能够以更光彩的形象,跟他们一起继续在通往的光明大道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当然,林海丰觉得这次对他的帮教促大会很成功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大会已经清清楚楚地向大家展示了如何开展文化革命的正确方法。

然而,林海丰还是没有想到,他所搞起来的这场本意是要给党的全体干部们预预热,以正确理解和支持党所发动的文化革命的帮教促大会,会对一些党的干部造成了反向的激励。

帮教促大会着实是凶狠啊!

当对林海丰的帮教促大会的实录,通过全国的各大媒体展现在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们的面前的时候,正如郑南也曾经过担心的那样,不少的党员干部们,那都是早早地就冒出了一身身的冷汗。

让比自己“低下”的人把自己剥得如同是赤身一般,对于不少的“高贵者”们而言,那简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侮辱。

于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免于“受侮辱”,各种见不得人的花样和手段,就在这些所谓的“高贵者”们的直接怂恿和变相地教唆之下,还是一个个地诞生了。

天京农学院,是一所有着众多党的高级干部子弟的农业专科学校。

之所以在这里党的高级干部们的子弟相对集中,绝不是因为这所学院在招生过程中有着什么针对干部子弟的特殊照顾。

如果说高级干部的子弟们有什么得天独厚的条件的话,那也是这些干部子弟们早早地就有了一个能够接受到现代科学的全面教育的条件。

因此,在天京农学院,除去半数的是经过推荐,从农业战线上直接选挑出来用文化的农村青年外,另外再需要通过考试录取学生的时候,高级干部的子弟们,自然就会不可避免地占到了一些便宜。

于是,第一波试图将党的文化革命之水搅浑的作乱者,就在这里冒头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